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7日
再回青藏 再续传奇
——中铁一局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路基挖除换填施工纪实
文章字数:4029
5℃低温的作业环境、晚18点到早8点近14小时的作业时间、连续21个370分钟的Ⅰ级封锁天窗……这是连日来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以下简称西格提质工程)路基换填施工,中铁一局1200余名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
西格提质工程是中铁一局新运公司以轨道为基础“多元化”发展的大体量项目,干好青藏铁路西格提质工程,既是中铁一局在青藏铁路市场轨道品牌的又一次展示,又是“轨道专业+”施工组织方式和施工工艺流程博得外界认可的重要途径。
该工程6月21日接到中标通知书,7月1日进行路基换填连续封锁点施工,所有人员、设备必须跑步进场,必须在10天内完成1000余名作业人员、300余台套机械进场,每个作业面每天必须保证5000余方路基填料及道砟进场,人员、机械、路料进场时间非常紧张。
“西格提质工程路基换填是国铁集团路基换填施工工程量最大,Ⅰ级施工封锁持续时间最长的施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站改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龚怀明向笔者介绍。
“干不干的好?能不能干下来?”由一支专业轨道施工队伍在封锁点内进行如此大体量路基土方施工,中铁一局西格提质工程项目施工面临着建设单位、兄弟单位的各种质疑。
16年前,中铁一局完成青藏铁路格拉段铺轨工程,随即转战西格段应急工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工期中,全体员工攻坚克难,于2006年5月30日全面实现双线达标开通。把一个个“不可能”“太艰难”的施工难题变成了可能,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我们就是要以轨道为基础,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公司的‘轨道专业+’发展起来,走出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为我们以后走‘专业+’这条发展之路奠定基础。”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总经理田维平多次对“专业+”发展提出要求。
传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勇担“专业+”发展重任。7月1日保证人员、材料、机械进场,迅速形成施工能力。在青藏铁路打出气势,亮出品牌。项目部树立了“一定要干好、一定能干好、一定干得好”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决战西格提质工程的战役就此打响。
精兵精进奏强音
6月21日,人员进场、培训,材料进场及征地拆迁,施工方案的提报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从公司领导到作业队员工,在业主指挥部、在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材料供应场所、在施工现场……所有的人员都围绕着目标满负荷运转起来。
6月27日,80余名施工现场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在西宁完成营业线施工培训,奔赴刚察县城施工驻点。
6月29日,项目部协助各施工队做好机械进场,提供运输保障,通过各方面联系确保300余台套装载机、挖机、压路机到达施工现场。
6月30日,1000余名作业人员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刚察县施工地点,下午14时,各作业面路基换填演练的路料准备完毕。
如果说人员、设备、材料进场考验的是项目部各项组织能力,那么接下来连续21个Ⅰ级封锁点路基换填施工才是一场真正的“硬仗”。
项目总工程师王树生介绍,路基换填总计5380米,按照25米一个作业面计算,214个作业面要在21个Ⅰ级施工中完成。每个作业面每天需提前准备换填路料500方,需要配备装载机3台、挖机2台、压路机2台、作业人员150名,作业面轨排打开滑移后,按照路基施工工艺将新料填进后再进行碾压成型后,将轨道滑移到位后开通线路,整个施工必须在370分钟内完成。
“施工过程中时间紧、材料进场困难、现场物资堆放场地狭小、机械使用数量多、各专业配合协调难度大,队伍进场就是封锁点施工,根本没有时间磨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黄克军倍感压力。
怎么办?为了中铁一局荣誉而战。新运公司副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王智军常驻现场,协助项目部调配资源、制定措施、协调推进,会同公司工作组成员白天负责方案编制、设备配置,晚上全程盯控封锁施工,解决了施工中紧迫、艰巨的难题。所属铺架二公司8名领导班子齐聚现场,带领各作业队、物资、机械兵分几路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7月1日,路基换填演练施工在青海湖畔拉开帷幕,通过总结演练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项目部快速修订优化了路基施工方案,快速补充了机械路料,快速对管理人员和劳务队进行了交底。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团队。7月2日深夜,1000余名作业人员汇聚青海湖畔,首次Ⅰ级封锁路基换填施工顺利开启,在每一个作业面,铿锵有力的号子声与昔日征战西格的集结号遥相呼应,各工序配合有序衔接,经过370分钟的奋力鏖战,线路顺利开通。从“人员、机械、材料”按时进场到“首次Ⅰ级施工的顺利完成”,项目部用10天的时间迅速扭转了饱受质疑的被动局面。
