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9日
“钢轨神探”三九天护航平安路
——新运公司赤峰铁路公司钢轨探伤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1422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1月14日,三九天里的内蒙古大草原深处,一群来自新运公司赤峰铁路公司的钢轨探伤工们头戴厚棉帽、脚穿大头鞋,正手推着钢轨探伤仪在锦赤铁路上进行探伤作业,他们紧盯显示屏缓慢行进,不放过任何一处钢轨“病害”。
  受极端低温影响,铁路钢轨内部拉力增大、韧性降低,重载列车碾压容易造成线路上钢轨、配件伤损甚至折断。在这个时期,做好钢轨探伤工作是及时掌握线路设备状态、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探伤工们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慢走细探”是对探伤工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求,虽然他们每天都要推着40多公斤重的探伤仪徒步检查钢轨十几公里,但这个过程中无论气候多么恶劣,都不能随便“超速”,久而久之,每名探伤工都练出了非凡的脚力。他们的作业地点大都是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或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里,每日7个小时的野外作业时间早就成了他们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
  今年23岁的武迪是探伤作业组最年轻的员工,在作业现场他一边推着探伤仪一边观察着显示器上的波形,仔细辨别着仪器上发出的提示音。行至曲线区段,武迪会拿出随身携带的钢轨磨耗检测仪测量钢轨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测量过程中不能戴手套,因为戴手套会影响仪器测量的准确度,所以只能徒手进行作业,寒冷的天气里,手经常冻得开裂。在重点区段他还会用检查锤手工再复查确认一遍,根据检查锤回弹的次数、回弹的高度以及敲击产生的声音判断道岔钢轨有无伤损。一天下来,他要反复弯腰、跪在轨枕上20多次,探测钢轨中毫米级的安全隐患,可他从无怨言。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他的身上有青年员工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干劲。
  “嘟……哒哒……”上午11时,当检测到锦赤铁路下行278公里右股钢轨处,探伤工潘洪武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了一处疑似裂纹引起的异常波形。他调整探头位置,将探伤仪倒回去再做一次仔细的复查,为了排除杂波的干扰,顾不上会不会弄脏衣服,他趴到钢轨旁边用手抹去多余的耦合剂。经过20多分钟仔细辨别后,最后判定该处钢轨为“轻伤”。他在钢轨上做好伤损标记后,将检测结果根据损伤程度进行记录,然后将意见反馈给整修部门,整修部门根据伤损情况及时进行整修和盯控,从而确保线路运行安全。他说:“探伤作业中最怕伤损钢轨不能及时发现,所以一颗心总是悬着放不下。”是的,钢轨探伤工作是一个操心活,也是一个良心活,要一点不差地落实作业标准靠的是一颗责任心。
  共产党员袁俊斌是探伤作业组的主心骨,“零漏检、零违章、零事故”是他和同事们的庄严承诺。上午12时,探伤作业组行进到英金河特大桥,他提醒当日执机人员,提高注意力,因为桥梁属于探伤重点地段,特别是桥梁和曲线重合处更是钢轨病害的多发地带,锦赤铁路上这种情况有很多,为了练就准确甄别伤损隐患的真功夫,他每天抽出时间钻研探伤业务,总结隐患伤损规律,将各种伤损波形熟记于心。进入冬季,他根据钢轨防断重点地段,明确了探伤周期和探伤回放标准。并要求探伤作业组严格遵循“接头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道岔正反探”的作业要领,注重抓好探伤数据回放分析关卡,确保不漏探误诊。同时先后制定了《探伤作业一日标准化程序》和《探伤风险防控流程图》,在他的帮助下班组里先后又有4名员工取得了二级探伤证书。他把行走看作是一种力量,在他看来,轨道安全直接与火车运行安全挂钩,一丝一毫不容忽视。
  进入冬季以来,新运公司赤峰铁路公司探伤作业组对管内291.368公里线路,154组道岔、26条小半径曲线进行全面探伤,排查了设备隐患,消除了季节性安全风险。(通讯员谢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