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3日
厦门公司:深推产学研融合向智造型企业转变
文章字数:1018
  本报福建厦门讯 近日,中铁一局厦门公司技术中心通过福建省“省级技术中心”首次年度审核,标志着该公司技术研发平台向省级高层次技术研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是中铁一局厦门公司继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后的又一项荣誉,实行一年一次评价、三年一次复审。近年来,公司选准创新创造课题,持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通过制定公司《高新技术研发工作指引(暂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维护考核办法》等制度,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课题小组”的研发结构,规范技术研发工作管理模式,加强过程管理、成果导向,努力提升研发水平。把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主业开发新技术(工艺)、新产品(装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浩吉铁路龙门黄河大桥全长268.5米,为国内重载铁路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的第一大跨,采用主、扣塔合一的构造形式,是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创新应用“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技术的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等,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采用的37束300兆帕高应力幅钢绞线拉索,为国内外设计疲劳应力幅最大的吊杆锚固系统,已超出国家现有的标准,在通过多次抗疲劳试验且试验合格后,成功应用于龙门黄河大桥的施工上。期间还取得了8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创新运用工艺工法不仅确保了施工进度,而且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在平潭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工程(一期)PPP项目施工中,公司自主设计了一种大断面综合管廊预制模具,将传统的立式预制创造性地改为卧式预制,最终实现整体拼装,开创了国内一箱三室整体式预制管廊拼装施工的先河,取得知识产权6项专利。
  据了解,公司已先后组织实施科研项目70多项,截至2020年12月,累计已获得国内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8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BIM大赛奖11项次。内容涉及隧道、桥梁、房屋建筑、景观改造、地铁站房、电力管线等专业领域。2021年已申报专利15项,获得专利授权11项。
  在开展技术研发工作的同时,公司还注重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探索,先后与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高校的研究水平与科研平台补充公司技术力量的不足,不断提升技术研发人员的科研水平,实现企业、院校、研究所的优势互补。
  (通讯员 王冬生 谢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