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八桂大地 穿山跨河战正酣
——三公司广西片区部分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掠影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是我国西部唯一有出海口的省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已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自2008年进入广西市场以来,三公司参建的岑兴高速、崇靖高速、梧柳高速、马峒公路、河百高速、柳南高速、乐百高速、象来公路等项目先后建成通车,三公司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铸造一个个精品工程,参建的梧柳高速、柳南高速、崇靖高速荣获2020-2021年度公路建设最高质量奖——“李春奖”,多个项目获得自治区最高质量奖“真武阁杯”,为联通八桂贡献着一局力量。
 在建的南(丹)天(峨)高速公路为广西高速公路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三公司管段是南天高速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全长21.08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桥梁18座、隧道5座、主线路基7.23公里,还包含服务区1座,互通立交及收费站1处,项目于2019年5月进场。三公司南天项目所在的南丹、天峨县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南天高速全线岩溶、涌水量最大的4座高风险隧道均在本标段,溶洞数量多,地下水丰富,极易产生突泥、涌水,隧道洞门多位于陡崖上,进洞难度大。其中南天隧道需穿越40余处溶洞,单洞日涌水量测算达16万方,隧道施工条件艰难,历时8个月贯通的施工便道跨越150m高的悬崖峭壁,为南天高速最难施工便道。罗富隧道进出口均在险峻的悬崖上,单洞日涌水量测算达21万方。项目共有矩形薄壁空心墩132个,其中墩高50米以上的59个,桥梁施工多在崇山峻岭中,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为实现“筑一流高速、创品质南天”项目建设目标,南天项目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为项目管理思路,积极推进“四新”、“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同时敢于走出去,主动对接行业标杆企业,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为自己搭建展示的“舞台”。大力推行“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施工设备,采用ZML160多功能超前地质水平钻机、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多功能钢拱架安装台车、YQK4型自行式液压栈桥仰拱弧模一体机、多功能防水板铺挂台车、自行式水沟电缆槽台车、40米不锈钢液压T梁模板等成套机械化施工设备,实现智慧化建造,广西地区高速公路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到项目观摩达20余次。
广西南丹至天峨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中的横2线。项目建成通车后,进一步完善了广西高速网,实现广西全区县县通高速公路。
三公司参建的大(新)凭(祥)高速公路项目管段全长21.56公里,标段内隧道6338米/15座(双洞30座),桥涵1383.63延米/8座,主线路基13.004公里,互通立交1处(3.68公里),项目2020年四季度开工建设。
该项目计划2022年底通车,在建过程中,每年需完成施工额10亿元以上,工期紧,任务重。该项目也是三公司扩大劳务分包的试点之一,管理干部仅63人,现场管理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该项目隧道区地层岩性较复杂,主要以可溶岩为主,岩溶发育。施工时可能揭示岩溶洞穴、管道或溶腔,易引发突水、突泥等灾害,施工安全风险高。进场后,项目提前组织策划,历时两个月完成了项目驻地、钢构件配送中心、拌和站等场地建设,是全线六个标段首个具备办公及主体工程施工条件的单位;针对关键性桥梁、涵洞用地积极对接政府,密切联系村组和村民,仅用时三个月,完成红线征地90%以上,全线各标段进展最快;全体参建人员团结协作,日夜赶工,隧道、桥梁、路基工程全面开工,项目进度在全线稳居第一;共获得业主奖励178万元,全线第一;同时获得业主2020年劳动竞赛考核第一名。
大新至凭祥高速公路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中“纵11线”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建设壮美广西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司贺巴高速公路项目全长2.84公里,主要结构为跨湘桂铁路和跨柳南高铁两座转体桥。据悉(80+80)米跨柳南高铁转体桥是中铁一局目前首个跨高铁转体,安全风险等级高,也是贺巴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
2020年3月份进场以来,项目管理人员积极协助勘察设计,主动和地方有关单位对接联系,于2020年9月初项目在仅有初步设计图的基础上开始施工。目前,关键控制性主墩桩基全部完成,桥梁下部结构已陆续完成了墩柱和盖梁施工,路基工程完成总量的60%。施工进度远超业主计划要求,赢得了建设单位的认可。根据业主合同施工工期为2022年12月31日,项目科学组织、合理规划,编排施工组织计划,预计2022年6月30日完成全部合同工程量,为中铁一局与广西建设单位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
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是广西公路控制网的主要动脉,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沿途经济,特别是对长寿之乡巴马的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通讯员 张特军 孙芹科 张西杰 惠亚亚 张常亮 本报记者 史飞龙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