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1日
筑隧先锋传捷报
—— 写在湖南在建第一长隧芷铜高速椿木山隧道贯通之际
文章字数:3868
    芷铜项目椿木山隧道出口。

    湖南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现场观摩会在椿木山隧道出口举行。

    芷铜项目椿木山隧道贯通现场。

    芷铜项目椿木山隧道航拍。

    芷铜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

    观摩止水带焊接效果。

    芷铜项目安全月宣誓。

    芷铜项目驻地航拍。

  11月25日,随着最后一声炮响,伴随着巨大的机械轰鸣声和建设者的热烈欢呼声,由五公司芷铜高速3标项目部承建的湖南省在建第一长隧芷铜高速椿木山隧道实现顺利贯通。
  至此,在湘西大地,武陵山麓,连接湘、黔两省的富民路—芷铜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在望。筚路蓝缕,开山凿隧,享誉业界的“筑隧先锋”,中铁一局建设者们迎酷暑、战严寒,在芷江、麻阳两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已鏖战了830多个日夜,在这场艰苦而漫长的攻坚战中,充分彰显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开路先锋精神。
  芷铜高速公路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南省连接贵州省的一条重要运输通道,全长33.480公里,桥隧比例高达62%,该路途经多个贫困村,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大动脉。而五公司芷铜高速项目椿木山隧道,则是这条开放路、幸福路、民生路实现价值的咽喉通道。以前,从怀化到铜仁需要2至3个小时,但椿木山隧道贯通后,只需要1个小时。然而这1个小时,却有着极其重要的的意义。
  五个“第一”彰显一局速度
  2020年2月项目刚进场,当时全线5家施工单位齐聚一线,围绕芷铜高速公路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竞争比拼,五公司芷铜高速项目部拔得头筹、屡创新高。
  “速度、标准、效率、形象,各项管理指标要全面推进,我们就是要干最难的、交最好的,争当全线第一的目标毫不动摇”,项目部刚进场,时任项目经理的魏世恭就向全员发号了军令,全体员工人人抖擞精神,顿时吹响了进军号角。
  在施工前期,项目部针对工程的复杂环境和特长隧道的特性,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快速完成测量导线复测加密、总体工期安排、施工图纸审核、工程量的初步复核、实施性施组编写评审、征用部分临时用地等工作,并梳理工程关键节点、生态敏感区,对大临设施进行全面布局,对施工组织管理全盘策划,全力解决项目“堵点”。
  通过科学管理与组织,项目部实现了在全线范围内率先完成项目驻地临建任务、通过试验室报备审批、完成拌合站标定预验收、完成临时大电的接通任务、达成主体工程全面开工验收条件的“五个第一”,不仅展现了一局速度,也为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不良地质的较量
  椿木山隧道堪称芷铜项目全线的“咽喉”工程,是全线地质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曾多次发生地质构造变动,夹层破碎带、坍塌、突泥涌水、高地应力、高地热等不良地质屡见不鲜,同时面临围岩软弱变形、特长隧道通风、反坡排水等诸多难题。
  “开工以来,由于隧道岩层遇水软化,突水突泥情况时常发生,大小涌水不计其数,而出口处又是高地温地段,隧道内涌水时最高峰单日涌水量能达到2.4立方米。”项目部副经理陈奇感慨道,“雨衣、雨靴、安全帽成了参建员工的日常装束,工人们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突如其来的涌水、泥浆中频频作战,已是家常便饭,辛苦程度难以想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挑战。”
  现任项目负责人杜红亮掐着指头描述着一次次危急时刻:2021年4月5日,椿木山隧道出口开挖中再次遭遇涌水,高压水从掌子面岩缝喷涌而出,喷涌成了一道道2米多长的水柱,水流沿着台阶哗哗而下,作业面成了名副其实的“水帘洞”,横洞瞬间变成河流。建设者只能在“水中跋涉”,未知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针对突发状况,项目部果断采取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在下导坑设置集水坑,采用污水泵通过排水管道,引入泵站泵坑,再引入中心排水沟排出洞外,并在洞口设置三级沉淀池减小洞内污水对既有水体的损害。
  “当隧道掘进到3500米后,洞口风机送风的推力随着长度的延伸而发生衰减,导致掌子面的灰尘、湿气、颗粒悬浮物增加,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杜红亮说到。
  为有效解决特长隧道中独头掘进3.5千米以上的通风技术难题,项目部组织技术小组针对特长隧道通风、排烟课题进行攻关研究,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取证,对风压、风量进行计算优化比对,最终确定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安装SDF系列隧道专用变频200千瓦通风机,配套直径1.8米的风袋接入掌子面,极大地改善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施工。
  “全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有秘诀
  2021年6月,芷铜高速公路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
