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怒放的“马兰花”
——中铁一局走进新疆60年掠影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的广袤土地上,生长着一种兰花——马兰花。它不是名贵的品种,但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惧风沙、不惧严寒,每每经历风雨的洗礼,又会在春天遍地盛开,它不妖艳、不清高,总是把一片淡蓝色铺洒给大地。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群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中铁一局,60年前孤军挺进沙漠腹地,也像马兰花一样把根深深扎在新疆,然后历经风雨,傲然怒放。
    进疆60年袁三代人初心不改
    1952年,由中铁一局第一代筑路工人修筑的天兰路胜利通车,毛主席欣然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中铁一局数万大军挥戈西征,拉开了新疆铁路建设的序幕,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也从此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如今,进疆60年,一局人依然初心不改。“我没事就喜欢把电影打开,听听以前的歌曲,想想以前的人和事,真想再去新疆看看,可惜年纪大了,走不动喽!”胡友梅看着电影《马兰花开》笑着说。这位老人就是让一局人引以为豪的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司机手胡友梅,电影《马兰花开》的主人公原型。
    “那年我18岁,刚结婚就跟我爱人去了工地(天兰铁路)。看着他们开推土机,我也想,为什么他们可以,我就不行呢?”当胡友梅把想当推土机手的念头说给丈夫时,丈夫坚决反对。在当时,传统观念的影响,男人们是难以接受让自己的妻子混在一大堆男人堆里进进出出抛头露面的。面对丈夫的坚决反对,工友的质疑与不解,胡友梅坚持了下来,男人们能干的她也可以。1951年12月6日,胡友梅成了铁道部西北干线工程局(中铁一局前身)土方队的推土机学员,唯一特别的是她既不占名额,也不开工资,是一名“义务”学徒工。但她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迈开的第一步而激动不已。胡友梅随队伍向西跨过黄河、翻越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沿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嘉峪关出玉门,入新疆,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艰难开路。“因为工地除了我只有一个女会计,我就去她那搭个铺睡觉。每天晚上干完活,要走3、4里地才能到住的帐篷。走夜路常常会碰到狼,我就拍打着身上的斗篷,埋头走。”胡友梅和队部的一个女会计住在山底下。为了不误工,天麻麻亮她就上山,有时候急了抄近道,干脆手脚并用爬上去;下工时累极了,干脆坐在黄土大坡上滑下来。干一天活,骨头架子都累散了,有时洗着脚就睡着了。施工搞会战,她顾不上一身油污泥水倒在铺上就睡,睡醒了,跳上驾驶台再干,工友们赞赏地叫她“铁牛”。
    胡友梅曾生养了六个孩子,其中四个孩子都是没有坐满月子就登上了推土机驾驶室的。而她怀第四个孩子7个月时,大年三十还在加班干活,由于干得太累太猛,孩子早产了,被冻死在冰天雪地的工地上,而她也仅躺了十八天,就又坐进了驾驶室。胡友梅用血汗开辟了道路,也为她铺就了一条走向模范人物行列的大道。1953年初,胡友梅被定为四级推土机手,她也领到了第一次属于自己的工资。1953年4月12日至22日,她出席在首都怀仁堂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4月19日那一天,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和刘少奇副主席亲自接见了她们;1954年,胡友梅参加赴朝慰问团,吃苦耐劳,胜利完成任务,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56年,其事迹被拍成电影《马兰花开》;2009年被评为“共和国铁路楷模”。“感谢组织对我的挂念,我现在身体很好,就是偶尔腿站时间长了有点站不住,其他都好得很。”今年85岁高龄的她,依然乐观开朗,精神矍铄,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与感恩。
    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工人在外工作就一身工作服,走到哪就是一个简单的行李卷,住的是地窝子、简易帐篷。第一代筑路人就是这样穿越茫茫戈壁,来到天山脚下,虽然条件苦,但那时人的思想非常淳朴,大家每天只有一门心思,那就是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好。如果谁完不成,就会被大家耻笑为“怂包”。那时大家每个月拿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人,但没人提意见。
    出生于1935年的张志道,1953年从河南老家逃荒到陕西,通过招工进入中铁一局工作。他与新疆结缘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虽没有参加兰新铁路建设,但是因为当时单位的机关设在新疆乌鲁木齐,作为职工代表和工会主席的他经常要去乌鲁木齐开会,同时还去哈密市招过几次工。所以久而久之,就对新疆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也格外关注兰新铁路的建设情况。张志道回忆说:“50年代咱们国家技术装备相对比较落后,繁重的施工任务全凭肩背人扛来完成。”搬石头、扛枕木、背石砟……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浸满了工人们辛勤的汗水。甚至水泥搅拌也是靠人工来完成。12个人一组,每天要打400包水泥。工作一天后,大家下班时连腰都直不起来。“能有活干,能把肚子吃饱,就是最大的欣慰了。”张志道笑着说。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铁一局进疆20年间,涌现出全国劳模15位。一代人把青春和血汗留在了大漠戈壁。
