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管片厂长子”的8年创业路
——中铁一局天津公司管片厂发展素描
    天津市宝坻区副区长黄琦(中)到管片厂检查。
    天津公司总经理夏小刚(左二)到管片厂检查。
    天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高潮(右一)到管片厂检查。

    管片厂党支部书记于会泳(左二)、经理张国良(右二)在车间指挥。
    于会泳现场检测钢筋尺寸。
    钢筋弯箍。

    现场监控。
    管片厂生产车间现场。
    管片厂组织党员参加迎“七一”活动。

    张国良检查管片质量。
    管片抹面。

    管片吊装。

    管片堆集区展示。

    首车管片出厂(2014年资料图)。

    美丽天津,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走进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的林亭口镇工业园,远远就能看到挂有“中国中铁一局”宣传展牌的的三幢小洋房和混凝土拌合站。洋房一侧的红色龙门吊下,整齐堆码着一排排“U”型管片……
    “这是中铁一局第一家地铁管片厂,2010年建厂,先后为天津地铁6号线、1号线东延段供应过管片,如今正紧张有序地为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生产服务。”天津公司管片厂经理张国良一边介绍,一边热情地将我们往厂区领。
    提起天津公司管片厂,党支部书记于会泳在话语间饱含深情,“建厂8年,大家倾注了心血,很多小伙一毕业就分到了这里,不少人在这成家立业,这里充满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印记!”
    捕先机勇做“先行者”天津公司也有管片厂?没错!
    2010年初,当中铁一局积极推行区域化经营战略之时,身处津门的天津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审时度势、捕捉先机,开始探索“区域化经营+专业化工厂”的新路,努力争当一局管片生产的“先行者”。
    同年10月,主要从事地铁混凝土管片生产的天津公司管片厂正式成立。7个多月后,一个占地100亩、划分3个功能区、年产能高达1万环的管片厂基本建成。
    管片制作车间长啥样呢?
    12月20日,记者来到天津公司管片厂生产车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现场机械轰鸣,一片繁忙:
    在钢筋加工机械人的“鬼斧神工”下,钢筋工领班郅师傅带着5名工友快速将钢筋切割、弯弧等,并焊接拼装成钢筋骨架;在龙门吊等设备的协助下,模具组装、钢筋骨架制作、吊装入模、浇筑振捣、抹面蒸养、脱模水养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
    而在另一头的数据库服务器对上述信息进行采集、处理、更新,并第一时间上传至管片厂信息系统以及天津地铁集团后方……
    “我们坚持高标准建设、集约化作业,是天津市第一家采用全自动数控钢筋加工,第一家引进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地铁管片厂,实现了生产工厂化、作业标准化、加工自动化、控制数字化。”说起管片制作,张国良娓娓道来。
    据介绍,该生产车间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模式,以主控室为中心,通过液压推进和平移小车,使模具在轨道上循环经过各工位,来完成整个盾构管片的生产流程。流水线采用1+3的组合模式,即一条生产线+三条蒸养线,蒸养线分为静养区和蒸养区,混凝土通过自动输送平台运输到震动房进行浇筑。
    “流水线确保规模化生产,目前厂里共配置10套模具,日产管片可达30环。”张国良说道。
    历艰辛挣得“首桶金”
    如果说,2010年的建厂意味着管片厂创业的开始,那么2012年至2017年天津地铁6号线盾构管片的制作与发货,便是他们辛苦挣得的“第一桶金”。
    2010年10月,天津公司中标承接天津地铁6号线B包14个区间1.5万环管片的生产与发货任务。然而,受天津地铁建设形势及土建施工等影响,直到2012年9月才开始正式生产。
    凡事开头难。生产之初,管片厂最迫切的是要解决建厂技术与组织管理的难题:
    当时,包括于会泳、张国良在内的管理团队,都是从工程项目转型来到管片厂,一是缺乏管片生产技术、工艺,二是对工厂生产组织管理经验几乎是空白。大家从零开始,到天津其它管片厂参观“取经”,“猛啃”书本规范,不断学习、摸索,逐步掌握了管片生产技术和工艺,探索、研究出一套适合天津地域实际的生产组织方案。
    “流水线施工,当前面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后面整条线都得卡壳。生产初期,国良带着李晨、余晓亮、范付群他们,几乎天天加班加点,协调解决流水线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于会泳回忆道。
    2014年7月,6号线管片B包项目首车管片出厂。当看着身披红绸带的货车外运时,工程部长李晨情不自禁地和工友们来了一个拥抱。
    天津公司管片厂信守合同、优质高效的生产服务,赢得了业主的认可和信任。
    2013年,业主将管片厂定为管片成品保护样板单位,组织天津各管片生产企业前来观摩。2014年,天津地铁集团组织对全市地铁管片质量专项检查,其通报这样评价:“施工单位中,中铁一局管片厂管理体系完备,生产较精细,质量较好。”
    2016年10月,管片厂负责的天津地铁6号线B包管片全部生产完毕。2017年6月,6号线B包管片全部发货至施工区间。据测算,该项目获得收益已远远超过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津地铁6号线管片生产期间,业主专门委托天津公司管片厂唯一一家生产了试验段1200环的槽道管片,为后续中标天津地铁4号线增加了业绩分。
