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吕凡毅父母奔波3200公里,来到塔城市。 5月28日,吕凡毅的母亲吕彩勤在飞机上眺望窗外。 铺轨穿越玛依塔斯风区。李建锋摄 2019年初,吕凡毅在克塔铁路“魔鬼风区”里施工。李建锋摄 5月28日,吕凡毅父母奔波3200公里,来到塔城火车站工地,看到快2年未见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2019年2月6日,吕彩勤和邻居们看儿子在克塔铁路的新闻上了《新闻联播》。 5月28日,克塔铁路即将开通,工人们在进行道砟施工。 5月28日,吕凡毅和工友们在塔城火车站工地吃简易午餐。 5月30日,吕凡毅同父母在克塔铁路运行的第一趟列车前合影留念。 临近夏收,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中王村连片的麦田里,麦子已蹿到一尺多高,到6月初就该收割了。对庄户人来说,这是一年当中“龙口夺食”最为关键的时刻。但望着自家麦浪翻滚的金色田地,吕永红和吕彩勤两口子的心早已飞到了3200多公里外的新疆塔城。
原来,他们25岁的独子吕凡毅大学毕业后干的第一个工程——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以下简称克塔铁路)5月30日就要通车了。工程建设了3个年头儿,儿子吕凡毅只是在2018年1月回过一次家,掐指一算,吕永红两口已经快1年半没见儿子了。
“凡毅在电话里流露过希望我和他爸走一趟‘丝路’,到新疆、到他工作的地方看看的愿望,但是,杂七杂八的事和几千公里的路程,让我们一直下不了决心去。”妈妈吕彩勤说,“眼看铁路马上通车了,加上上个月我家彻底摘了贫困帽子,我们俩口又高兴又激动,就商量趁农忙前这几天去新疆看儿子,看他修的第一条铁路。”
5月25日,他们订了27日飞往新疆的机票。
“丝路”两端的思念
在中王村最南头的一溜儿房屋中,和别人家气派的白瓷砖门脸相比,吕永红家陈旧的灰砖门显得有些寒酸。前多年,因为婆婆患中风半身不遂,媳妇吕彩勤要在家照顾,加之儿子吕凡毅上大学后花销大,经济困难的吕永红家被定为贫困户。
到2017年,吕永红两口好不容易将上大学的儿子供出来,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儿子一被招进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就被分到了离家3200公里之外的克塔铁路项目。
从此,父母和儿子被分隔在了“丝路”的两端。父母在丝路的起点陕西,儿子则在“丝路”核心区新疆,能够经常“见面”的机会也只有通过视频通话。
懂事的吕凡毅知道家里经济困难,月月都给爸妈寄钱。“我在这儿挺适应的,领导和师傅、工友都对我很好……”,妈妈吕彩勤说,知道他们放心不下,吕凡毅的电话总是报喜不报忧。可是,今年2月6日,一则央视新闻让她彻底“泪奔”了。
“您现在看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新疆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在冰天雪地的画面上,100多名铁路建设者正在零下25℃的魔鬼风区施工,其中就有吕凡毅。施工现场滴水成冰,强风吹雪。尽管吕凡毅戴着厚厚的护耳棉帽,可是帽子两端仍不断被大风卷起。“希望爷爷奶奶保重身体,希望老爸多理解一下老妈,因为老妈一个人在家操持家务也挺不容易的,希望一家人和和气气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听到儿子的新春祝福,看到儿子的工作场景,吕彩勤狠狠地大哭了一场。
“别人都高兴地打来电话向我们祝贺,说儿子上《新闻联播》了,可是,我这个当妈的看到他工作环境那么苦,心疼啊,当时就觉着花儿子挣的每分钱都花不下去了!”吕彩勤红着眼圈说。
让儿子吃上“妈妈的味道”
自从开启了“丝路行”的倒计时,吕永红两口就一直在忙活。
想着儿子爱吃面食,5月26日中午,吕彩勤在面缸里舀了十几勺面粉,准备发面做锅盔。为了让锅盔有儿子熟悉的“妈妈的味道”,她特意给面里打了6个鸡蛋,倒了一些菜油,并放入芝麻、盐和家里树上的花椒叶。
对了,儿子还爱吃当地的特色小吃踅(xue)面。和完面,吕彩勤又骑着摩托赶到县城警南巷的王村踅面馆采购。
踅面,就是烙熟的荞麦面,吃时用开水滚一下就可以,被誉为我国最早的“方便面”。相传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汉淮阴侯韩信在合阳黄河边的夏阳渡用木罂渡军活捉河东魏王豹时,为解决10万军士吃饭问题而发明此面。
“我儿子在新疆修铁路,也像打仗一样,吃了踅面,干活更有劲了,肯定能打胜仗。”吕彩勤边笑着说,边拿了10袋踅面。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的全面推进,吕彩勤手头宽裕了许多,花钱再也不缩手缩脚了。