    1992年,兰新铁路新铁路复线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全国铁路“六大通道”建设项目之一开工建设。新疆又一次迎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铁一代欢欣鼓舞,他们把儿子们送到了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投身到兰新复线建设。
    张志道的儿子张书广出生于1970年,技校毕业后,1992年被分配到了新运公司工作。张书广干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新疆的兰新复线。他是10月份去的新疆,当时从咸阳坐火车到哈密需要40多个小时。那会儿新疆已经非常冷了。很多同事不了解新疆的气候情况,穿的很单薄,当时把大家都冻坏了。而父亲非常熟悉新疆,走之前父亲把自己的羊皮袄送给了张书广,并嘱咐他带上棉鞋,这才让他免于受冻。“那时突然觉得当铁二代挺好的。”张书广笑着说。
    1992年的新疆还是比较落后的。火车一进入新疆就感觉到处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当时哈密市最好的建筑就是四层的百货大楼。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毛驴车,很少能见到汽车。
    来到项目部后,张书广和同事们被安排住到了“羊圈”里,他们打扫卫生时里面还有很多羊粪蛋蛋。不过比起父亲那会儿住帐篷的条件,他也感到满足了,起码住的是砖房,比帐篷要暖和多了。
    18年后,兰新第二双线开工建设,张书广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他依然是坐火车从咸阳来到哈密,但只用了27个小时。此时的哈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18年前有着天壤之别。项目部一排排彩钢板房整洁美观,各类宣传图牌标准规范,院内红花绿叶,还建起了篮球场。每个职工宿舍也安装了暖气和空调。职工的住宿条件已今非昔比。这一次张书广也实现了从兰新复线时的“菜鸟”,到“机械大拿”的华丽转身。
    新疆在腾飞,建设的步伐也是全面加快,铁一局的第三代建设者成长起来了,他们踏着祖辈、父辈的足迹,再一次把汗水洒在天山南北。张家第三代,1985年出生的张萍萍,2008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来工作有更好选择的她,因为从小住铁路家属院、上铁路小学、中学,所以很难割舍对铁路的情感,最终还是选择了来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工作。尽管从小就听爷爷、叔叔讲关于铁路的故事,但来到吐库二线之后,新疆艰苦的施工环境还是让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她有些接受不了。2009年3月刚到吐库项目部时,项目部租的楼房是十多年都没住过人的老房子,房间阴冷阴冷的,也没有暖气。张萍萍晚上听着外面寒风的哨声和吹打窗户“哐当哐当”的声音,有一个星期都没睡好觉。她给爷爷打电话诉苦,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爷爷的教训:“都住楼房了还嫌条件不好,我们当年住的还是地窝子呢!你们这代人就是没吃过苦,就该好好锻炼锻炼。”放下电话,她又想起了小时候爷爷给她讲的那些关于铁路的故事,想起爷爷那个年代的人所受过的苦,她突然释然了。是啊,比起爷爷的苦,她的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呢?张萍萍在吐库二线工作越来越认真,直到2015年年底吐库二线项目部铺架任务全部完成,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新疆。
    进疆60年袁筑路人不相信眼泪
    2006年5月,37岁的陈杰被任命为中铁一局新运公司精伊霍铁路项目经理,带领从青藏铁路凯旋的一支铺架队伍转战精伊霍铁路。
    然而开铺伊始,恶劣的自然环境就给了这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人”一个下马威。在开铺典礼上,人们还在为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而高兴。可转眼间,强沙尘暴铺天盖地而来,黄云半天波涛涌,惊飚震荡戈壁倾。出席开铺仪式的员工及新闻记者见证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精伊霍铁路不仅自然环境恶劣,铺架难度也大大超乎了大家的想象。它是一条典型的山区铁路,不仅要穿越地质复杂、沟壑交错、连绵起伏的北天山,而且整个剖面呈“人”字型,起点精河车站海拔仅为234.59米,一路连续110公里的长大上坡,到达北天山隧道越岭变坡点时,海拔已达1754.53米,之后海拔骤降,一路又是国内罕见的连续60多公里20‰的长大下坡道,其铺架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极其复杂的形势,项目部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体铺架员工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铺架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安全优质地确保工期目标。2006年12月23日,项目部在因各种因素延误46天的情况下,仍提前8天完成了80公里铺轨和233孔桥梁架设的年度铺架任务,初战胜利告捷,乌鲁木齐铁路局给予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2009年除精伊霍铁路外,新运公司还承担了新疆乌精二线、奎北铁路和乌准铁路三条线的铺架任务,且四条线均要求2009年底开通,开通运营里程1255公里,达当年铁道部开通运营铁路总里程的四分之一。新运公司成立了新疆地区铺架工程指挥部,陈杰被任命为指挥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四条线的铺架施工。
