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曾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彻底撞碎了这句鲁莽的断言。
10年后的今天,青藏铁路已安全运行3000余天,促使西藏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10%以上增速。这条犹如吉祥“哈达”的雪域天路把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相连,为雪域高原的快速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有一种工程叫筑造精品
2002年3月,中铁一局四公司青藏铁路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正式成立,在此次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中,四公司可谓“身负重任”,除了承担着13.5公里的路基施工外,更肩负了开心岭2号特大桥及大桥一座、中桥两座、小桥一座、涵管九座的施工任务。工期紧迫、任务艰巨,更有海拔4800米这自然界无比的威压在身。这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工程地质条件差,多年冻土冻融现象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环保任务极重;且远离城镇,物资匮乏,施工难度前所未有的巨大。
项目部的“一班人”,都深知责任重大,在整个施工组织上慎之又慎,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所承担的每一项工程,都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创优规划、作业规范和技术措施。
开心岭2号特大桥是全标段的重点工程,全长672.82米,由19墩两台构成,基础全部采用钻孔桩承台基础。整座大桥处在冻土湿地区,植被繁茂,季节融水随处可见,此块湿地为沱沱河支流诺日巴根曲的源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环境保护三大技术难题在这座桥上集中地体现出来。
基础钻孔施工中,作业人员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随时注意测试孔温,孔温不能过高,以免造成塌孔;护筒埋设深度至少达到冻土上限0.5米,以保证上面融化土层不至于坍塌;浇注孔桩时,对混凝土湿度从严掌握,尽可能减弱对冻土冻结状态的影响和破坏,并对施工中移植的草皮进行了及时的恢复。施工完成的开心岭2号特大桥达到了“墩间见草”的效果。
为了特大桥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必须一切从严要求,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从钻机定位到孔桩灌注完毕,工程技术人员都始终盯在现场,即使是在寒气逼人的夜间施工,也从不例外。
三年多的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四公司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高原恶劣气候环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在产值、安全、质量、成本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获得了青藏铁路建设“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国资委、铁道部、共青团中央“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青年贡献奖”、团中央命名表彰的“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在公司的工程建设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有一种战斗叫人定胜天
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全路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有960千米,多年冻土路段55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更是达到了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四公司的施工管段地处长江水系三江源头,这里不仅是高原多年冻土区,而且部分地段尚有构造融区和沼泽湿地,复杂的地质结构对于工程施工、车辆行使等人为扰动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如果措施不当或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工程冻胀、融沉等病害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工程浩大、举世瞩目,项目部的每个干部职工,在铁路建设中都抱定了这样一个信念:建功立业,不辱使命!
3月的沱沱河依旧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苍凉冷冽的风雪卷着尖利的呼啸,横扫着整个冰原。冒雪赶来的项目先遣队员们尽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面对这个奇寒无比,呼吸都仿佛被冻结的世界,也不免从心底生出些无力的感觉。
特有的高原地理结构,构成了罕见的自然条件: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年平均气温-4到10℃,素有“人类禁区”之称。
胸闷气短、头昏目眩、恶心呕吐、夜不能寐、体重大幅度下降等不同的“高原病”,很快就开始折磨起了每一个人。身体垮了、意志不屈,身负的建点使命更不能撂下,项目先遣队的斗士们迅速调整状态、克服重重困难,顶着凛凛寒风,冒着茫茫大雪,在既无水、有无电的高原上开始了驻地建设。
