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以创新谋突破 向管理要效益
——中铁一局三公司格库铁路项目管理纪实
    拌合站混凝土生产实现动态信息管理。
    拌合站监控设备。

    在桥梁施工中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支撑体系,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库尔勒隧道暗挖段顺利贯通。

    防护栅栏网片检测。
    细节入手,把控质量。

    操作人员无线遥控BORRK机器人。
    使用二维码进行隧道技术交底。

    格库铁路已开通线路。
    技术员向作业人员现场讲解作业要点。

    库尔勒隧道前举行安全宣誓活动。

    引言:库尔勒,在维吾尔语中是“眺望”之意。这片眺望着的绿洲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咽喉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两千多年前,迤逦而过的丝绸古道将东西方文明融汇于此,如今,被誉为“大漠新丝路”的新建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简称“格库铁路”)从这里穿行而过,正在进行建设中的最后冲刺。回首“眺望”来时路,三公司格库铁路项目建设者以创新谋突破,向管理要效益,打出“标准”、“精细”、“创新”三张王牌,用行动实现了项目初建时设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三大效益目标。
    格库铁路是继兰新铁路和哈额铁路之后的新疆第三条出疆铁路,对释放沿途地区既有运力,促进西部开发及与内地的交流,发展被称为“中疆”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带动南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内陆与中亚、地中海等地区的陆路运输通道,推进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实现。
    两年前,乌鲁木齐铁路局一纸表扬信发到中铁一局,对中铁一局格库项目使用创新手段致力推行施工过程标准化建设,为对新疆铁路建设系统树立标杆表示高度赞扬,此举实属罕见。而由中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库尔勒隧道也因其引入9种新工装、8项信息化管理系统,机械化水平达到国内单线铁路隧道的最高水准而从众多实力雄厚的参建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乌局铁路建设系统各类观摩炙手可热的焦点。
    三年多的建设时间里,在库尔勒隧道的“光环”下,三公司格库项目在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管控、创新创誉创效等方面同样表现“惊艳”。
    人常说,“大铁”项目盈利难,取得经济、社会、人才效益更是难上加难。对此,三公司格库项目有自己的“十六字诀”。“循规遵矩”标准管理有章法
    “以‘建优质工程,树企业形象’为追求,强推标准化建设,重抓信息化管理,优质高效地完成格库铁路建设任务。”这是三公司副总经理兼新疆生产指挥部指挥长、格库项目负责人李慧敏在乌局铁路建设系统标准化现场会上的承诺。
    如何实现全面标准化管理?项目部总结出了三项要点:一是制度先行、严格落实是前提;二是全员参与、激励约束是基础;三是凝心聚力、强推重抓是关键。
    “标准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对上级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落实,我们在建立之初就成立了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化推进三步走方案。可以说,我们的标准化走在全线的前列。”项目常务副经理张济自信地说道。
    的确,三公司格库项目在执行标准化建设方面是下足了功夫。建设初期分层次组织全员学习乌局标准化建设相关文件,组织人员到全线其他标段及西成高铁、蒙华铁路等项目进行了观摩学习,使标准化建设理念一开始就深入项目参建人员心中。
    按照建设项目管理标准化中“四化”要求,项目部策划建设了混凝土拌合站、钢筋及钢构件加工厂、小型构件加工厂、T梁预制4类工厂化生产基地;混凝土拌合站超标报警信息系统、试验超标报警信息系统、物资销号信息系统、过磅影像信息系统、运输车辆GPS远程定位监控系统、隧道监控量测预警信息系统、隧道门禁及洞内施工监控信息系统等8大信息化系统,保证施工过程实体质量及安全管理受控;建成了标准化驻地、混凝土拌合站、工地试验室。项目部先后编制完成了85项管理制度、56项标准化工作流程。
    使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贯和培训、建立内部标准化考核机制,项目部进一步提高全员对标准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及与标准化要求相匹配的技能,使得各岗位员工都能够按照管理标准步调一致、主动作为、持续改进,避免因部分员工将标准化管理视为工作累赘,停滞不前,而引发的项目标准化建设整体工作出现“短板”的“木桶效应”。
    对标准化的严格执行也为项目最终实现创誉创效埋下了一颗种子。“不破不立”创新创效显奇招
    “诚信创新,永争一流”是中铁一局的企业精神。“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库尔勒隧道是整条格库线唯一一条浅埋隧道,属于戈壁滩浅埋高风险铁路隧道。不同于以往的穿山隧道,该隧道相当于在戈壁滩上打了一条地下隧道,与穿山隧道相比容易坍塌、变形。施工过程中,隧道共使用了8项工装工艺、8项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布鲁克拆除专家机器人、电磁焊枪等项目自主创新工法。
    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破解施工生产中的难题,更好地服务生产。项目总工茜小兵介绍说,布鲁克机器人的引入解决了隧道浅埋砂层小断面、高风险等诸多困难,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英特小型闸阀混凝土泵的应用保证了隧道二衬浇筑时其他工序的正常施工;“二衬混凝土浇筑分层逐窗入模”工装在克服传统跳窗浇筑导致的质量弊病的同时,保证了二衬混凝土的实体质量及外观质量……新工装工法在这里无处不在。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理念与制度上的创新也是项目管理的亮点。