    在巨大的工期压力面前,陈杰深入一线,实地调查,汇同工程技术人员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精心优化施工方案,按阶段目标倒排工期,迅速组织大干。同时他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四条线的人力、物力资源,确保四条线同时建设,稳步推进。
    在陈杰的带领下,全体铺架将士攻坚克难,一路高歌猛进:精伊霍铁路连续创日架32米梁10孔的高产纪录,提前4天于6月26日铺轨到伊宁车站,北疆各族人民企盼铁路的百年梦想终于顺利实现了!奎北铁路也在施工中刷新了两项全国纪录:日铺轨10.704公里,一举刷新了早在1998年南疆铁路创造的日铺轨10.115公里的全国纪录;日架32米梁11孔,刷新了全国单线架梁最高纪录。乌精二线全体员工用了700多个日日夜夜,冒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迎着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顶着赤日炎炎的烈火,于2009年10月25日实现全线铺通。乌准铁路广大员工在极其艰苦的茫茫沙漠中,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修建了高标准高质量的跨区间无缝线路。
    罗布泊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个神秘的名字,因1964年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爆炸而闻名于世。198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1996年我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突然遇难,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罗布泊的恐惧感。在这个素有亚洲“百慕大”及“死亡之海”的罗布泊,2010年11月,中铁一局打破了“生命禁区”的沉寂,踏上了冰封的盐碱地,开始了从哈密到罗布泊铁路建设,在这个“死亡之海”开辟了一条绿色的运输线。
    哈罗铁路正线全长373.8公里。从南湖到罗中的300多公里区域,全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白天工人要冒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超强的紫外线平整路基、铺轨架桥,晚上大家还得盖着棉被抵御低温。一年365天200天飞沙走石,最大风力超过13级。一次,一场大风突袭巴特车站,彩钢板房被风刮散,冰箱、电视机像石头般滚下路基,被褥、锅碗更不知去向,车站的3位职工拼命抱住钢轨,才没被吹跑。这里的几个年轻人都拿着和外边时髦青年一样的苹果、三星这样昂贵的可以上网的3G手机,可是他们说“罗布泊信号不好,要放在窗户边才有信号,上网要到罗中镇,两三个月能上去一趟就不错。”“90后”张兴伟向记者解释自己的名字,“高兴的兴、伟大的伟”,“其实也没什么伟大的。”他自嘲地加了一句,“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就很伟大。”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朴洋,左手的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戒指,“你知道戒指戴在这里的意思吗?”曾经去采访他们的记者问,他点头;“那你有女朋友了?”他摇头。“像我们这样的谁收呀?再说,这戈壁滩,要是飞进只蚊子也肯定是只公的。”沈鹏插话,28岁的他还一直单着。
    在哈罗铁路建设中,中铁一局的员工用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寂寞中坚守和奋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锤炼出了“身在荒原思想不荒,面对艰苦不怕吃苦,青春战火海,死海创奇迹”的哈罗铁路铺架精神,这是继青藏铁路铺架精神后公司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环境越艰苦越能锻炼人。陈杰因为在新疆做出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经过哈罗铁路建设的历练和洗礼,前面提到的这些年轻人如今也已经走上了新运公司各个项目的重要岗位。
    盛开在新疆的马兰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更新能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中铁一局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筑路人不相信眼泪,他们相信努力和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他们相信经历风吹雨打的马兰花一定会怒放出生命的光彩。
