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一早,和公司的很多项目部一样,我们在西安市第五十五中学门口搭起了高考志愿服务点。一阵忙碌之后,突然发现,此刻站在考场外的我早已没了十年前高考的紧张与窒息感。
在高考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家长问道:要考不上,修地铁要不要?
其实,我看到身边的同事满脸愕然。火遍朋友圈的那两句话——高考别怕,我们在工地等你;高考加油,我们在工地等你——引发出一个择业观的问题。曾几何时,或许因为我选择了一名“工程屌丝男”,阴差阳错,我也踏进了这个行业。我有过所有工程人家属的抱怨与牢骚,也有过踏进这个行业因专业限制什么都得从头学起的无奈与绝望。我的朋友大多以为我会放弃,其实我也想,我肯定会放弃。然而,研究生毕业后在工程项目的一年,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这一年里,我抛开了刚开始那种自身优势得不到施展和那种眼高手低的看法与做法,脚踏实地从最基本的做起。我还是要感谢前十年对我的磨砺,感谢这十年的沉淀和积累,让我拥有了自信。其实身边的那些人们又何尝不是,一个个阳光自信地走出大学,正是有大学专业知识的积累,才能在现在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看看平时几乎不注意外表的他们,或许每天满身汗水和泥渍地奔走在施工场地的每个角落,但偶尔谈论起专业技术时眼里的自信与热情或者在QC成果发布会上的精彩答辩,让我由衷地为我们地铁建设者竖起大拇指。
面对刚开始提到的家长的询问,我答道:“要想修地铁,至少得二本以上。”其实,这是一种态度。不是高考失利了选择地铁建设,选择修地铁不是退路;而是要通过层层选拔,接受专业的教育,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才能胜任这一职务。
所谓的文凭,或许不足以让你飞黄腾达,但给你的却是更多选择的机会。那些机会使你拓宽人生的经度纬度,使你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结交更优秀的人才,积累更多的人生财富。这是一种积累与沉淀。或许若干年后,我们相聚城轨,高喊着“做一流的城轨建设者”的口号,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单位:城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