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中铁一局成立70周年
最美奋斗者
     
编者按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时间见证了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铁一局,70年来涌现出了大批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仅全国劳模就有23位、省部级劳模500多位,还有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在中铁一局成立70年之际,经集团公司评审并公示,最终遴选通过了20名“中铁一局最美奋斗者”名单。他们中既有上世纪50年代的隧道专家戴统三、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手胡友梅、葫芦炮大王赵文林等英模,也有新时期的大国工匠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精测工匠白芝勇等劳模。他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鲜明的典型性、强烈的时代感,是永载企业史册的“群英会”。他们的辉煌折射出企业乃至时代的光芒,他们的精神必将沉淀汇聚成为企业的文化长河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也必定影响着后来者去追求和探索。




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手   胡友梅

    1932年出生,已退休。胡友梅从一个普通妇女成长为掌握大型机械设备操作技能的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手。她是解放初那个时代妇女的领跑者,是众多中央媒体争相报道的女英雄,是电影《马兰花开》的人物原型,是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亲切接见的中国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滕代远部长亲手为她佩戴了“光荣的铁路工作者”奖章。过去,她是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引以为荣的优秀职工;今天,她是每一位中铁一局职工值得骄傲和学习的“共和国铁路楷模”。1954年获得“光荣的铁路工作者”奖章,2009年被铁道部评为“共和国铁路楷模”。







葫芦炮大王  赵文林
   1931年出生,已故。1955年,作为当时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的一名普通职工,在包兰铁路猩猩湾隧道施工中,赵文林在爆破岗位上,潜心钻研,土法上马,研制成功“湿钻法”工艺,提高工效,被大力推广和应用。他试制成功风钻支架,创新“多孔打眼法”,被授予“风钻能手”称号。在狄家站段土石方施工中,改进爆破施工工艺,试制发明“葫芦炮”,经过上百次试验,获得成功,使爆破效果比传统小炮提高了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当时,这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企业降低了工程成本,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材料和建设资金。该项施工法在全国铁路建设和水利建设中被广泛推广应用。他先后荣获“爆破能手”称号,成为全局有名的“葫芦炮”土专家,甘肃省、铁道部的先进生产者、全国劳模,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获1956年全国劳动模范。



 隧道专家 戴统三
    1909年出生,已故。戴统三在我局历任工程队、段、处长等职,在隧道技术领域有很深造诣,多年扎根基层,深入隧道施工工地,善于解决隧道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宝天线隧道大塌方、天兰线大营梁隧道出水泥流、十里山隧道失火、兰新线乌鞘岭隧道不良地质、京广线长沙南岭隧道流沙泥、甘肃引大入秦盘道岭隧道不良地质等施工中的技术难题都经过他的努力得到解决。他注重科技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编写隧道施工技术总结50万字以上。是我局老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吃苦耐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楷模。1952年被评为甘肃省劳模。


桥梁专家  叶录年
    叶录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1月他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马寨村。叶录年,1950年10月考取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铁路人员培训所,1951年6月结业;1953年,考取天水铁路工程学校,1956年毕业;1956年毕业后,分配至兰州设计一院工作,1959年调至一局桥梁队。他先后参与了兰青线、兰银线、青藏线(勘测)、白宝专线、镜铁山支线、石汝线、阳安线、西延线、唐山压煤改线等众多重要线路的建设工作。中铁一局首个获得全国优质工程金奖的汉江斜腿刚构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襄樊汉江二桥都有他的身影,其个人于1978年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同于今天的“全国劳动模范”),2019年叶录年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被中国中铁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中铁典型人物”。


“五虎上将”之一 张全明
    1933年出生,已退休。张全明是兰新铁路天山隧道群树立的五虎上将之一。在修建新疆境内天山8公里路段中12座总长4455米的隧道群时,他克服了严重缺水、寒暑悬殊大等诸多困难,在极为艰苦的施工条件下,用简陋的工具大干苦干,月月被评为先进,为一年内打通隧道群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时,他们是铁一局团委在全局青年中树立的学习典型。张全明获1982年“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桥梁专家  唐嘉衣
    唐嘉衣,男,汉族,中共党员,桥梁工程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919年2月,唐嘉衣出生于广东珠海,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结构专业,1945年公派留学美国进修。他回国后先后任交通部荐任技师,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兼任讲师;1950年8月,到铁一局参加工程建设,1984年退休,退休前任铁一局科研所总工程师。他主持修建铁路公路大桥30余座,多项工程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科技进步奖。个人先后被评为“铁道部优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1979年至1990年被选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国外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他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铁路桥梁史、中国土木建筑大辞典的编辑工作,并担任编辑委员。退休后,他被铁一局、大桥局、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聘为技术顾问和顾问教授。



 轨道专家 欧阳泉
    1945年出生,江苏淮安人。现已离退休。中共党员。中铁一局原新运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1998年南疆线任南疆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期间,欧阳泉带领大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在高温差环境中铺轨速度及控制轨缝问题。南疆线竣工验交行车速度达每小时80公里以上,分别创下日铺轨7.231公里和8.113公里的全国纪录。欧阳泉1998年获铁道部劳模称号,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自学成才标兵 徐二厚
    铁一局一处青年工人徐二厚应运而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自1974年起,利用工余时间刻苦自学,并给自己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计划,学完初中又学高中,继而又涉猎大学工科课目;常年坚持,锲而不舍,不懂就问,勤学苦练,终于自学成才。他用所学知识搞小改小革,琢磨改进工艺,解决了许多施工难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1979年,作为在岗位上自学成才的典型,他被铁一局团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并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他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并作为铁道部工程单位唯一的代表,光荣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教书育人好园丁 呼秀珍
    1944年出生,已退休。名师楷模。呼秀珍以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总结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互动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她连续27年担任班主任,所带班均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她以真情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最信任的良师益友。她创办《好家长》简报18年。她潜心教育研究,承担多项省级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1987年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模。



工人设计师 王海
    1952年出生,已故。王海从一个普通的机械钳工成长为桥梁施工的高级技师,潜心钻研,取得了多项技改科研成果:西延铁路刘家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替换钢梁顶推方案,节约资金68.56万元;咸阳渭河斜拉桥主塔施工滑动模板和柔性拉杆挂索施工方案,节约资金258.6万元;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整体预制和架设,参与的箱梁模板设计比原方案节约资金67.5万元,“填补了我国制梁施工的空白”。王海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被工程总公司授予“工人设计师”称号;获1995年铁道部劳模、199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全国劳模。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