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为落实‘双超’治理试验措施,让你们返工的费用,我来承担。”中铁一局五公司滇中引水大理6标项目部副总工兼工程部长李涛向板凳山1号支洞上游施工的劳务工人们笑着说。
李涛的“硬气”源于项目部对“双超”治理工作的“底气”。
“双超”治理是效益提升三年行动和强基增效专项行动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贯彻节约发展、提质增效的具体工作。
滇中引水工程地质条件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属最复杂,被称为活的“地质博物馆”,地下水影响难处理、穿越破碎断层多、软岩大变形突出、有毒有害气体多,隧洞施工难度难以想象,在这样复杂地质条件下要开展“双超”治理更是难上加难,但滇中引水大理6标项目部敢于面对,先行先试。
做强水利隧洞施工品牌。项目部在中铁一局和五公司两级领导的帮扶下思想破冰,行动突围推动三个变化,克服重重困难,试点半年以来,“双超”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被中铁开投评为“隧道超挖超耗专项整治先进单位”,隧洞超挖超耗治理经验更是在中铁一局范围内推广。思想破冰,“不想干”转变为“想干好”
为什么“双超”是困扰隧道施工的“老大难”问题?
“双超”治理开展最大的阻力是各层级思想上将钻爆法施工超挖超耗视为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采取措施控制不但增加了作业难度和时间,而治理成效却微忽其微。一线作业工人为了避免欠挖,减少麻烦,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宁超勿欠”的思想观念,从而对超挖超耗控制措施抵触情绪严重。
打破思维惯性,开展思想“破冰”行动,中铁一局及五公司相关部门进驻项目部现场深度调研,从合同管理、项目利润分配等多方面研究,系统思考,合理界定项目部、技术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劳务分包方责任界面,系统分析,融合专业壁垒,帮扶项目部制定超挖超耗管控措施,形成《现场施工组织硬十条》《隧洞施工进度达标考核办法》《超挖超耗治理工序管理十条规定》《超挖超耗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厘清管理思路,牢固树立“正工法、顺工序、配资源、清断面、勤测量、控爆破、短进尺、快循环、严考核”的治理核心思想。
项目部迅速召开动员会对“双超”治理各项制度进行宣贯,要求各工区长、作业队长、技术主管、协作队伍负责人、班组长等各级管理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打破思想坚冰,切实增强“双超”治理的紧迫感。以制度管理、流程管事,扭转项目管理人员“怕困难、怕麻烦”心态,使劳务班组在试点实施阶段实实在在增加收入,扭转超挖超耗管控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彻底的现象。
“周边眼只要达到质量要求,每孔会有5元的奖励,但只要严格按照标准干活,每天的烟钱是有了”,打钻师傅满足地说。试点期间,项目部只奖不罚,通过激励手段使得作业工人从经济上得到实惠,对治理措施落实也从消极执行转变为主动作为,尤其是有经验的开挖工人在激励下积极主动献言献策,带动新进作业人员技能水平,上下齐心协力将一切治理措施真正落到掌子面。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