    60多年来,中铁一局在新疆先后修建了兰新铁路、北疆、南疆、精伊霍、乌精二线、奎北、兰新复线、吐库二线、库阿、库俄、哈罗、兰新高铁、哈密南环等20余条铁路的建设,2009年,铁道部新开通5000公里新线铁路中,四分之一是在新疆大地上,全部由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承担铺架施工任务。鉴于“一局铺架”在2012年为新疆铁路开通目标做出的重大贡献,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获得新疆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兰新高铁在历时两年多的架梁施工中,创造单班架箱梁4孔的高产纪录。近十年来,公司在新疆共交付运营铁路4400余公里,占新疆铁路交付运营铁路总里程的70%。为新疆的铁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2016年,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又独家承担了格库铁路新疆段708公里的铺架任务及新疆第一条地铁——乌鲁木齐地铁31.4公里的铺轨任务。
    进疆60年袁把根留住再怒放
    “现在实在是没时间,也只能等到退休以后,静下来好好把我们转战新疆这几十年梳理梳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个行业、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苦与乐。”中铁一局三公司员工杨国栋谈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扎根新疆24年,他的感触很多、很深。从20岁到44岁,杨国栋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茫茫戈壁,留下了满是风霜刻画的脸庞。作为第二代“铁路人”,他见证了企业改革开放后新疆市场从艰难起步到满载盛誉的坎坷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建筑市场的深刻变革给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1994年,兰新复线施工结束后,杨国栋所在的机筑处(即三公司)三队后续工程没能接上,似乎走到了绝境的边缘,也就是这支队伍,成为企业留在新疆广袤土地上的有生力量。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1996年7月19日至25日新疆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雪水、雨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滚滚洪流。杨国栋至今记忆深刻:山洪汹涌似万马奔腾,横冲直撞。兰新铁路、南疆铁路、312国道相继中断,正在建设中的吐大高速公路受损惨重。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着南疆铁路受灾情况,铁道部责令相关部门迅速组织抗灾抢险。机筑处三队临危受命,再次投身于南疆铁路抢险当中。饥饿、干渴、疲惫,大家用意志战胜了身体的极限,问及杨国栋,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他感慨道:“我们有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是啊,每当想起南疆抢险,很多人至今心有余悸,那是与死亡的一种较量,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钢铁般的队伍,如何能完成使命呢?
    之后,机三队参与了乌奎、巴楚、木奇等公路工程建设,但经营观念滞后、产品单一,等靠要思想严重,大锅饭现象突出,新疆公路项目施工干一个亏一个,职工收入难以保障。
    1997年春节时,杨国栋的妻子生孩子,在家待岗,他弟弟还在上学,需要他资助。坐在回家的火车上,杨国栋带着馍和咸菜,听着火车哐当哐当前进的声音,只有一片心酸。“那时真穷!”杨国栋至今想起不禁感叹。
    养队伍成了头等大事。而此时因为国内铁路建设市场出现的青黄不接,尚无新线建设项目开工,三公司也处在与众多筑路大军一样被推向市场自行揽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时期,同样也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发展要求,陷入困局,更无法为处于生存绝境边缘的新疆项目提供后援。
    是去是留,三公司面临着两难抉择。放弃新疆市场,等于宣告失败,开拓新疆市场,困难重重。时任三公司总经理的汤勇带领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区域市场形势和企业的经营能力,反复研讨,他们不能容忍公司这朵扎根在新疆广袤土地上的“马兰花”就这么凋零了,是的,绝对不行。新疆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势必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路网交通建设的投资重点,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于是他们下定决心集中资源和精力继续坚守新疆市场,成功为实现新疆区域化项目经营管理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很多三公司员工从祖父辈开始修兰新线,到后来修兰新复线、兰新高铁,直到修地铁,我们对新疆有着割舍不下的依恋。抓住项目管理精髓,琢磨透业主思路,摸清新疆建筑市场特点,我们坚信定会破解项目亏损的难题。”原任三公司党委书记的杨峰出生于新疆,说起新疆他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这是我小时候在新疆,抱了一只小羊羔,从小我就爱新疆,工作后有机会就会回来看看”杨峰指着自己珍藏的照片说到。
    注重细节,紧扣成本的管理思路使三公司新疆项目经营起死回生。2004年初,三公司先后承揽了5个小工程,最大的不过300万元,加起来才1200万元,可结果却盈利300多万元,不但将过去的亏损弥 (通讯员 高岩 党立红 王维 徐智第 赵永年 张特军 张蓓)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