  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项目部多措并举,为建设全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建设伊始,项目部就建立健全了逐级控制、专人负责、分层把关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包含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方针及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清单、体系文件管理七大板块的《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不断总结安全管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活动开展情况,对照各类安全检查清单,积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修订完善《项目安全责任清单》,形成了完整的质量安全内控制度体系。这不仅捋顺了管理关系,提升了管控水平,还为项目部隧道贯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针对隧道施工作业过程的高危险性、专业性,项目部多次组织作业队认真学习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隧道防坍塌、突水突泥应急演练”“火工品库防火应急演练”等应急演练,并辅以技能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确保项目建设安全稳定。同时,将从演习中发现不足,持续改善,努力提高项目职员工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杜绝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提高了作业人员的综合施工能力和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并对空压机、模板台车实行定期养护、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机械安全隐患,确保隧道整个施工过程安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设置隧道电子门闸、视频监控、人员识别定位、AI智能分析系统、洞内外通讯和安全逃生等隧道“五大系统”。通过在隧道施工关键区域安装摄像机,实现在门禁监控值班室内实时观察洞内外作业情况。LED显示屏实时显示进出洞施工人员信息,人员识别定位系统对洞内人员分布情况做到实时掌握。隧道内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布设逃生管道系统,且配备紧急救援包。同时,结合湖南省交通厅质安局全面推进“一会三卡”制度,项目部迅速反应,编制“一会三卡”实施方案,建立“一会三卡”管理体系,积极开设安全积分超市,开展班前安全讲话活动,并制作卡片对一线人员进行宣贯学习,帮助作业人员掌握工作要求、风险情况及应急处置措施,构建以一线施工人员应知应会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让工人真正了解安全知识,为项目安全平稳建设保驾护航。
  “标准化建设亮点工程”靠创新
  项目管段椿木山隧道是芷铜公司(业主)树立的全线品质工程创建和标准化建设标杆。2022年7月25日,湖南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现场观摩会在椿木山隧道出口举行,项目部全工序配套机械化施工展示、标准化的施工现场,安全的作业空间,还有一项项“四新”技术创建成果的应用,让观摩者无不为之震撼、深受启发,得到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同行的高度肯定,科技创新成果在椿木山隧道的建设道路上中“遍地开花”。
  “这三年里,只要是对施工生产有利的想法,我们就鼓励大家大胆尝试,勇敢挑战。”杜红亮回忆椿木山隧道建设的全过程说,“创新是隧道推进的第一生产力,但相较于工艺工装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达成品质工程创建目标,项目部充分借鉴国内外长隧大机施工先进经验,以“匠心品质、创新引领、质安并重、智慧建养”为纲领,从安全、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创新体系,强化科研攻关,将科技创新作项目推进的利器,在研发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上不断取得实效,在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上不断推陈出新,提升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先后采用了自动布料衬砌台车、多功能钢筋防水板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轮胎式多功能升降机等新设备提能增效;依靠防水板电磁焊工艺、分层逐窗浇筑工艺、混凝土湿喷工艺等新工艺增强质量,形成了隧道超前预报、开挖、装运、支护、衬砌、水沟电缆槽及洞渣装运等9条机械化作业线。与此同时,项目部主动进行微创新,开展钢筋保护套管及四线上墙、可视化端模、钢筋卡具、玻璃钢文化石模板、便携风冷式止水带焊接机等小创新、小改造,成功解决传统工艺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有效提升隧道工程质量、提高安全系数。
  以二衬施工为例,项目部采用“分层逐窗、附着式高频振捣”浇筑方案,采用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整体衬砌。二衬浇筑应用了先进的大型配套机械设备二衬台车,采用全新自动布料系统逐窗入模浇筑技术,实现了混凝土由下至上逐窗入模分层浇筑、振捣,有效提高了二衬混凝土浇筑的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换管施工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椿木山隧道成为整个湖南省在建项目品质工程创建、标准化建设的亮点工程。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椿木山隧道的顺利贯通,意味着距离芷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更近一步。隧道的贯通给广大项目建设者带来了久违的轻松和喜悦,也带来了十分深刻的感悟。这里沉淀着“匠心筑隧,道行致远”的深刻印记,映射出“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一局精神,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集体谱写出一首荡气回肠,令人动容的雄文词赋:
  “云漫千山,金顶巅,凌云壮志。创品质,技艺臻,泽富惠民,护山河秀。一局劲旅磨励剑,高温涌水退烟难。雄关道,八百日秋霜,奋战急。
  破远山,排渗水,竖井险,通雾气。隧连星月,洞穿山河,三载艰辛何所惧,独贯长隧筑匠心。勇开路,当先锋,气势贯飞虹。”
  (通讯员 文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