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4日
“我是一个兵”
——记铁建公司灞河隧道项目共产党员、常务副经理王建龙
文章字数:1458
  王建龙是一个退伍老兵,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工程建设施工一线已经奋战了20多年。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在参建一个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过程中,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他始终保持战士冲锋的姿态。因为,党员当先锋,他还是“一个兵”。
  纪律严明、雷厉风行,是他做事的风格,勇于担当,认真负责,是他做事的态度。在他眼里,项目就是他的战场,敢打必胜才称得上是“好兵”。
  修建灞河隧道,是他对灞河的第二次挑战。19年前的7月,他参加了陇海铁路灞河桥的抗洪抢险。作为突击队主力,他曾经3天3夜不下火线,与洪水搏斗,和时间赛跑,累得撑不住了就倒在河边草丛里小睡一会儿,全然不顾蜂拥的蚊虫叮咬。那次战斗,他们仅用了47天完成了拆旧建新任务,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陇海大动脉的畅通。
  这次再战灞河,也是历经多重考验。当去年初接到任务时,大年初二他就冒着疫情风险、顶着封闭管理的压力,赶到了仍是一片荒芜的施工现场,自己一个人单兵独将地进行项目前期的勘察策划。项目员工陆续抵达后,在既无作业队可用,又筹措物资困难的条件下,他带着大家建板房、平场地,清淤打桩做围堰,做到抗疫复工两不误,实现了灞河隧道工程的良好开局。
  作为项目常务副经理,他必须不折不扣落实执行项目管理思想、工程推进计划。为了保证5个大节点、42个小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他从来不做守在后方的“督战”员,总是钉在“前沿阵地”靠前指挥。不管晚上睡得多迟,每天早上,他都雷打不动6点起床,先去工地巡视一圈,然后才吃早餐。
  去年,他们收到业主单位两封表扬信,都赞扬他们是拼搏奋战的“铁军”。为了6·30节点,他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带着突击队大干,每天三餐都在工地上,从早到晚工作十几个小时。9·30节点前,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他只能晚上赶到医院陪护,等老人家一做完手术,他就又全身心扑在工地上,不分昼夜抢工期,才取得了提前2天实现9·30节点目标的可喜战果。
  保持“我是一个兵”的心态,坚持“党员当先锋”的本色,让他对抓好现场管理有更紧迫更严谨的要求。他认为,项目要想取得全胜,必须技术先导。为此,他经常组织项目技术人员深入优化施组方案,根据工程推进节奏,积极开展相关施工技术的业务培训,尤其重视做好现场上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技术先行严控安全和质量。去年底,由于防污治霾工作需要,现场一度被要求停工,工期压力进一步增大。他抓住这个空挡一方面加大团队人员的业务学习力度,要求每个人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另一方面根据节点时间要求重新组织技术人员倒排工期安排施工计划。一进入2021年,他放弃了所有的假,每天在工地上奔忙的时间更长了。
  他觉得,抓管理如同带兵一样,应该刚柔并济,奖罚分明。在组织施工过程中,他实行“以小保大、连点成面,横向到边”的方式划分作业区间,确保统一管理,形成合力。“丑话说在前面”是他的口头禅,制定奖惩措施是他的一个手段,激发每个管理人员、各个作业队“只为成功找方法,不给失败找借口”的工作热情,是最令他欣慰的局面。
  当兵的人,最懂得“爱兵如子”的战斗力。所以,他特别关心一线施工人员的冷暖健康,还经常自掏腰包买面包、牛奶、火腿肠放在工程人员办公室里,给加班夜战的弟兄们当夜宵。去年新来的几个大学生,更被他当成“宝贝”,精心安排他们轮岗锻炼,带领他们在实战中学习进步,亲自审查他们定期撰写的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及时表扬亮点、发现不足,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担当重任。
  如今,工程已经开通,他相信,只要他们每个党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只要他们的团队团结一心、顽强奋战,胜利必将属于他们,“铁军”必将再扬威名!
  (通讯员辛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