最初的日子尤为艰难。
所有的人员全部出动,白天忙东忙西,四处奔波,夜里就紧紧挤缩在一间四处冒风的破屋里,互相取暖。昏暗的烛光中,大家咧着嘴谈论各项工作进展,心中想的,总是能快些完成项目前期建设,早日开工。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项目驻地迅速建设完成,拌和站正式投产,优质高效的完成了项目前期建设,保证了后续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
刚一进场,又一副担子压在了大家的身上。根据局指挥部的安排由四公司负责青藏铁路十四标段的接桩及线路复测任务。项目部班子在接到任务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组织技术人员根据青藏线特殊条件、全管段的测量工作量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复测计划。
战斗的号角在黎明吹响,项目集中主要技术人员,根据天气抢时间,采用分组测量、人员轮换等措施,在公司精测队的配合下开始了37.4公里线路的全面复测。这批人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2岁,很有一点初出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当时正值高原风季,在空旷的原野里奔走,风一呛,便憋的脸红脖子粗喘不上气来。遇到山坡地段,高原缺氧造成的困难就更为明显,背着测量仪器,每向前跨出一步都需要极大的毅力。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只有带着饼干和矿泉水外出作业,在寒风刺骨的川道里一干就是一天,还时常受到暴雨、冰雹的袭击。整个测量工作进行了27天,沱沱河沿的风雪和强烈的紫外线将这班小伙子“洗礼”的个个如同牧区的“小老藏”一般。终于提前20天交出了复测报告,为本标段正式开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有一种管理叫认真负责
技术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龙头,高原铁路的施工技术保障更是成败的关键。
首先横在建设者们眼前的就是“高寒、冻土、缺氧”这三大施工技术难题。
为了有效应对困难,“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青藏铁路,项目部加强了有关冻土知识的学习和施工技术的储备与运用,并迅速组织主要技术人员和机械队、项目队的施工人员,分批观摩学习,使施工人员很快掌握了冻土路基的填筑技术,冻土桥涵的施工技术,特别是低温、严寒条件下,混凝土、砂浆的拌合工艺,混凝土灌注和浆砌圬工的操作技术等。在局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加强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机械化施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四公司对全体参战员工、特别是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最高标准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更要在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各方面做到“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
在特殊的地质结构上进行路基填筑,也给施工带来了一道道崭新的课题。青藏铁路施工的成败取决于路基,而冻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对路基质量的影响极大,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的稳定,不破坏冻土的热平衡至关重要。四公司项目经理部管段中4.5公里通风路基的施工,就是在这个前提下集中了全体作业人员的智慧。他们按照不同填料,分步作业的基本程序,严格掌握片石粒径和抛填厚度,以确保通风效果,然后在片石上面每隔90公分,铺设上土工格栅或土工格室,延缓冻土上限下移,造成路基不均匀乘降。即使进入普通路基施工程序,也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管段路基桥涵工程施工,不仅完成了既定的生产任务,更在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完成了关于“旋挖钻孔的施工工艺”“高原、高寒混凝土集中拌合施工”等课题论文和通过青藏公司鉴定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挡水埝施工工法》《非匀质冻土层钻孔桩施工工法》、《高原多年冻土区片石通风路堤填筑工法》《青藏高原地区结构物混凝土养护工法》4个工法。
施工中项目部还成立了合理化建议审核小组和QC活动小组,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有价值、有效益的建议积极采纳,及时转换为生产力。
项目职工提出的“拌和站接水管改道方案”节约资金30万,“109国道左侧引水方案”节约资金20万元。通过对合理化建议的采纳和运用共节约资金170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职工中掀起了“人人动脑子,大家出主意”的活动高潮。
有一种环保叫一丝不苟
长江源头,风情万种。
“玉洁冰清,还诸天地;青山碧水,留以子孙!”这是长江源环保纪念碑文上的末尾两句。立碑勒石,示警明志,昭示着华夏子孙感念母亲河哺育之恩,精心呵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
