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黄浦江岸扬美名
——电务公司上海地铁17号线信号工程施工侧记













  
  
    雨后的青砖街道看上去多了几分鲜冷,路上的行人已渐稀少,咖啡馆墙角的老唱片还在转个不停。黄浦江上的汽笛拉长嗓门,在寂静的黑夜里嘶吼长啸。
    已是凌晨5时许,刚刚从隧道里钻出来的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上海地铁17号线信号工程技术人员,长长地打了个哈欠。2017年6月10日,这已是连续奋战的第162天了。他们第一次到上海修地铁,来不及欣赏东方明珠的瑰丽多彩,顾不上品尝鲜嫩多汁的特色小笼包,一百多天时间里,完成了35公里地铁线路上,13座车站内,200余台信号设备安装,2600公里光电缆敷设任务,使得上海申通集团董事长俞光耀看到精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进度后不禁赞叹:“这个很了不起!”
    正所谓光环背后多坎坷,这个初进上海地铁的电务公司信号团队也不例外。
    史上最短工期院检验项目施工管理水平
    “这个工程有效工期也就4个多月,按照惯例最少也要一年半。要按期高质量交工,运转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谈起施工过程,工程负责人韩大鹏的感触颇深。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起东方绿舟站,东至虹桥火车站。线路全长约35公里,设站13座。电务公司承建全线信号系统施工。
    去年10月份,队伍一进场,便面临两个棘手问题。一是两个重大关门节点悄然来袭:2017年3月30日之前,完成东方绿舟站、朱家角站及朱家角停车场主要工程,满足车辆上线调试的基本功能要求;2017年5月30日之前,完成淀山湖站联锁区、汇金路站联锁区、徐泾北城站联锁区、虹桥火车站联锁区主要工程,满足车辆上线调试的基本功能要求。二是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让本身就“棘手”的工程“雪上加霜”。而对于彼时的项目团队来说,一分一秒都是兑现承诺的绝佳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八方集结,兵贵神速。项目部提前策划,第一时间抽调郑州、西安、宝鸡项目的精兵强将赶赴上海,化零为整,组建了首批100余人的攻坚团队。时值春节,隧道外惹人的佳节饰品琳琅满目,扰得人心思狂,留守一线的施工作业人员,摁住思念,顶住不安,沉下心来坚持施工。
    4月初,距离5月份的最后节点不足20天时间,6座集中站只完成了4座,7座非集中站只完成了1座,压力接踵而来。项目党支部书记杨丽华眉头紧锁,在地铁、国铁领域风生水起,赚足眼球的他到了上海,也是愁容满面。
    开会、加班,连轴转。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记忆深刻的是4月10日的一次夜间例会,从19点30分开到了24点00分,各业务口负责人分别发言,从现场施工存在问题到安全质量管控、材料进场情况逐一汇报,与会人员集中讨论,剖析问题原因,制定应对方案。
    于是,一场与“黑色五月”的拉锯战正式打响。项目部摈弃了以往按照区域划分的施工方式,采用按工序分组进行施工。轨旁设备安装、区间光电缆敷设、室内机柜安装、室内工艺配线四个小组互不干扰,流水作业,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工程质量。为确保按时移交系统集成商调试,项目部不断从郑州、西安、宝鸡等项目抽调精干人员陆续前来助阵,组建了300余人的攻坚团队。
    作业人员采取“白加黑两班倒”的施工安排,为“上海速度”背水一战。作业队长石旭东是一个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员工,天天泡现场,组织黑白两班作业小组,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把控施工质量和进度。他说:“确实很累啊,但还得盯着,本来时间就紧张,一点乱子可都不能出!”进度要赶上,安全也不能出岔子。项目安全总监周德坤在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强化夜间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巡检施工现场,积极参与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审核工作,严防死守安全红线。配线女工王鸽生日当天,顾不得请客聚餐,改善伙食,坚守在工地直至凌晨,一句问候当祝福,一包泡面做寿面,对于她,早日完工才是她最想实现的愿望。
    首进上海地铁院展示信号施工精湛工艺
    这是一支信号王牌军,从国铁到地铁,从大西北到大上海,转战各地,留下美名。
    在宝鸡,陇海铁路驼峰场改造挑战既有线施工难题,各路技术好手展开头脑风暴,用高超技术解决工程的桎梏。在郑州,地铁2号线、地铁城郊线上挥洒青春,组团学习兄弟单位施工工艺,后来者居上,成为全线标杆,深得业主的推崇。
    “这个工艺很了不起!”这是2017年3月3日,上海申通集团董事长俞光耀在朱家角停车场信号机房看到万缕千丝的线缆整齐绑扎,精致排列,形似工艺品的配线工艺后发出的感慨。
