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河山
河为歌
  ——记中铁一局三公司测量团队
  题记:从戈壁沙漠到雪域高原,从深水险滩到密林高山,测量人用自己的脚步踏遍施工的前沿,用手中的仪器定位工程的准星,用勇往直前诠释着“开路先锋”的精神内涵。如《祖国不会忘记》中所唱:“不需要记得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天地为证,山河为歌,它们诉说着测量人的走过的严寒,尝过的酷暑,见证了三脚架上的无悔青春。
   “工匠精神应该是精益求精,能做到99.99%,绝不做99.9%。”4月26日,在三公司召开的陕西省“中铁一局杯”工程测量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先进事迹分享座谈会上,测量负责人唐飞分享了在竞赛中制胜的关键。
此次竞赛中,中铁一局三公司再次斩获团体第一名,这也是三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中铁一局杯”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个人名次中,五名90后参赛选手分获个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名。喜讯传来,三公司上下一片欢腾,大家纷纷在朋友圈转发消息。
整合资源 强基固本聚合力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合力,集中优势力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4年,三公司针对项目测量人员配置不足、能力参差不齐等现状,从全公司选拔测量专业素质高,具有一定吃苦精神的测量人员组建成立精密测量队。
成立之初,精密测量队主要服务公司内部各项目控制网复测、隧道监控量测、深基坑监测、轨道施工精调、CPIII建网测量和复测等工作。
架子搭起来,用好是关键。为了确保每次任务都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成立后,精密测量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基础”。工程测量的质量关键在于观念,为此他们不断加深测量人员的职业观念,在进行专业学习时,使其养成严谨的测量作风与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测量观,明白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同时,加大对测量设备、人员培训的投入,通过委外培训、对标学习、专家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
规范管理,制度现行。为了改变以前蒙着头、凭着个人经验干的现状,使工程测量各个管理环节上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测量作业行为,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精密测量队先后建立了测量管理制度、测量双检制度、测绘档案管理制度、测量仪器管理制度、测量人员考核及奖罚等相关制度,在规范测量人员工作行为的同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此外,精密测量队对测量仪器的使用、维修、调配以及保管等环节进行制度化的强制约束,以制度规范行为,让测量仪器的使用尽量合理化,减少测量仪器因反复使用带来的维修和保护费用,降低了工程测量的成本。
夯实业务基础,是测量立于岗位的根本,不及时总结学习,只能被淘汰。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精密测量队团队成员时刻保持着危机感。精密测量队办公室主任雷富财说:“在空余时间中,我们如一个大家庭般聚集在一起,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问、或者难题,进行交流,大家都好不吝啬的指导,交流各自工作中的经验,共同提高。”
精密测量队自成立至今,承担了三公司所有铁路、公路、水利、市政项目的前期控制网复测工作,总里程达1300公里,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及部分海外项目,并积极承揽公司外部测绘任务,先后承揽了中铁北京局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三分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施工总承包项目部、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贵南高铁GNZQ-8标段项目部、中铁三局二公司九绵高速公路LJ10项目部等项目控制网复测工作,承揽了甘肃铁道综合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银吴客专工程轨道控制网(CPIII)复测工作,承揽了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9标三工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商合杭铁路站前6标项目部一分部施工轨道精调等工作。
曾经的一颗种子如今已慢慢长大,正朝着成林的方向奋发而上。
勇往直前 担当实干写青春
众所周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眼睛,是工程建设的排头兵,更是一份苦活、累活。
“测量是一项把体力和脑力都发挥到极致的工作,干测量有多辛苦,工程人有目共睹,过程中有多累,只有我们这些经历的人才知道。”唐飞说道。
搞测量,吃苦是难免的,搞前期控制网复测则是苦中之苦。在三公司大凭高速和连贺高速进行首次线路复测时,复测的控制点大都位于山林或田地里,且没有道路,只能靠着图纸和卫星导航定位查找点位,进行复测前点位排查,同时还要规划水准线路。由于点位多,地质环境复杂,在山林中没有路,测量队员就靠着双脚踏出了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每个队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挂了彩”。
“山上到处是带刺的野草,稍不注意手臂上就被划出一道道印记,一到晚上浑身上下又痛又痒,就像蚂蚁在身上咬一样。”测量队员朱国闯回忆道。