这一切,都是那样强烈地震撼着四公司青藏铁路项目的每一位干部职工。他们知道,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国家对这里的环保要求很高,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又使这里的水土保持异常困难。处在这种情况之下,桥涵路基施工必须倍加小心,格外谨慎。毕竟保护“母亲河”的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
工程开工时,项目部就和各个项目队伍签订了“环保责任书”,提出了明确的环境保护措施,将施工对生态环境保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对参建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及青藏铁路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提高全体参建人员在施工中的环保意识,把环保工作始终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设立了专门的环保监督组织,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以最大限度保护冻土和路基稳定。
施工现场,高高隆起的路基一侧,有近三万多平方米的一片“草皮移植试验区”,在和风中正蓬蓬勃勃地披着新绿,绽着新芽儿。凡来此“试验区”参观的人,都会对这片精心呵护的“植被园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和难以置信的惊讶。
2002年月5间,路基施工的取土场地选定之后,为使这里的草皮尽可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经理部对此做了草皮移植区、移植试验区和草皮堆放区的精心规划。取土之前,由人工将草皮连同根系土方方正正的切割下来,转移到沙化比较严重的区域,然后派专人一天两次洒水精心护理,高原气候多变,为了防止低气温对新移植的草皮造成破坏,影响其成活率,专门准备了塑料薄膜,只要气候有变,就立即为这些脆弱稚嫩的小生命加上一层御寒的“衣裳”。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有十几名草皮移植、护理“能手”脱颖而出,他们称自己是绿色生态的“保育员”。尽管移植、养护草皮是件并不轻松的工作,但他们黝黑的脸膛上依然绽出灿烂的笑容。
桥涵施工的“环保”工作,也倾注了四公司项目部干部职工的一腔心血。横跨109国道的开心岭2号特大桥,既是一局管段内重点控制工程,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窗口”。在大桥工地两侧,一千五百米的作业区内,职工们按照墩台作业,设计了一个个专供旋挖钻及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施工作业的平台,然后在平台周围布设了安全防护网,将对草原植被保护尽可能缩小到一定空间内。为解决好泥浆排放的问题,工人们在“巧”字上想办法、作文章,自己动手加工了移动式泥浆池,将孔桩内的泥浆抽至泥浆池内,然后用运输车辆运至指定地点排放。整个大桥工地尽管机器隆隆,一片繁忙,但安全防护网外却绿草茵茵,整洁如初。
生活区是产生“生活垃圾”的地方,那些杂七杂八的“生活垃圾”一旦管理不善,也会对高原环境造成污染,职工们在建点时就对处理好“生活垃圾”动上了脑筋,自己动手修建了两个“环保池”,垃圾杂物随时入池,加盖封存。
通过这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受到当地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好评,多次受到青藏总指及局指的赞扬。“摩天滴露,润土发挥”,为了蓝天白云下母亲河的卓越风姿,四公司的每个参战职工都在竭尽全力地履行着自己神圣的义务。
有一种凝聚叫以人为本
古往今来,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都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在雪域高原上生存,需要意志,更需要智慧。
四公司青藏经理部的干部职工在沱沱河沿经受人生体验的同时,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自己营造着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空间。
按照上级对高原“工地文化、工地生活、工地卫生”三工建设的指示和要求,项目部本着“突出特点,满足需求”的原则,在基地建设和后勤保障上做了千方百计的努力。
开心岭上那座被养路道班废弃多年,破败不堪的院落,经过重新修整,焕然一新,粉刷的雪白的墙壁上,一幅“昔日父兄吃苦奋斗高原创伟业,今朝后代开拓进取雪域立新功”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院子中央,精心砌筑的旗台,花草簇拥,举目仰望,庄严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原来那几栋在高原风雪的剥蚀下已是千疮百孔的房屋,经过了彻底的翻修,一色的红瓦白墙。考虑到此地气温低下,高寒缺氧,职工野外作业十分辛苦,经理部专门为每个职工宿舍安装了水暖设备,24小时供暖御寒;购置了10支大氧气瓶、20个小氧气瓶,输氧管布设到每个职工的床铺上方,可根据需要,随时吸氧。
职工食堂配备了高原炊具,生活供应车专司采购。各类新鲜蔬菜、禽蛋、肉类、付食都由后方基地随时供应。强烈的高原反应,很容易使人食欲不振,没有胃口,后勤炊管人员就千方百计地在伙食调剂上出主意、想办法,一日三餐,荤素搭配。不少职工由于身体不适,体重普遍下降,经理部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专门制定了“牛奶计划”,强制性地要求每个职工每天早晨必须饮用牛奶,以增加体内营养。西瓜、哈密瓜、甜瓜、葡萄、等水果也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职工们的身旁……。
工地上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除了紧张的工作之外,业余时间便少不了一番无处可去的寂寞。经理部党政工团组织便以建设职工之家为载体,设立了专供职工娱乐的活动室,购置了书刊、杂志和各种棋类;设置了地面卫星接受装置,配置了电视机;生活区黑板报定期更换,新信息、小常识等令人耳目一新。
