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2日
川西高原筑“天路”挑战极限谋创效
——中铁一局九绵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1062
  “那天的雨特别大!山体滑坡的落石,突然砸穿了副驾驶的车门,安全气囊瞬间弹出……当时真的很幸运,还好只是伤到了胳膊,若再高一米砸到车门玻璃,恐怕我就要‘牺牲’了……”
  汽车行驶在绵阳至九寨沟蜿蜒的山间公路,一路美景应接不暇,但偶尔可见被泥石流冲毁的村庄和滑落的巨石。触景生情,李关次回忆起了上次难忘的经历。作为中铁一局九绵高速公路LJ8标的项目负责人,这条路,他已经走过了7年。
  九绵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公里,起于九寨沟县郭元乡青龙桥附近,经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止于绵阳市游仙区张家坪。建成通车后,将结束九寨沟、平武、北川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绵阳至九寨沟的车程也将由7小时缩短至3小时,对进一步强化川西北经济区、成绵互通互融和沿线区域旅游产业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中铁一局四公司主要承担了九绵高速7.3公里的施工任务,其中包含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白马隧道和浦南村大桥。
  7年坚守,挑战极难风险隧道
  白马隧道全长13公里,是目前四川省在建的最长公路隧道,中铁一局九绵高速LJ8标项目负责隧道进口左右线各7公里的施工任务。“隧道开工建设时,预计工期4年半。”项目书记杨军说。后来因极差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施工环境,工期一度调整为7年。
  白马隧道地处川西北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这条隧道要穿越6条断裂带,Ⅴ级围岩占比高达95%,综合了高海拔、低瓦斯、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等不良地质,加之建设过程中,地震、泥石流、特大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我们要和各种艰难和险情打交道。”李关次说。虽然只有7公里,却是四川省施工难度最大的公路隧道。
  2016年6月,隧道正式开工。坍塌是制约工期的首个“拦路虎”。
  “这里的塌方非常频繁,开工以来大小坍方发生了几十次,每次处理都平均需要半个月。”特别是2018年的大面积坍塌给李关次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8年下半年,白马隧道刚刚掘进到1000米左右,还没来得及进行支护施工,项目超前地质探测雷达便发出预警,松软的围岩再次发生坍塌......
  “当时坍塌高达30多米,且在坍塌空洞内检测到了瓦斯气体。”李关次当即组织人员通过打孔紧急对坍塌处进行了通风处理,并着手制定坍塌加固方案。经过与设计、建设单位的多次论证,确定了以自进式长锚杆和注浆处理的新奥法施工工艺,顺利解决了隧道坍塌后的加固问题。“处理这次坍塌,足足用了8个月。”李关次说。
  期间,针对白马隧道特殊的地质情况,建设单位邀请设计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隧道内有害气体进行分析检测,确定了隧道施工按低瓦斯风险等级设防。
  “虽然浓度不太高,但隧道是独头掘进,通风条件差。”李关次不敢怠慢。(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