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静水流深,愿一切如你所愿
——读《活着》有感 苏虹
  
   
  初中语文读本里有介绍余华的《活着》,语文老师说你们可以看看。小的时候总觉得那些命运呀,生命呀这些课题都大到无边际,但总想去触碰一下。十几岁的年纪想象不到在世上行走几十年后会对命运、对生命有什么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于是,带着探索的心态第一次翻开这本书。
  记忆里,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三个半小时,几乎是哭着读完了全本。就觉得命运对富贵真是不公平,已经是那样的年月了,为什么不能人团圆?家珍的离开,独子的意外,女儿的事故……原以为这已是岁月最可憎的样子,谁曾想,它连小外孙都不会放过,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因为吃多了豆子黯然失色,剩富贵一个人在世上与牛为伴,还要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同别人讲述着这段心酸过往。
  这就是对《活着》最初的印象,以致于后来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经典都不愿意再去触碰,总觉得那么有“重量”的话题实在让人压抑。
  重读《活着》,是在春节期间。还是一个下午,书中几处仍有泪湿的迹象,却不再有那么大的情绪波澜。余华用最简练的语言和最朴实的叙述将人生的大悲大喜一一呈现,于无声处惊雷。平淡的语气好像是家里不冷不热的菜,令人在悲痛中扼腕。
  富贵的一生,可谓起落尽有,从衣食无忧的大少爷,一夜之间变成家产全无的败家子,好不容易有一房屋檐能遮风避雨,谁料想又碰到军队抓壮丁,一去几年,经历了战场的残酷,目睹了累累白骨,又能顽强活下来的,大概就是富贵所说的:祖上积德了。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历经生死,生活还是在对他凶狠的时候毫不留情。富贵的儿子有庆,因为医生的无知,在给县长夫人献血时,抽血过多导致死亡。富贵赶到的时候,他自己也很纠结:那么健康的孩子,跑得那么快的孩子,怎么能说死就死了。书中对这段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是能让人在短短描述医生的几句话的缝隙里看到一个胆小如鼠、愚昧无知还不自知的愚蠢的医生的形象,恨不得打他两下解恨。富贵也一样吧,恨不得想打死这个无知的医生。但是富贵被人拉开了。拉开了就拉开了,因为他知道,有庆的死已是事实,埋怨医生也好,埋怨县长的夫人也好,都于事无补。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当时的县长就是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春生,家珍在得知有庆是给春生媳妇献血的时候去世的,曾一度不搭理春生,可是富贵没有。他听了春生的解释,接受了有庆已经离开的现实。毕竟,家里还有家珍还病着,凤霞还没有嫁人,她们娘俩才是以后生活的重点。
  是呀,不管发生什么,还有以后。
  我们都憧憬着生活会越来越好,富贵也是,可是过着过着,人越来越少。
  以后出现的主要人物,都以不同的悲剧方式收场,包括春生。春生决心赴死的前晚来找富贵,临别了,家珍向他喊“你还欠我们家一条人命!要好好活着!”作为母亲,家珍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春生,但是生在那个年代,谁又活的轻松自在?
  《活着》这本书也做了影视化改编,电影里改动最大的就是结尾:葛优扮演的富贵已是垂髫老朽,跟外孙抱着几只小鸡憧憬着说:等你长大了,这日子就好起来了。
  电影以温暖的方式收尾,跟原著大不相同。原著里,富贵的外孙叫苦根,是个听上去就没有幸福感的名字,电影里,富贵的外孙叫馒头,虽没什么特点,但好在朴实。电影还是想给大家传递温暖的能量吧。
  《活着》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一如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一如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的生老病死;没有过多的技巧渲染,一如我们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它更像是一湾缓缓流淌的泉,偶尔经过的山石就是生活中的“意外”,可你听不到任何声响,就那样无声的浸润着那段时光。
  但愿你读完它,能在泪光中微笑。
  (作者单位:四公司)
  编者点评:余华的《活者》是其代表作,当年一经出版便立时轰动文坛,很快便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后来又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余华那种不染尘色,单调平谈却又暗藏波澜的叙述被称之为“余华体”,成为文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存在。从本文看来,作者是认真读了原著,与余华一同品味了生之无常,命运之莫测,传递出一种悲凉、辛酸、无奈而又平静、温暖的人文关怀。也许,真正的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太多人为雕琢的喜剧。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