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15公分,右手3公分。”“好。”“靠近2公分,右手1公分。”……8月的甘肃庆城,碧空如洗。夕阳下,那启森一边盯着测量仪目镜,一边紧握对讲机说话,额头上不时沁出几滴汗珠。在他身后不远处,一座跨河而建的高架桥基本成型、傲然挺立,桥侧“中国中铁一局承建”8个红字清晰可见。
科班出身的江苏小伙那启森,已经在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基层项目从事工程测量六年。扛仪器、背工具,风里来、雨里走,一路披荆斩棘、披星戴月,在宝兰客专、银吴高铁等重点工程历练下,他逐渐成长为业务能手。
工程项目,测量是前提。三年前,那启森作为“先头部队”,调任庆城育才路项目测量主管。进场之初,由于其他测量人员尚未到位,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那启森便与2名技术员进行项目前期探测,仅用15天完成了指定任务,为项目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育才路项目,是庆城县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其中包含的全长647米的高架桥,墩身最高达44米,是甘肃庆阳地区最高也是市政环保公司史上最高的市政高架桥,大桥横跨西河河道,汛期时水流湍急,施工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
项目高墩施工采用的是复杂的翻模工艺,40多米的高墩,每2.25米翻一次,而每一模都要测量定位。了解到工艺对测量要求高、次数多,项目负责人龙田丰担忧地问:
“小那,此次测量,能拿得下来么?”
“能!”这位平时腼腆的南方小伙,一脸坚定地回答。
那启森带领测量团队穿梭在河道两侧,对桥梁墩身每天进行标高观测,三年来寒暑交替,即便被晒得蜕皮了,手冻得麻木了,他都从不说声苦喊声累。架梁时,他努力克服恐高心理,率先爬上十几层楼高的墩子,逐一测量29个墩子的墩身轴线、155片梁的梁面标高。期间,为了尽快完成测量任务,那启森每天要步行3万多步,进行野外测量作业,他自己被蚊虫叮咬、被树枝划伤成了常事,手上、脸上也是新伤叠旧伤。
在测量精度方面,那启森深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对数据要求格外严苛。“2018年10月,我进行桥桩基放线,由于第一次独立操作,存在1公分的偏差。想着就一丁点误差,应该没啥吧,结果师父说不行,陪着我重新测,直至误差消除到最小!”说起那启森的严谨细致,昔日的测量徒弟、工程部技术员高健深有感触。
通过全体参建人员的不懈努力,2020年10月,育才路高架桥全部T梁架设完成,实现了安全质量“零”事故的纪录。
除了育才路项目,那启森所带的测量队还同时兼顾河道整治项目的测量工作。2018年9月,同期动工的河道整治项目急需放线,那启森早上7点半一上班,便带着徒弟,扛起仪器跑到了现场。两个人戴着安全帽,沿着12公里长的河道,拿着镰刀在比人高的草丛中穿梭开路,最终经过近十个小时的连续测量,完成了当天的放线任务,而他们早已累得筋疲力尽。
“小伙子特别能吃苦、干活踏实,从我们项目领导班子到施工队,只要提到他测量,我们都放心,大伙都竖大拇指。”项目书记巩利说。
如今,河道整治项目已基本完工,育才路项目已完成合同额的65%。两个项目,不论是平时施工,还是高峰期大干,从来没有发生过因测量而耽误现场作业的情况。
采访期间,有个现象值得琢磨,当初与那启森一起从事测量工作的其他同志,几年来纷纷改了行,唯独他对测量工作情有独钟,一干就是6年。
“测量工作这么辛苦,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你就没有打算换个岗位吗?你的徒弟都成为工程部长了。”有人私下问那启森。
“其实刚到育才路项目时,还想着申请调至技术岗位,但看到项目测量人员紧缺,我又扛起GPS上了工地。人要有颗感恩的心。”那启森动情地回忆,他忘不了这些年项目同事的悉心照顾和组织培养。要参加技能大赛了,项目总工深夜来指导、倾囊相授,甚至模拟出题“陪练”;每次放线晚归,厨房阿姨都会给他们留好热饭热菜;有一次半夜感冒了,项目领导和同事送自己上医院,陪了一宿……
“当然,我是学测量专业出身的,也喜欢搞测量,每当看到工程按自己放的点位掘进,就有一种说不尽的成就和荣耀。”回想6年测量工作,虽然常年风吹雨淋,但是当扛起仪器的那一刻,他总是乐在其中。
6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新技术、工艺及新设备,不断总结摸索出了独到的导线测量、三角高程观测、桥梁控制测量等技术经验。在2019年在陕西省“中铁一局杯”测量比赛中荣获第十名、在2020年陕西省“中铁一局杯”测量比赛中荣获第五名。他个人也在2019年、2020年被中铁一局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被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授予“十大标兵”称号。
(本报记者薛亮通讯员王泽旭汪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