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屡啃硬骨头”的技术尖兵
——记城轨公司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隧道项目总工程师王建
  “通了,通了,终于通了,太不容易了!”2021年1月10日10时许,大连地铁五号线火(车站站)~梭(鱼湾南站)区间海底隧道顺利贯通,在“海宏号”大盾构机前,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年轻人凝视着它,喃喃自语。
  他就是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大连地铁五号线04标项目总工程师王建。参加工作12年来,他在武汉、大连参与了多条高难度地铁建设,凭借过硬的技术管理为施工生产提供了坚强支撑,被誉为敢啃“硬骨头”的技术尖兵。
  攻坚克难勇当“探路者”
  2009年7月,25岁的王建从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城轨公司武汉地铁4号线6标见习,该项目为两站三区间工程,他从工业四路站现场技术员干起,开始了自己的地铁建设生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办公室整资料、工地现场值班,两点一线,他在单调枯燥的工地上追寻着成长的快乐。4年多时间里,他凭着过硬的理论根底和现场积累的扎实经验,从见习生一步步成长为项目技术骨干。
  2014年3月,王建被调到武汉地铁6号线10标过江隧道项目担任总工程师,这是中铁一局承建的第一个泥水盾构项目。面对新领域施工,王建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挑灯夜战加强学习,查阅大量泥水盾构资料、编制多项专项技术方案,为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厌其烦地讲解施工工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该项目琴台车站为地下四层车站,深达35米,为当时武汉最深地铁车站,车站位于武汉三镇交汇咽喉主干道,东西两侧为湖,南北两侧为桥梁匝道,施工场地狭小且场地内东西南北各高差3米,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车站距离汉江江堤330米,处于长江一级阶地高承压水软土地层,基坑开挖风险极大。他积极组织进行方案研究及优化,超前谋划,有效解决了现场实际问题,8个月顺利完成四层站开挖及结构施工,该车站的筹划及组织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
  他积极学习泥水盾构施工技术,并组织开展培训交流,与项目团队一起进行泥水盾构复杂环境下施工安全技术研究,啃下了江底泥岩地层掘进困难、江底修复盾尾刷、高水压洞内修复铰接等多个硬骨头;设计实施泥浆外排方案,采用干渣泥化泵送方式解决渣土及泥浆处理难题,为泥水盾构快速掘进提供保障。双线泥水盾构机穿越沿线特殊建构筑物,在武汉多年不遇的汛期、高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艰难掘进,于2016年10月1日实现双线安全精密贯通。
  这个“敢于探新路、勇啃硬骨头”的团队为中铁一局涉足泥水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王建也顺利完成了自己在泥水盾构施工领域的“首秀”。他撰写的《武汉泥水盾构过江施工技术研究》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12月,6号线一期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2017年2月,王建被调到大连地铁五号线04标海底隧道项目任总工程师。该项目为中铁一局首次进入大直径盾构领域,采用12.26米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跨海隧道施工,是中铁一局和中国中铁特级风险管控项目。工程具有“长、大、高、险”四大特点:大盾构在高强度硬岩地层中长距离掘进,其中要连续穿越2882米硬岩地层;下穿航道、码头等重要建构筑物及交通设施,安全风险大;海底隧道埋深大、水压高,最大水头压力高达0.5兆帕;特别是穿越1538米岩溶强烈发育区,勘探处理大小溶洞1000多个。
  直面空白的大盾构施工经验,王建夜不能寐,他去汕头、武汉、深圳等地调研学习大盾构施工工艺,形成了详实的技术资料,并多方汇报求教寻求技术支持,与团队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先后攻克海域岩溶探测及处理,大盾构海底穿越溶洞群、长距离硬岩地层、下穿军港铁路等重要建构筑物沉降控制等难关,掘进过程中不断优化参数、提高工效,安全平稳推进施工。
  2019年1月18日,“海宏号”大盾构顺利始发;2020年5月6日,“海宏号”顺利穿越三大溶洞群;2021年1月10日,经过参建员工722天顽强拼搏,火~梭大盾构区间完美收官。
  技术工作争做“先行者”
  “王总这个人干工作特别心细。他要求我们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他常对我们说既要严谨更要超前思考。”大连地铁五号线04标项目工程部副部长李占伟说。
  2017年7月份那会,王建基本上是天天加班,翻看研究地质资料,李占伟他们经常能看到他办公室的灯到晚上11点多还亮着,多少个夜晚,他在研究地层、关注掘进参数、思考应对措施,琢磨提升工效。
  大盾构掘进,技术先行。王建办公室墙上两米见方的一张盾构刀盘总图、一张海域段岩溶专勘剖面图、纵断面图上满是红色的标注。坐在办公室他在思考、来到监控室他在分析、走进主控室他在研讨,他像一个超强的“电脑”提前对地层进行充分研究、对刀具配置进行研判。他与团队不断研究刀具在岩溶地层的适应性,使大盾构掘进从90米每月逐渐提升到212米每月,创造了海底长距离硬岩地层月掘进国内最高纪录。
  精心进行施工工艺优化。王建有较强的成本意识,他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方案优化在提质增效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创新工艺工法,对海上岩溶处理、二衬内部结构施工进行优化,为项目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作出贡献,被中铁一局授予“开源节流标兵”。
  全力推进科研课题。依托项目组织参与了中国中铁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多功能泥水平衡盾构机的研制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完成专利8项,大盾构QC成果获2021年陕西省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培养出10余名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施工管理甘当“黑包公”
  “王总要求我们搞施工,必须严守规矩、守底线,面对不合规现象要敢于站出来制止。”主管现场施工的工程部副部长滕子阳说。
  一次隧道内对口子件两侧进行回填施工,混凝土已经开始往里面运送了,王建看见了说:“不行,底部还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再施工!”
  “有一次大盾构环流出现异常,王总第一时间赶到作业面,查看、分析掘进参数,与我们一起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发现盾构推进趋于缓慢,综合分析各项参数指出是刀具与岩石不匹配磨损严重,最终停机查换刀具后再掘进。”盾构司机王斌说。
  经过王建和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项目荣获2020年度中国中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安全标准工地等10余项殊荣,业主组织全线参建单位进行现场质量观摩,树立了中铁一局的品牌形象。
  在同事们的眼里,王建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人,是一个坚持真理、执着倔强的人。12年里、3个项目的磨砺,尤其是在复杂深基坑施工、泥水盾构及大盾构施工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使他成了大家佩服的“技术尖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4年来,王建获得了中铁一局“卓越工程师”等8项荣誉。因为热爱所以才敬业,只有敬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追求比深海更深,作风比硬岩更硬”是大连大盾构项目的团队精神,王建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更是这样做的。
  如今,王建又奔赴目前中国中铁范围内单体体量最大、最复杂深基坑工程——广州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开始了新的征程。
  (通讯员汤建军刘家琦)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