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部戢森在驻地门前,利落地用胸卡刷卡开门,“嘀”一声,门开了,他让我先进,生怕自动门将我拒之门外似的……
这是10月30日,笔者来到武汉市洪山区珞瑜东路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一标段项目经理部(南延1标项目)驻地,采访项目创江城“十大智慧工地”,进入办公区的场景。
原来,为了建好南延1标项目两站两区间珞雄路站(不含)~华科大站盾构区间、华科大站、华科大站~光谷大道站盾构区间、光谷大道站项目工程,争创江城“十大智慧工地”,南延1标项目部,建点伊始,项目负责人李戈说,以“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领域行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应以此为先导,高标准、高起点地着手“智慧工地”的建设和实践。首开了中铁一局武汉地铁“智慧工地”的建设先河,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被武汉建筑业协会、《楚天都市报》推荐参评江城“十大智慧工地”。
项目管理智能高效
“在‘智慧工地’建设中,我们创造性地将‘门禁、考勤;培训、签到;食堂消费’等三卡合一,对项目员工实现了‘一卡通’管理。”见我看出他那可以开门的胸卡,与其他项目的不一样时,戢森赶忙介绍说:“可别小看这‘一卡通’,它涵盖了参建员工的身份识别、岗位工种、岗前培训、培训签到、上岗考勤、食堂消费等信息,实现了门禁、考勤、就餐、培训签到,节水、用电,工资发放等信息的互通共享,简化了劳动用工管理。”
“特别是使用电子门禁后,大门处于常闭状态,既可防止闲杂人员的闯入,又保障了项目公私财产的安全,还确保了项目的正常办公秩序……”戢森补充道。
走进华科大站门禁监控室,最吸睛的便是那由1台55寸和4台32寸的5面高清监控系统显示屏墙。在显示屏前,现场负责人曹祥智介绍说:“项目部在驻地和施工现场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及远程验收系统,即工地安装存储网络视频服务器,通过摄像机采集图像,实现工地的可视化及远程监控管理。
“视频监控范围实现高清图像全覆盖,并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到监控中心,支持多画面切换、定时录像、视频抓拍等功能,能随时掌握各工点、各环节的施工情况,及时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施工的管理效率和监督力度。
“同时,项目部还按照管理、生产、安全文明施工等不同职能,建立多个沟通交流群(微信、QQ群),上传图片、文字,实时交流工程进展信息,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运用航拍飞行器,俯瞰全管段,捕捉实时影像,同步传输到现场的接收器或监控中心,从而实现了现场监管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曹祥智补充道。
在驻地太阳能节能灯下,项目副经理展超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了项目部的“智能化”管理。他说:“为降低项目管理成本,项目部在驻地安装太阳能节能灯的同时,在澡堂、卫生间、走廊过道都安装了时控开关,避免浪费用电,节约成本。”
“在办公区、员工宿舍区我们还安装了空调时控开关、用电时控开关、空调定温统一开关,利用计算机、计量保护装置等对中、低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开关状态及远程控制进行集中管理。管理人员可在线监控每个宿舍或设备的用电情况,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确保项目用电安全、可控。”
过程控制自动精准
笔者在工地看到,工地内运送渣土时,工地四周的围挡上突然喷出了水雾。安全总监陶赞旭说:“这是该项目部投入30万元安装的全自动‘喷淋降尘系统’,这个系统根据设置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保障了施工现场内及周边道路一直保持潮湿状态,无扬尘现象发生,确保了文明施工。”
“同时,在场地周边安装了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监测噪声、扬尘、PM2.5、PM10,并通过GPRS与各级环保污染源监控中心无缝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保障了绿色环保施工。”
“利用手持智能终端系统,对加强现场物资管控有哪些好处?”在采访中,笔者见物机部长王鹏程利用手持终端扫描,探其究竟。王鹏程介绍说:“使用物资条码系统和过磅影像系统后,通过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便可完成进料、发料与统计及随时性盘点。管理人员通过查看照片和验收记录,避免出现误报、虚报导致材料成本虚高的现象,降低人工费用和材料的误差成本。”
据了解,以前项目需配置4至6名材料管理人员,尤其在月末进行钢筋盘点时,达7至8人,费时、费工。自运用物资管理系统以来,材料管理人员精简为2人,且1人便可完成月末盘点,并实现了零误差。
在龙门吊前,项目总工程师高广沂指着大型起重龙门吊(45吨)的操作室,向我们介绍说:“在操作室,我们配备了集力矩限制器、超载限制器、荷重开度仪、风速传感仪等功能于一身的‘黑匣子’,实时监测及记录有关数据,有效地防止了司机超负荷运转及设备的带病作业,提升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性。
“通过对高支模变形监测系统和大体积混泥土无线测温系统的使用,对高大模板沉降、支架变形和立杆轴力进行实时监测,超限预警、危险报警,确保了工程安全和混泥土的成型质量。”
“项目部还利用二维码技术展现工程信息,方式新颖、制作方便快捷,且节约成本,可替代传统的标识牌及多种纸质、电子资料。小小二维码,看上去如此相似,打开后,内容却丰富多彩。”在项目部的二维码展示区,工程部长杨文龙介绍说。
成本管控亮点纷呈
说到财务管理,项目负责人李戈非常感慨:“项目部没有财务业务,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今年5月,“城轨公司武汉片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使项目会计核算标准化,资金支付集约化,财务业务一体化,不断提升了整个片区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
李戈说,以往每个项目都要设置专职财务、出纳等人员,员工报销、工资发放审批流程繁琐,大宗现金存放项目,无法保障资金安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后,财务人员只需收集现场的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提交共享服务中心后,中心集中打卡支付报销、材料款及员工工资。既精简了人员、又保障了项目的资金安全和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中心的财务专业人员还可实时分析项目资金和进展情况,给各项目部及时提出意见和管理建议。
同时,将项目视频监控系统及远程验收系统与公司盾构远程监控及智能管理中心实现无缝对接,中心采集项目现场盾构机实时数据、施工工艺数据、地质数据等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以列表、图表、三维导引视图和flash动画等可视化形式展示,快速直观地帮助公司管理层掌握项目盾构施工状态,实现盾构施工的远程监控。并针对异常的情况,自动发出警告、预测风险并将预测结果返回给现场指导施工。
“以往盾构机出现故障需先停机检查,如果项目排除不了,就需请公司专家前来工地进行会诊、维修,往往需要3到4天,影响正常掘进。自与公司盾构远程监控系统对接后,我们只需在线‘问诊’,公司专家在监控中心指导我们动手操作就OK啦!现在一般只需要1至2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物机部长王鹏程介绍说。
该系统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盾构机的故障率与维保费用、提高了盾构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有力地推动了传统的盾构施工向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和智慧工地的建设。
据悉,通过参评“十大智慧工地”,项目部实现了“安全可视化,成本可控化,管理智能化,监测自动化”目标,进一步延伸了管理触角,缩短了监控步长,规范了施工管理,减少了安全隐患,节省了人力投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项目效益。
近期,武汉建筑业协会将派核查小组,实地核查该项目“智慧工地”的创建进程,检验创建成果,为江城“十大智慧工地”专家评审会的召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 杨林 杨文龙 李蓓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