但是,接下来的路料进场却让项目部吃尽了苦头,在征地拆迁、连续下雨造成的路面松软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每天要保证500方的材料进场很难实现。一场大雨持续不停,王智军给项目副经理张红亮打电话:“战天斗地,我们没有退路,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材料进场。”张红亮坚定地回答“请领导放心,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一米一米地推也要把路料运到现场。”
信心再坚定,但每天路料运不到现场,运料车陷进软泥当中,各方面的困难蜂拥而来。笔者从每天穿梭于施工现场的疲惫身影当中,看到了公司领导、项目领导、物资人员焦急的面孔、干裂的唇角、期待的眼神。项目部也为此成立了专业的修路综合队为路料运输保驾护航,通过对路基松软地段用钢板铺垫等举措,确保着路料的正常供应。
老将再战薪火传
西格铁路中标后,曾参与青藏铁路格拉段、西格段施工的项目生产副经理赵珍明主动请战,再一次走进青藏高原。在这里,他完成了从工班长到作业队长的蜕变,这里有着他奋斗的足迹,在这里奋战的每个日夜,让他磨砺出坚硬的翅膀,带给他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做好施工生产的同时,他主要负责协调路料进场的工作。赵珍明告诉笔者,每天接电话最多的就是路料被陷后的各种救援,特别是快到封锁点接到路料车被陷的电话,感觉心里都快“着火了”,这个活太难干了。
7月5日,随着作业队对各工序的不断熟练,路基换填作业面增加至11个。为了满足路基换填施工需要,项目部成立了11个作业队,盯控督导每个作业面的施工。
黄永健是轨道三队的队长,这位曾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老队长再有一个月就要退养了,在施工现场,他来回穿梭于施工现场,不停地指挥机械、指导作业人员。
笔者看到,当晚在他的作业面共有挖机2台、装载机3台、压路机机2台,给他配备了1名年轻的副队长和2名技术人员,他和副队长2个人协调指挥着7台机械、150名作业人员施工。在晚上视线不好,机械来回运料、人员密集施工,头顶上又是接触网线的施工环境中,这位老队长忙而不乱,提前40分钟开通了线路。
回忆当年参加西格铁路建设的历程,项目副经理李江感叹不已“我当时为了开通线路,在工地盯着劳务队干活,在汽车上睡了一个星期,硬是逼着劳务队按照工期节点完成了施工任务,那个时候,领导经常这样给员工鼓劲‘西格我们都干完了,以后我们干什么项目都不怕’”。
7月10日,他所负责的两个工作面在封锁点推迟40分钟的情况下,提前20分钟开通线路。
传承青藏铁路精神,这些老将用身体力行传承着前辈的意志,同时将自己奋斗的实战经验传递给现场的年轻人。
7月12日22时,一场大雨“如约而至”,轨道5队队长梁世英正在他的作业面指挥着施工,在下雨的时候他接到了封锁命令,急忙组织机械人员施工,到雨停的时候感觉裤腿里有水流出来,才发现自己没有穿雨衣。梁世英告诉笔者,当天早上7点下班,10点组织机械转场,下午3点看现场,7点再上工地,24小时只休息了3小时。
笔者问道:“那不累么?”
他说:“我只是身体上累,大不了就是瘦上几斤,负责现场的领导们才是真的累,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煎熬。”
“哈尔盖车站站线的缩短轨,大部分是我锯的。”7月13日,在哈尔盖至刚察区间路基换填施工过程中,作业队长李沛自豪地说道。
追寻自己奋斗过的足迹,项目部有大部分人员在不同时期参与了青藏铁路格拉段、西格段施工,他们在工作之余,给自己身边的年轻人讲述奋战雪域高原、抢工西格铁路的故事。这种潜移默化的讲述,就是对筑路精神的最好传承。
“专业+”再添新羽翼
笔者了解到,第一天的路基换填演练施工,每一个工序要多长时间,机械该怎么组织效率高,怎么样保证路基的压实度,现场每一个作业队长都没有底气,通过两天时间的实战历练,不管是作业人员还是机械操作,明显感觉到业务熟练了很多、现场的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了。
“其实路基施工和轨道施工差不多,就是熟练掌握各工序的衔接,做好每一个工序的组织。”曾在阿拉山口组织路基施工的项目安全总监程军玉讲道。
“开始时,我们对路基施工的工艺没有吃透,在各工序组织过程中总是窝工,总是以‘不是专业的’心理给自己耽误时间找借口,通过这几天在施工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施工进度明显提高了许多。”项目副经理李卫兵告诉笔者。
7月13日,路基换填作业面增加至14个。
7月16日至18日,连续3天的降雨,路面极度松软湿滑,项目部想方设法保证路料进场,按计划完成当日施工任务。
7月20日,5℃的雨夜,全体员工雨夜鏖战5小时,按点完成了当日的施工任务。
7月21日,开工“满月”,Ⅰ级施工取得阶段胜利。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总经理王创路,副总经理孙永宁、刘有乾以及各部室有关负责同志一同慰问中铁一局青藏铁路西格提质工程项目部员工。郭吉安对项目部参建员工挑战高原、不辞辛苦,顺利完成第一阶段Ⅰ级施工给予高度肯定。
7月23日5时50分,西格提质工程路基换填施工最后一个Ⅰ级施工顺利完成。
至此,连续21天的Ⅰ级施工圆满收官,在历时8880分钟的封锁点内,项目部克服困难、不辱使命,完成路基挖方85995方、近10万方的路料进场,安全高效地完成了5.38公里路基换填、轨道滑移、铺砟整道工作。守住了安全质量红线,保住了安全开通底线,打赢了西格提质工程Ⅰ级施工关键一役!业主、监理、兄弟单位均称这支队伍是一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代表了中铁一局超强的组织能力和高效的施工水平。
从轨道施工的专业选手,到新领域施工的全能选手,在青藏铁路大平台21天的历练中,这支专业轨道队伍练就了新技能,增添了“专业+”的新羽翼,定能在未来新领域发展的征程中担当重任,大展身手,贡献力量。 (通讯员 雷昊 解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