    “为解决以往隧道施工常发生的纠纷扯皮,我们采用纯劳务发包的模式,工人指纹打卡考勤,地方派出所每月对工人人数进行清点。质量进度有保障,也没有出现任何纠纷扯皮。”项目副经理李超说。此外,在纯劳务发包的前提下项目制定了工序卡控表,每道工序完成后逐项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工点返工并罚款,月底进行考核奖惩,从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在项目办公室桌上,一张“作业队伍对项目中层干部测评表”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表中从爱企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业务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廉洁从业七个方面对项目每个中层干部进行评价打分。一位劳务工打趣地说:“自从实行这个制度,领导们上工地都变得亲和了。”在三公司格库项目这样的管理制度创新还有很多。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面对市场上很难买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防护栅栏,且成本过高的现实。怎么办?“自制防护栅栏!”项目领导班子在经过对八钢、酒钢以及乌市、兰州、西安、保定、天津等地区市场调查,研究国家相关标准,通过三次论证会后,做出了这个被外界看作是“不走寻常路”的决定。
    自制金属网片防护栅栏,如何才能保证质量过关?张济说:“首先从原材料进行把控,材料均是定型定尺制作,拉回加工厂后进行钢尺卡控检测并进行称重。加工过程采用胎卡具定位、标准流水线车间集中加工。最后,对成品质量、尺寸进行双控检测。”
    据了解,自制防护栅栏在保证质量符合各级检查要求的同时,为项目节约成本近900万元,使该项施工变亏为营。相邻标段在闻讯后纷纷前来观摩、采购。这也得到了业主、质监站、铁路公安、工务段的高度认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欲取先予”二次经营有良方
    经营创效是项目建设的回归点。
    欲取先予,有舍才能有得。在以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主导的当今社会,建筑企业为了取得市场份额往往盈利甚微,还有可能发生亏损,要想提高经营效益,则必须加强项目经济管理,进行“二次经营”,这是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
    突出一个“挖”字是三公司格库项目二次经营的秘方。
    “挖”源头,从合同清单入手,分析、测算合同单价,确定项目盈亏点紧盯设计变更,认真踏勘现场,充分掌握现场实际,为创效埋伏笔做文章。进场之初,经过现场调查及对比分析,从浅埋隧道安全风险极大的角度,项目将610米暗洞变更为明挖施工,对库尔勒隧道进行“负变更”,虽然总费用减少了,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小了施工成本,反而增加了利润。
    “挖”管理,做好内部控制,降本增效。项目严格执行三公司分包方管理办法,建立总控数量台账,并采用“分工序”劳务分包模式,避免施工过程中成本加大、工期拖延等问题,既保证了工期、质量,又创造了更大的利润增值空间。同时通过材料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严格控制消耗数量,通过双检制有效提高了机械设备利用率。
    “挖”体裁。分析变更规律和技巧,根据施工体裁的不同,编制项目二次经营策划书,为项目二次经营做好指导。目前,项目共进行库尔勒隧道暗改明、新增乐库中桥及库尔勒站场标准化变更等Ⅱ类变更18项,已批复Ⅱ类变更12项,待批复Ⅰ类变更1项。
    二次经营工作对于项目来说是一场艰苦而持久的战役。仅隧道明洞回填干砌片石变更为片石混凝土一项,前后历时三个月。张济回忆道:“这一个变更各单位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次,大小会议开了10次,方案论证会开了4次。但是,等一切尘埃落定,自己想想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欲取先予,想要实现目标一定要有所付出,我们能给予的就是优质、高效、安全地建设格库铁路。”
    “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概算修编、变更索赔、材料调差、降本增效以及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等措施,我们实现了项目利润的最大化。”李慧敏说。“铸根塑魂”守信创誉筑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这句话对企业来说同样适用。
    “建设一个项目,树立一座丰碑、培养一批人才、锻炼一支队伍”是三公司格库项目的美好愿景。
    如何引导职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项目经营创效、规范管理的具体落实中来,形成推动项目创新发展的合力,是兑现“优质高效完成格库铁路建设任务”承诺的关键。
    紧盯“为”与“位”,劲吹清风正气。项目部在醒目位置设立了“格库功臣榜”,通过评选“每月之星”、“季度典型”、“年度功臣”,开展常态化评先工作,并及时给予先进人物适当的物质奖励。在评先评优和岗位晋升方面适当向先进倾斜,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者有舞台,在项目营造了实干文化。
    聚焦职工个人,强化责任担当。项目部采取各部门编制“应知应会”题库并汇总成册,全员进行学习掌握,每月举办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赛促学”,夯实基础知识,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着力提升项目造血功能,坚持“传、帮、带”开展“导师带徒”,定期召开座谈会掌握青年员工成长情况。深入开展“幸福之家”创建活动,不断加强“三工”建设,专门设立洗衣房,聘请洗衣工为员工清洗、缝补衣物,及时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活动;与附近体育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员工办理了健身卡、瑜伽卡,满足了员工健康锻炼需求等,真正把关爱送到职工心里。积极构建和谐路地关系,深入驻地小学开展献爱心、参与抗洪抢险等活动,彰显央企社会责任。
    “每名职工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干活更有劲了。”项目党员张兴杰说。
    铸根塑魂,强体提能。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党员群众“补钙壮骨”,适时开展劳动竞赛、创岗建区、五比五创、亮身份等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用心把事做细,把细事做精,三公司格库项目参建员工用匠心彰显了中铁人的奋斗本色,用勤劳换来了满堂喝彩。吹响冲锋号,他们的脚步将更加自信和坚定!
    (通讯员 张蓓 王晓星 王淇)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