工地生产保健更是细致周全。卫生所为每个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不间断地向职工进行高原卫生保健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的宣传;对因高原高寒、缺氧造成的各类疾病,采取措施,严密监控,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对身体状况出现严重不适的人员,及时调整到后方调养休息。建点初期,一名高原反应剧烈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因为诊断及时,被迅速地护送到后方医院,避免了病情的发展。
在中铁一局集团青藏铁路指挥部组织的数次基地建设综合指标评比中,四公司项目部均以“第一名”的成绩受到各方的一致称赞。
有一种关系叫藏汉相亲
藏汉民族血脉相连、心心相通,青藏铁路就是那加快沟通、推动发展的钥匙,就是那条与洁白哈达相伴的最美彩虹。
四公司项目管段位于少数民族聚集区,项目高度重视加强民族团结,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路地关系。
从建点伊始,项目始终坚持给附近的藏族群众送水、送药、义务接诊,并帮助他们接去了日常生活用电,让熠熠的灯光照亮了藏胞们曾经寒冷昏暗的夜晚。
2003年初的一个夜晚,项目驻地附近一位藏族同胞突发阑尾炎,项目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刻驱车前往,赶到时,发现患者已是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不断滚落,情况危急。大家立刻将他抬上车,冒着大雪于深夜2点送往沱沱河医院进行救治。
2002年9月初,西藏自治区安多县的39位藏族同胞加入到了四公司项目的施工建设中,项目部立刻为藏族同胞购置了床铺、被褥、餐具等生活用品,并坚持每日三餐将热菜热饭送到工地,为其基本生活提供了便利。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逐渐掌握了部分操作技能,增强了工作效率,藏族队长思丘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共产党,好!好!好!”
在广大干部职工无私的帮助下,当地的藏族同胞与项目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中秋节来临之时,在职工们正沉浸在对家乡的思念中,当地的藏族同胞自发地来到驻地,为职工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地共同度过了中秋佳节。
正是这鱼水情深、和睦融洽的民族情感,保障了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留下了一段佳话。
有一种精神叫传承责任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结束了拉萨不通铁路的历史,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以及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加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青藏铁路的建设结束了,四公司建设者们经过青藏铁路建设的战斗洗礼,已经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高原施工管理经验,青藏铁路精神的传承从未间断。
在雪域高原上,四公司用勤劳和汗水,默默耕耘,播撒着友谊、成就和希望,从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铁路到成兰、拉萨林芝铁路,从青海房建工程到青海坎布拉后弘文化园,从西藏墨直公路到青海川大高速公路建设,从317线雀儿山隧道、色达、九龙215国道公路到而今的汶马高速公路建设,从九绵高速高速公路到甘孜州的乡乡通公路建设,见证了四公司在雪域高原上不断成长进步,不断创造施工奇迹的卓越历程。
这支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团队,在雪域高原上修铁路、建工路、架桥梁、穿隧道,提炼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孕育出“坚守高原,挑战极限,穿越巅峰,拼搏争先”的雀儿山精神,用青春智慧和勇气诠释着建设者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支战无不胜、屡创佳绩英雄铁军,在人烟稀少、高寒缺氧、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用聪明才智解决了“高寒路基混凝土施工”“冻土路基施工”“高原长大隧道通风”等世界级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级QC成果3项、国家专利授权9项、国家级省部级优质工程6项。
这支有着四十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施工劲旅,在雪域高原上始终把祖国和藏区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怨无悔的承担起了央企的社会责任,挑战天堑极限、造福藏区人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等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续写着高原施工的新篇章。
眺望雪域高原,那里的隧道、桥涵、路基工程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这是四公司筑路人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怀揣赤子之心的四公司儿女献给伟大祖国母亲最圣洁的礼物!
(李杰 李根学 白鹏程 靳冬旭 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