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塞上高铁制梁硕果累
——中铁一局物贸公司银吴高铁灵武制梁场纪实
   梁面整平。 整装待发。  梁面钢筋绑扎。
标准化作业。 钢筋加工件码垛整齐。 模型抛光。 展翅高飞。

技术人员介绍灵武制梁场的生产情况。 一线天。

    
    
    金风送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物贸公司灵武制梁场所有参建员工也迎来了自己收获的喜悦。2017年9月20日,梁场按照业主和中铁一局的节点要求圆满完成银吴高铁2标管段内811跨箱梁预制任务。
    在这个国内最大的存量区,远远望去,一跨跨成品箱梁,整齐列队,就像一艘艘航母,整装待发。
    为了共圆宁夏人民的高铁梦,物贸公司这个制梁国家队打了一场空前的攻坚战,他们历时370余天,创造了多个了不起的新纪录。仅用7天时间完成了400余亩临时用地的征用工作;一个半月建成了国内最大高铁箱梁场,成功预制首跨梁;11个月预制了811跨箱梁;单日最高产量7跨;单月最高产量181跨。
    讲科学、不蛮干。面对空前的工期压力,特别是自今年6月初大小里程架梁通道打通以来,梁场需要同时向大小里程两个方向供梁,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必须预制500余跨箱梁。项目领导班子守正出奇,坚持快速进场、快速制梁、快速取证的“三快”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的“三高”工作要求,明确了“守住技术标准底线、绝不触碰工艺红线”的工作思路,在保证箱梁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倒排工期,认真编制日历性质量计划,明确每天的工作量,并在每天交班会上分析未完成的原因,总结完成的经验。在每周例会上从劳力分配、物资储备、设备调配、工序衔接、单工序作业时间以及辅助作业时间等方面优化施工工艺,台位周转率从常规的96小时加快到70小时,施工进度不断加快,实现日平均产量6孔,日最高产量7孔,单月最高制梁181孔,持续创造了单日制梁新记录和单月制梁新纪录。
    讲担当、敢作为。梁场在施工高峰期单日产值330余万元、日进场物资近5000吨,而梁场仅有管理人员45人,面对超大的管理幅度,梁场党支部提出了“越是工期紧越要讲党性,越是任务重越要讲原则”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塞上江南党旗红,鏖战银吴立新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党建活动,领导班子分区划片,全体党员勇于担当。项目经理李小东白天泡工地,晚上审图纸,与全体职工、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项目总工杨博和生产副经理王晓明在冬施期间,给箱梁搭暖棚、给千斤顶穿棉衣、深入外协队伍作动员,克服零下20度的极寒天气,确保了梁场顺利取证。今年5月梁场钢材、钢绞线供应告急,项目立即调整班子分工,熟悉物资供应管理的支部书记张友正主动负起组织主要物资(钢材、钢绞线、地材)保障供应工作,他带领党员职工,认真调查生产厂家,积极协调内外资源,超前编制保供方案,避免了工地“停工待料”现象的发生。开工以来,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宵衣旰食、挑灯夜战、只争朝夕,每天都在大干,每天都在攻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梁场今年8月25日完成大里程方向箱梁预制,9月21日完成顺利竣工,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物贸人气质。
    讲合作、共奋进。梁场共有24个制梁台位,7家专业制梁队伍,高峰期劳务用工600人。外协队管理的成败决定制梁的成败,建场之初项目部就成立了“窦铁成技术业校”,并坚持“工地开工,业校开课”的工作思路,将业校培训做为农民工能力素质提升的“加油站”,助力农民工兄弟在项目上不断成长成才。针对各个工序农民工进场先后不一、施工经验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强的特点,项目部坚持“同干一项目,同是一家人”的理念,打破身份界限,对自有员工和农民工一视同仁,全面加强全员素质教育、培养。为使培训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项目部建立培训机构、完善培训制度、设置奖惩机制,由项目总工和各部门技术骨干组成授课团队,开展“农民工大讲堂”、“技能小课堂”、“晚间集体学习”、技能比武、传帮带等多项活动,通过有组织的对项目农民工不断进行“充电”学习,营造了边干边学边提高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梁场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共计50期,332课时,累计培训人数1907人/次,考试合格率达到98%,学习型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梁场被评为“全国建筑业企业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示范项目部”。
    这个工程注定将载入物贸公司的史册。成绩的背后,体现的是物贸公司不懈的追求,不断的自我加压、自我革新、自我超越。也彰显了灵武梁场这个团队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本版照片均由 牛荣健 张大强拍摄)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