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5日
吃黄瓜
贾国勇
文章字数:1571

  黄瓜不是稀罕物。从现在有记载的文献来看,黄瓜几乎和中华文明同步同源,在历史的岁月里屐痕重重,从来没有掉过队。一直是文人骚客的吟诵之物。前天,我在翻阅《乾隆诗词全集》时,还看到了一首《黄瓜》诗:“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都说乾隆一生写了四万三千多首诗,“很滥”。不过,《黄瓜》诗写得非常踏实,给人一种清新的味道。
  应季的黄瓜下架之时,正是中原地带的农历二月末三月初,桃花盛开,百花争艳,黄瓜却偷偷地结下第一茬的果实。尽管瓜瓤内的籽粒还没有饱满,挂在棚架上的嫩黄瓜已经招摇着人们垂涎欲滴了!放在井拔凉水中清洗一下,嫩嫩的黄瓜刺用手轻轻一捋即可脱落,再掐去瓜蒂上的黄花,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这种粗放的吃法尽管不雅,却是随性之作,爽口爽心。除此之外,还有三种吃法,就是把黄瓜做成菜肴,吃起来就有了文化情怀。
  天渐渐热了,“拍黄瓜”就应季上了饭桌。这是一种最爽利的吃法,尽管不甚讲究,却是非常实惠,最受大家欢迎。把一根黄瓜洗净了,放在案板上,拿起一把脊梁厚厚、分量重重的菜刀狠狠地拍下去,黄瓜汁立时就飞溅起来。把黄瓜拍得四分五裂后,再分段切开,码进菜盘中,撒上细盐和香菜,浇上蒜汁和香油,就可以端到餐桌上食用了。由于操作方便,拍黄瓜这种吃法看似简洁却非常有情调,无论是大的宴会还是仨俩哥们小酌,都能拿得上席面。若能再喝上二两小酒,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只不过到了大酒店里,拍黄瓜的做法程序就繁琐一点。拍黄瓜时要先削去了黄瓜皮,变得光溜溜、滑碌碌的,菜品的颜色也由绿变成了白,人们戏称为“美女脱衣”。其实,拍黄瓜吃的就是那种随意和自然,如此复杂化了,吃起来并不爽。
  酱黄瓜则是讲究人的吃法了。因为把一根黄瓜做成酱黄瓜,再变成菜肴端上饭桌,如果没有细心、耐心和精致的追求,确实是很难做得到的。做酱黄瓜要选“罢园黄瓜”,秋风起时万物丰茂,黄瓜也长得个个肚儿圆,瓤子也变得非常瓷实,皮厚得咬不动。把这些黄瓜一分为二地剖开,拌上盐沥出了水后,把变得干瘦的黄瓜放进坛子里。摆一层黄瓜,撒一层大茴、辣椒、姜丝、蒜片等等调味料,再倒入豆瓣酱腌制。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出坛享用了。把酱黄瓜切成蚕豆大的块,淋上香油就可以食用。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酱黄瓜是冬天的主菜,无论是吃馒头还是吃面条、吃米饭,都要挟上两块增加食欲。如今,这种简单便捷的食用方法常常出现在酒店的早餐配菜中。有一种酱黄瓜炒鸡丁也非常好吃,酱黄瓜可以除去鸡丁的腥味,吃起来爽滑可口。当然,在酱黄瓜炒鸡丁这道菜中,酱黄瓜已经不是主角,屈居于配角的地位了。
  在吃货时代,拍黄瓜和腌黄瓜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以营养、天然之名开发出了诸多的吃法。前几天在市里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宴请从北京来的两位文化界朋友,点了六份主菜后,还差一份汤才算圆满。服务员热情地推介了“门泊东吴万里船”,说这道汤文化分量足,正符合我们这一帮文化人的口味。看到菜谱上的价格近百元,感觉并不便宜,就问是什么配料做成的?服务倒是非常坦诚,说主要配料是黄瓜,却分别于别家的黄瓜汤,不仅充分考虑了黄瓜的营养特点,更能让食客享受自然之美,是酒店大师傅们拿手的招牌菜。受其巧言蛊惑,我就不假思索地“御笔钦点”了。宴会临近终点时,服务员才把汤盆端上来。听其名闻其香,大家早已经垂涎欲滴了。当真正地摆在大家面前时,却立马看傻了脸:透过清清的汤,可以看到汤下面有几片荆芥叶,若水草摇曳;汤上面洒了几滴麻油,漂着七八片黄瓜片,在宽宽大大的汤盆中,确实有“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
  有人说,这才能吃出黄瓜的文化味。
  作者简介: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多部长篇小说、散文集、电视连续剧。其中,散文分别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钟山》《山东文学》《天津文学》等报纸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