三公司若民项目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其中30多公里是纯沙漠地段,在复测过程中经常遇到风沙和高温爆晒的情况,车能进入的距离有限,每天测量队员都要靠两条腿在沙漠里往返十几公里,沙漠地表温度高达五十多度,一天下来每个人的脚上都起了水泡,每天反复起泡有的同事脚都无法走路。测量队员宁顺珍在沙漠中步行4个多小时到达点位,刚把仪器架好,就出现了头晕、呕吐等中暑症状,但他仍然坚持,等搬站时出现严重的意识模糊症状,当时手机又无信号,他靠着坚强的信念和GPS导航设备徒步联系到了同事,最后在同事救助下走了出来,送往卫生院进行治疗。
盘兴铁路项目,位于被称为“万峰林”的贵州兴义。在这里,每一个工点的踏勘都异常的艰难,隧道洞口常常位于半山腰,为了放样出洞门的准确位置,测量队员要穿过茂密的灌木林,脚踩岩石,手持砍刀。
“记得当时有一个隧道洞口,我们四个人分成两组,分头探索所谓‘上山的路’,最后花了3个小时才从山脚爬到了洞门位置,放出准确位置后,插上我们‘中铁一局’的旗帜。当时,看着高高飘扬的一局旗,自豪感不禁涌上心头。”精密测量队总工程师杨航激动地说。
都说山路难行,但在测量人眼中那悬崖峭壁、断谷河流仅为助乐,荒植野草、蛇虫鼠蚁只能为伴,一同将那血与汗、笑与苦,化作他们认真工作的愉悦谱章。
测量工作不仅仅是个累活,更是一项精细活。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测量误差精度仅为0.1毫米!面对困难,队员们开动脑筋,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比如,测量误差会因为很多因素的干扰而放大,为了防止风的影响,队员们便在全站仪的上下左右都打起伞防风为防止震动的影响,他们想到把脚架放低以降低重心使仪器更稳定;为防止灰尘的影响,他们随身携带小刷子和眼镜布清洁中心控制孔的灰尘,好工具加巧心思帮助他们干出了一项项漂亮的活儿。
在精密测量队的测量团队中,有6名80后,17名是90后,还有5名是00后,最小的才19岁,黝黑的皮肤成为他们青春岁月中最靓丽的底色。
传道受业 企业发展添后劲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2021年陕西省“中铁一局杯”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中,三公司参赛五位选手无一落空,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背后离不开近年来公司对工程测量的重视和测量人才的培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这句话来形容测量工作再合适不过。如铺设一条高铁线路,可能需要几十万块轨道板,这些轨道板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列车行驶才能保证安全平稳,否则便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安全隐患。
正是因为深知测量的重要性,近年来,三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提早谋篇布局。早在前年就开始着手强化技能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先后为精密测量队补充人员和仪器设备,并于去年揭牌成立了中铁一局三公司试验检测培训基地和测量培训中心,分别对试验检测人员和测量人员展开轮训。
此外,根据中铁一局对新入岗应届毕业生进行岗前脱产测量专项培训要求,由精密测量队负责对每年新员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测量专题培训。
为了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让新员工能最大限度的掌握测量知识,唐飞安排课程将时间的应用达到最大化。每天早上七点,所有新员工需在园内集合跑操,七点半早餐,八点开始实操训练,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午餐,中午休息2个小时,下午继续训练,晚饭后进行理论培训和疑难解答,对所有的测量知识,他手把手的教,测量的点位不准确,必须再次练习,直到测准为止,数据不会计算,唐飞会从头到尾去教给新员工,直到掌握为止。
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仅让新入职员工尽快完成了角色的转变,更好地适应项目生活,也增加了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储备,为后期在项目进行测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来,通过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测量专题培训以及项目测量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为精密测量队发掘培养了一批测量技能技术过硬的测量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了测量人才。
数据显示,两年间,精密测量队共培训新入职员工115名,完成公司测量技术人员培训50人,向公司各项目输送测量人才15名。
说起在测量比赛中如何取得佳绩,态度是关键。为了在各类测量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精密测量队每次都要组织一个月的封闭培训,提前编排课程计划,细化课程知识要求,以考试的方式进行答题练习,强化队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并通过随机分组比拼的形式提升竞赛实战能力。
只有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取得百分之百的精度。高强度负重训练,不断强化薄弱环节,提高测量精确度,使得每一次测量都能达到目标精度。
“竞赛只是展现公司形象和个人风采的一个平台,重要的是将竞赛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精神面貌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成绩只代表过去,百尺竿头,不进则退。未来我们要做的还很多。”面对取得的成绩,唐飞觉得他们测量团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特约通讯员 张特军 通讯员 张蓓 雷富财)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