她告诉记者,现在,她家有了100平方米的搬迁安置房,还发展了新产业——花椒种植,此外,村上将她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每月有了固定工资。
当天,买完踅面,她还到县城东北角的搬迁安置小区——万众幸福苑去了一趟,把自家位于28号楼1楼的新房卫生打扫了一遍。在儿子吕凡毅的房间,白色的家具和水红色的窗帘让房间显得温馨典雅。“这是凡毅小时候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愤怒的小鸟’;这是他82岁的邻家奶奶张玉胡给他做的属相小狗……”擦拭壁柜时,吕彩勤拿起一个个玩具和饰物向记者介绍,言语间满是对儿子的爱。
“我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凡毅的婚姻大事,他在央视新闻上说要给我们领回一个儿媳妇,可到现在都没兑现,这次去,我要和他爸好好给他说说这个事。”吕彩勤说。
回到家,面已发好,爸爸吕永红已烙好了两个饼,但是,吕彩勤说太厚了,不好看,还是她来烙。不一会儿,七八个大小薄厚适中的“高颜值”锅盔就出锅了。
塔城,我们来了
要去看儿子了,自己也要捯饬捯饬。5月27日,穿上了淡粉色风衣,戴着彩色棒球帽的吕彩勤和穿着崭新蓝色T恤的吕永红显得倍儿精神。11时多,他们提着一箱装满锅盔的“洛川苹果”纸箱、拎着一盒踅面,从家里出发,踏上了“丝路”之旅。
临走,76岁的爷爷还让给孙子带话:在外面好好干,年轻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47岁的吕彩勤到过的最远的地方是西安,这次,则要“飞”到中国版图雄鸡“鸡尾巴”的位置,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们买的是两张联程机票。第一段旅程5月27日16:45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20:25到达乌鲁木齐;第二段5
月28日9:00从乌鲁木齐起飞,10:10到达塔城。
滑翔、冲刺、起飞,16:45,飞机准时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坐在舷窗边上,吕彩勤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足足拍了有2分39秒的视频,记录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过程。吕永红曾在2008年至2012年在塔城的乌苏市打过工,他说,真没想到,儿子踏着他的“足迹”,也在塔城奋斗了3个年头。
离家3200公里的塔城位于新疆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部,有5个县(市)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此次通车的克塔铁路,全长271公里,是新疆铁路网奎北铁路的一条支线铁路,全长271公里,它的通车,标志着新疆最后一个未通铁路的地区所在市——塔城将结束未通铁路的历史。
飞过雪山、飞过戈壁滩、飞过绿洲,28日上午,在乌鲁木齐至塔城的航班上,吕彩勤的心也和塔城市期盼火车的老百姓一样激动,盯着舷窗外出神的她,一直在努力寻找儿子新修的火车线路。
10:10,飞机到达塔城机场。一下飞机,迎接他们的是湛蓝的天空、刺眼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还有远处连绵不绝的雪山。
在当地项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13:45,两口子来到了儿子正在工作的塔城火车站。当天,尽管铁路已铺通了,但是吕凡毅还和工友们在线路上做着鱼尾板安装、锚固等收尾工作。
为了给儿子一个惊喜,两口子没告诉儿子他们要来,从站房下到铁轨上的工地时,吕凡毅正在和10个工友吃饭。
“儿子——”,随着吕彩勤激动得呼喊,吕凡毅抬起头,还在愣神的当儿,妈妈就冲过去踮起脚尖抱住了足有1米8个头的儿子。此时,缓过神的吕凡毅也弯下腰,紧紧抱住了妈妈。吕彩勤此刻趴在儿子肩头早已泪流满面。吕凡毅则捧着妈妈的脸,用粗糙的大手给妈妈擦去泪水。穿越3200公里的“丝路”,看着近在咫尺的儿子,吕彩勤好像不相信一样,又一次抱住了儿子,头紧紧靠在儿子肩头……旁边的爸爸吕永红,也一直抹着泪。
5月30日,克塔铁路开通的当日,吕凡毅带爸爸妈妈登上了首发的列车,他说,要好好给父母讲讲他修铁路的故事......
(《陕西日报》记者 李艳 本报记者 牛荣健 特约通讯员 韩永刚 王维 任世维 李建锋)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由牛荣健、赵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