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精神———托电运输分公司2002年12月26日牵引首列运煤列车DF4型内燃机车的机车轮对。该机车于2014年12月22日退役,该轮对载乘分公司走过了不平凡的12年,身上的每一道印记都在诉说着公司艰辛的发展历程。这种“车轮精神”时刻激励着每名员工铭记历史,脚踏实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一同创造公司更加辉煌的明天。 紧紧地握手———用废旧的机车车钩焊接而成,外观形似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象征着托电运输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深厚友谊,意味着双方在诚信的基础上合作共赢,携手并进。也象征着在中铁一局和新运公司的牵引下,助力于品牌打造与人文关怀双轮驱动,将托电运输分公司带往更美好的未来。 复兴号———运转车间楼道的墙面上,员工们自己手绘的复兴号动车组创意图案。 幸福长廊———用废旧枕木自己动手搭建而成,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个业余休闲纳凉的场所。 缺一不可的安全———用废旧车辆的6个车钩焊接而成,外观如同6只手相互拉着,形成一个稳定的等边三角形,无论哪只手松开,等边三角形就会倒塌。寓意着安全生产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也象征着安全生产需要托电运输分公司近300名员工共同维护。 新运号军舰———用废旧的车辆大梁、制动梁和风缸焊接而成,外观形似一艘行驶着的军舰,寓意着新运公司托电运输分公司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思乡亭———通过网购原材料,自己动手组装的凉亭,亭内布置了用音乐画册制作的二维码,以及员工家属反探亲时写下的心愿牌。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思家、想家的地方。 服务优质———用废旧车辆的车轮和车轴焊接而成,外观形状高精尖,寓意着托电运输分公司不断提高,为业主精心打造尖端优质的服务。 历史的记载———机车展览馆,将报废的机车内部掏空后,作为展示托电运输分公司发展历程的展览馆、荣誉馆,外观是用一双手托起整个机车,象征着我们的5D文化,托起幸福,电亮未来。 中国结———用废旧的线路弹条焊接而成,寓意着员工们向往幸福平安的生活。 “一块钱不多,但是乘以300人,乘以365天,再乘以我们走过的十五年,乃至今后的50年、100年,就肯定是个大数据。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养成勤俭持家的意识。”这是新运公司托电运输分公司经理王斯演说的话。
托电运输分公司位于内蒙古托克托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偏僻的环境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带给他们的只是“周边物价居高,外出采购不便”的两难局面。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坚强的托电人对于家园文化建设欣然喊出了“不仅要建,还要建好”的口号,而勤俭节约就是这个口号中的主色调。
利用野互联网+冶袁在源头上野勤俭持家冶
“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人力、物力浪费,我们能网购的物品绝对不在市场上购买,并坚持货比三家。”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许川威这样介绍道。
说起网购,托电人个个都是网购达人,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与全民化,不管是凉亭、瓷砖、电动门、电脑、桌椅等大件,还是打印纸、文件盒、油笔芯等小件,他们都通过网购完成。尤其像塑胶篮球场这样的大件,同等质量在市场上购买需要约30万元,网上购买只需要几万元;一部电动门市场价需要4万多元,网上购买才几千元;一个文件盒市场上需要20多元,网购一个不到2元,等等。这些都是托电员工在网购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在网购的过程中,我们不比定价,比砍价。有一次为买一个心肺复苏训练模拟器材,我和卖家砍价,砍得人家在旺旺上好几天都不理我。”综办干事崔乔治提起网购,这样回忆道。
他们统计过一个数字,就文化建设所需的全部用料,如果全部委外或者交给广告公司去制作,需要花费119万元,但利用网购,并通过员工自己动手,却只花了22万元就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全民动手袁在建设中野勤俭持家冶
在托电运输分公司,从经理到一般员工都主动参与到了文化家园建设中。他们自己栽树、自己刷墙、自己铺球场、自己改造旧房屋,总之能自己干的一定自己干,自己干不了的先学,再干。
因此在托电运输公司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兼职“专家”,如“会搞装修的检车员——陈阳”“能搞绿化的检修工——王一川”“精通PS美图的机车司机———阳林”等,让人不由得啧啧称赞。
托电的每个人都懂得“修旧利废,变废为宝”,他们将单位报废的机车掏空后,做成了展示分公司发展历程的展览馆、荣誉馆。自己利用机车使用的沙子、办公室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纸盒和包裹快递用的泡沫板制作成了管内线路沙盘部件等,这样的例子在分公司比比皆是。
“因为之前在业主那里询问过电厂模型的价格,他们说需要3万多,瞬间就感觉贵得有点吓人,最开始我还怕自己用纸杯子等部件做出的电厂模型有点低端,可没想到在网上看了几个模型,自己试了几遍后,还真就成功了,这个廉价的电厂模型,一下就省下了3万多元。”许川威在机车博物馆里指着沙盘讲解到。
在分公司你会发现,不仅机关工作、生活区是这样,各车间也在文化家园建设上各有特色。检修车间将废弃的车钩、转向架、制动梁、轮对、线路弹条、扣件以及机车配件等物料,做成了一个个别致巧妙的工艺品摆件,有“新运号”帆船、有自行车、有中国结、有时钟、有椅子,还有蜻蜓、蚂蚱等小动物。运转车间员工自己设计制作了长达40米的“复兴号”机车文化墙。车务车间员工自主动手利用亲人照片做成幸福树,利用铺站台时拆下来的旧砖头做成“车务欢迎您”式样的欢迎墙,用亚克力板设计出“梦想从这里起航”的励志文化墙。车辆车间用亚克力板设计出了员工“家愿墙”等等。
这些“工艺品”不仅在无声地表达着托电人别出心裁的聪明与智慧,感叹“高手在民间”,也为员工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注入了“家”的温馨和向往。
企业情结袁在寄托中野勤俭持家冶
哪一个铁路人没有铁路情,这种伟大的情结在托电运输分公司更是得到了升华。
在分公司文化家园建设中,最感人的一件事就是老工人自愿的“奉献举动”。他们奉献的并不是钱,而是自己一生中对于铁路的“信物”——老工人收藏着的老物件。
据了解,在托电运输分公司机车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几十件“铁路老物件”,都是老员工自愿奉献的。他们有的把陪伴自己多年的检车锤拿了出来,有的把收藏了多年的老式信号灯托家属邮寄了过来,有的把自己在铺架时期收藏的老火车票托人捎带了过来……这些老物件,有的比现在年轻职工的年龄还要大许多。
“这个老帽徽是我师父当年退休时留给我的,这些年一直陪着我,还是将它放在机车博物馆里吧。我觉得博物馆这个环境才是属于它的地方。”老员工檀江和说到。
“真的很让人感动,老工人干了一辈子,这些物品都不知道陪他们熬过了多少个日头,能勾起他们多少有关青春的回忆,可还是忍痛割爱奉献给我们。”托电运输分公司党委书记丁建辉这样感慨道。
在托电运输分公司无论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是一文一图、一物一件,无不体现出员工精心设计、聪明智慧,以及“勤俭持家”的结晶,更是“全民精打细算”“家风”的传承。一位看过记者在微信里发的照片的朋友这样评价: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有精神、有品格,积极、阳光。
(本报记者 王冬生 通讯员 梁波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