    作为首支进入上海地铁的信号团队,他们打消了业主的疑问,一鼓作气,拔得头筹。
    其实,早在开工前,杨丽华就定下了管控目标:让工艺成为名片,用实力介绍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在郑州创新采用线卡固定法配线施工,开创了郑州地铁市场设备线缆排布的先河。到了上海,信号系统技术好手韩大鹏挑起了大梁,在杨丽华的支持下,将以往的设备机柜“下走线”创新为“上走线”方式。针对工艺创新及线槽制作难题,韩大鹏带领团队核对图纸、统计基础数据,以朱家角停车场信号设备室为“试验站”,反复“调试”线缆走向,摸索最佳布线方式,数万根线缆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做出最佳选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韩大鹏苦笑着说:或许是最笨的办法,但也别无他法,只能和大伙儿一起背水一战。
    按照要求,实现“上走线”布线方案,就得按照机柜规格定制线槽,尺寸上稍有偏差,就会出现无法安装的问题,不能再用以前的“标准”模式。项目技术团队“打开屋子忙请客”,一方面联系厂家,协调新的材料规格,一方面请来了业主专家一起讨论,研究方案,最终敲定了全部事项,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上走线施工方案。
    不忘初心,匠心合铸。新工艺亮相上海地铁,除了惊艳和赞美外,带来的是各家施工单位同行的调研和观摩学习。
    2017年3月3日,上海申通集团董事长俞光耀一行20余人检查指导项目建设情况,盛赞施工工艺;2017年3月27日,南京地铁观摩团到访项目,参观施工工艺,交流技术心得……
    那一刻,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的名号再次被人们所熟知。
    传承工匠精神院塑造企业施工品牌
    在上海地铁17号线信号工程施工中,工匠精神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定义。
    所谓工匠,就是不能墨守常规,要善于创新、勇于尝试,就如同一位名厨做的菜,不仅能保证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还能保证色、香、味俱全。这条地铁线路,不管是交给哪家信号单位来施工,都能正常开通,但是交给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信号团队,在保证工程验收的如期交付同时,还使人眼前一亮、流连忘返。
    在当时界面不足,工期极短的困难条件下,这样的目标“定得有些高”。可现在看来,一切都按照事先预想的实现了,因为在杨丽华心里,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地铁工程,就得这么干,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工期短,项目部坚持不给业主添麻烦,适当延长工作时间,白天黑夜倒班作业,把每一个小节点当成一场大战役,发起了一次次攻坚冲锋。困难多,项目部坚决不让业主费心思,以上海地铁建设大局为重,调重兵,大投入,确保按期交付。标准高,项目部积极创新求变,在已经成熟的工艺水平上,主动突破,在上海地铁首次采用了“上走线”信号系统新工艺,赢得了掌声。针对沿海地区设备机房潮湿等常见问题,项目部铺设地板革,悬挂温湿度计,配备鞋套机,以“国家级卫生标准”建设施工场地,规范施工行为,成为全线榜样。
    工匠靠手艺走天下,项目凭信誉赢市场。韩大鹏说:“第一次到上海,要站住脚跟,就必须得拿出像样的东西,让别人记住你,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用一流的工艺亮瞎眼球。”越难的工程,平台越大,但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干好了出彩、揽活儿,光芒四射;干砸了出局、砸摊儿,企业信誉蒙羞。从进场开始,项目团队便没有任何退路,只能想方设法干完活儿,干好活儿,这才是扎根区域市场,持续稳固发展的基石。
    前期施工界面不足,项目部联系土建、铺轨、供电各专业,反复协调施工时间及专业接口,抢抓时间贯通区间弱电支架,保证电缆敷设的有效进度。站内设备区施工交叉作业频繁,项目部见缝插针,把综合支架与机房引缆同时开始,完美收工。区间长轨如期锁定,轨旁设备安装随即而动,首件定标、过程联控,确保安全质量达到可控状态。项目部把工作量细化分解到每天,分工到组,明确到人,坚持每天日碰头、日报制、项目领导班子分工包保制,使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区域都能追根溯源。就像在东方绿舟、朱家角站、朱家角停车场及出入段的推进会上,申通地铁集团17号线项目公司董事长蔡蔚说的那样“节点后墙不倒、工艺不打折扣”,他们做到了。
    一站一故事,一城一人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但他们仍旧坚持在各自岗位上,咬紧牙关,精耕细作。
    涛涛黄浦江如秦兵呼啸而过。这支信号“王牌军”不忘初心、“攻城拔寨”,把地铁信号施工绝活儿搬到了大上海,他们敢想、敢做、敢拼,在黄埔江岸树立了标杆,为企业闯出了品牌,赢得了尊重和信赖。
    (通讯员 尚永超 高明 顾亚茹)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