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2日
生命,因高原被重新赋予意义
文章字数:2255
  有这么一群人,无视高海拔缺氧,无畏刺骨寒风的凌冽,他们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将“让天堑高原变通途”的铮铮誓言响彻在群山之巅。他们就是中铁一局高原铁路11标二分部的新时代铁路建设者。
  自2021年11月进场至今,他们克服了高海拔缺氧、环境恶劣、高寒低温天气、交通运输不畅、没有通讯网络等困难,在人迹罕至、海拔4430米的地方创造了传奇,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把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他们的生命也被高原铁路重新赋予了意义。抢险
  2022年5月24日下午15时,2号斜井掌子面发生突泥涌水,不断有大量的渗水从隧道上方涌出,水势越来越大,已蔓延至掌子面十几米以外了,严重影响到作业人员的安全,险情就是命令,二分部党员突击队迎难而上,率先冲入险情现场。项目负责人于少柏、党支部书记陈元普也同步赶到抢险现场,针对突发涌水现场分析情况,集思广益,制定方案措施,落实责任到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套抢险方案很快落地,先是掌子面用洞渣反压回填挂网喷浆封闭,通过深挖洞内积水坑,集中力量排水,其次用中管棚超强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再进行超前地质探孔,对洞外地形地貌进行观测。
  因为斜井是反坡,根据突发涌水的现场情况分析,立即抽排水是抢险的重中之重。在紧急通知设备部安排相关人员赶赴现场的同时,安排投入大功率水泵4套,6名突击队员和现场作业人员一起扛沙袋、堵漏洞,挖水坑、搬水泵、接水管,将个人的安危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排水抢险工作,经过3个小时的持续战斗,隧道突泥涌水得到正常排放,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抢工
  二分部始终秉承“开工即大干,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工作思路。面对分部生产进度滞后的严峻形势,经理、书记各自分工包保施工工点,带头扛起责任。每晚召开生产碰头会、交流会,梳理现场存在的问题,查找工序衔接过程中时间延误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按照高原公司业主要求现场配置“一点四员”,确保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
  今年4月,业主要求5号拌和站5月初必须完成并实现全面验收,投入使用。设备部长李洋主责,为保证兑现节点时间,他倒排工期,将基建工程、设备安装、电路布设等工序完成目标落到每天,将节点图挂到办公室,一日三餐几乎都在现场凑合解决,每天工作时间均在18个小时左右,那段时间,他一下瘦了30余斤!他调侃的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减肥的好方法”!前期施工便道路况差,常有送设备和材料的车被陷,导致设备和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无论什么时间他都带着装载机去救援。遇到2、3#斜井同时进行管棚施工,为保证施工循环,他与操作人员经常连续加班;为了处理好斜井洞内排水,落实清污分流,他认真编制设计排水方案,按照规范标准实施,保证了隧道内排水要求,几个月下来,李杨瘦了40余斤。
  总工王建鹏每天奔波于设计院、业主、指挥部、分部之间,忙的脚打后脑勺。书记陈元普白天忙于征拆工作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回到项目就一头扎进工地现场,查看隧道岩层变化和工序衔接等情况,查找问题,和现场管理人员交流讨论解决方案,由于工地网络经常性断网,影响隧道爆破作业,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此,他联系了当地所有的通讯单位,为项目购置了卫星接收器,解决了断网期间无法爆破问题和对外无法沟通问题。育人
  28岁的久米是今年实习生,藏族人,来公司报到培训的时候,得知公司高原有项目,他主动请缨来了。有人问他,明知高原铁路条件艰苦为何还要主动报名,他微微一笑道:“我是藏区的孩子,从小就在生长在高原,熟悉高原环境,习惯高原生活,高原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他能够促进我们藏区民族团结,发展西藏社会经济,我作为高原高原的一份子,能够加入这支带动西藏发展的队伍,能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是我的荣幸啊。”他的话表达了所有参建员工的心愿,到达项目后,1.8米身高的久米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他学的是财会专业,对工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他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师傅的带领下很快进入了角色,他就像海绵一样学习财会专业知识以及铁路工程相关知识,不断地充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久米的主动请缨来高原就是一种伟大、一种意志的拼搏、一种勇敢的释放、一种精神的展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青春的诺言。春节
  当你烤着暖气与亲人们闲聊家常的时候,当你围着餐桌和家人举杯共庆新年之时,还有人依然坚守在川西高原。
  茫茫白雪,寒风呼啸,气温已是零下25度左右,枝头的几片枯叶摇摇欲坠,让整个项目部显得更加荒凉。因为驻地临建还没有完成,没有大电,没有网络,没有鞭炮齐鸣的热闹,没有觥筹交错的欢笑,更没有与家人促膝而谈的温馨,只有发电机轰鸣声的陪伴。他们不是不想家,不是不想围在炉边与家人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只是比起小家的温馨,他们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为了高原铁路,为了国家的建设,任凭狂风肆虐、任凭高原缺氧、任凭冰天雪地也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大部分人员主动留了下来,外面的热闹、浓重的“年味”似乎和他们“绝缘”了。
  除夕的夜晚,于少柏双手捧着热腾腾饺子,禁不住潸然泪下,第一次在高原过年,虽然控制不住想家,还是被这一碗饺子感动了,哽咽地说:“这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简简单单的话语,道出了心声,放下碗筷,轻轻地拭去眼角的泪水,他们又在一起研究图纸,讨论临建方案……
  朝阳初升,霞光万道,云淡天高,站在高原放眼远眺,一幅幅热火朝天劳动的画面,一个个专注专研的片段如同电影在眼前演绎,这边是辉煌的历史,那边则是更加灿烂的未来,激荡着心灵的感动---高原,因你们而美丽!
  (通讯员侯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