    2017年6月,天津公司再次中标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A包约1.1万环的管片生产任务。
    抓管理争当行业“标杆”
    “你们生产工艺成熟,制作标准规范,是天津管片行业的标杆,希望持续提升,继续领跑天津管片生产行业。”在今年8月天津地铁集团组织的天津地铁4号线A包首件验收会上,业主领导高度评价天津公司管片厂。
    “第一家通过验收、第一家生产、第一家出厂发货”,这也是建厂8年来,天津公司管片厂在生产过程中一直保持的纪录。
    “管片是‘工业化产品’,我们坚持细节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并积极借助科技攻关的手段,不断提高管片的质量,同时实现了节能降耗。”张国良一语道出了管理秘诀。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们将设备操作规程、钢筋大样图等,悬挂在车间,日常加强监督管控,使现场操作规范,设备保养到位;对混凝土浇筑、收水方式,脱模剂配兑比例等,做出详细要求,控制每班组生产结束后混凝土的掐方数量等;积极运用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法,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
    小改革释放大效能。他们加强对小改革、微创新的应用,管片简易护具经过三代更新,管片在转存过程中磕碰明显减少,降低了由于磕碰后修补所需材料及人工;通过QC科技攻关,钢筋主筋的损耗降低在1.5%以内;积极优化工艺,钢筋骨架成型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人工,降低了成本。
    建厂8年来,天津公司管片厂的科技研发水平,始终保持在区域内行业领先地位。参与编制中铁一局盾构管片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工法;拥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一项QC成果获得天津市优秀QC成果二等奖。2018年,管片厂与建科院加强合作,围绕解决质量通病而开展研究,目前已申报2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
    生产至今,天津公司管片厂先后迎来天津市、宝坻区等地方政府,以及天津地铁集团组织的观摩学习6次,为天津公司乃至中铁一局赢得了不少荣誉。管片厂陆续荣获天津市河北区“工人先锋号”、天津市“工人先锋号”、中铁一局“三星级党支部”、中铁一局团委“青年文明号”等殊荣。一名个人被授予中国中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当前,天津公司管片厂正积极投入于天津地铁4号线A包管片生产中,至今已生产管片2800多环。而4号线A包项目首车管片亦已于12月12日顺利出厂。截至目前,管片厂开累生产2.1万多环,实现产值4.5亿元。
    甘付出谱写“青春之歌”
    “8年了,大家在这付出了太多的青春和汗水。”
    “太不容易了,想想真有些对不起跟我们一起干的兄弟们。”薛亮特约通讯员
    谈到建厂以来的点点滴滴,作为管片厂团队的两位带头人,于会泳和张国良颇有感慨。
    “刚到厂里时,这里没网络没电视,我们只有2个人,10天就建好了试验室,15天通过验收。那段时间,人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2010年6月第一批进厂的办公室主任余晓亮回忆说。85后的他,刚参加工作一年便调到了管片厂,如今已是两个小孩的父亲。
    同样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的,还有1988年出生的工程部长李晨。“建厂之初,刚过完2011年春节,这里风特别大,我们要安装厂房、硬化路面,一阵风刮过来,整个人就成了‘土人’。”回想起自己进厂时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我是2015年到的管片厂。刚开始来时,都是两班倒,上半个月的夜班,然后再半个月的白班,凌晨三四点接听电话是常事,但咬咬牙就挺过来了。”90后代表、工序工程师王珑翰谈感受。
    “人手少,工作安排得特别饱满,再加上工厂离城区太远,交通不便。能让年轻人坚持下来,主要靠领导个人魅力,而且大伙都相处得特别融洽。”60后的物资部长范付群讲道,再过几年自己即将退休,“我一定发挥好余热,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平时生活中,于会泳和张国良坚持“上班是工作关系,下班是哥们”的待人处事原则,凡事带着大家一起干,持续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和职工们打成一片,带动大家一起为心中的梦想奋斗。
    为了凝聚团队力量,他们还将大家组织起来,积极开展“迎七一”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员工集体生日、冬至包饺子、夏天吃烧烤、员工反探亲等特色活动,既加强了沟通交流,又拉近了职工的心理距离。
    来自陕西渭南的和勇,大学没毕业便来到管片厂实习,继而完成见习,成了一名技术员,今年25岁的他已经在厂里工作三年多,对这里充满了感情。“领导和师父都对我很关心,经常嘘寒问暖,还特意帮我们年轻小伙介绍对象,感觉这个大家庭很温暖。”他告诉记者。
    令人感动的是,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下,大家心中的“在京津地区树立‘一局管片’品牌的梦想一直没有动摇过。”
    采访最后,于会泳和张国良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产业非常好,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困难,但我们一定能将它做精做强。”
    天津管片生产,未来前景可期。
    (本报记者 文学红 通讯员 余晓亮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