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1日
国内最大跨径钢桁梁公铁两用桥
山东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合龙
文章字数:1172

  本报山东东阿讯10月28日,随着最后一节钢桁梁拼装完成,中铁一局参建的国内最大跨径钢桁梁公铁两用桥——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合龙,标志着山东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及公路接线工程全面进入桥面施工阶段。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及公路接线工程横跨黄河连接聊城市东阿县及济南市平阴县。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鲁西北地区向南纵向联系的重要通道,为黄河两岸人民出行提供便利,为沿线村镇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平阴县和东阿县地区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功能、推动黄河两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是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及公路接线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该桥分上下两层桥面,上层为公路桥面,宽24米;下层为铁路桥面,宽11.4米,全长约3370米。其中,跨越黄河段公铁两用桥主桥全长782.4米。钢桁梁顶推总重量达1.47万吨,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鸟巢”,顶推最大跨度180米,顶推长度和重量处于同类桥梁前列。
  聊泰黄河公铁桥主桥钢桁梁共由21540个构件、303720颗高强螺栓、11.22公里长的焊缝组成,是国内跨黄河施工最复杂公铁两用桥之一。其中,钢桁梁最大构件吊重62.5吨,安装高度50米。钢梁吊装区域位于黄河滩地、风力风向不稳定,钢桁梁拼装相当于在18层楼高度上“穿针引线”。
  为了减少钢桁梁架设施工对河道的干扰和破坏,尤其是汛期减少对黄河防洪防汛的影响,中铁一局项目部全过程参与钢桁梁顶推架设方案设计、利用Midas计算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找出关键控制点,对照设计方案对顶推设备选型进行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多次召开钢梁施工专家论证会,落梁高度由最初2.1米优化至1.33米。钢桁梁顶推由人工操作转换成智能操作,运用数控牵引同步顶升控制系统实现钢桁梁“多点同步顶推”,确保钢桁梁精准高效同步前移。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的另外一个难点是黄河水中岩溶桩基施工。该桥主桥位于艾山卡口下游2千米处,主桥桥墩位置处水深超过10米。寒冬有冰凌、夏秋季有洪水,对桥址处河床冲刷深度达10米以上,使得黄河水中岩溶桩基施工雪上加霜。
  项目负责人王晓勇介绍,聊泰黄河公铁桥桥梁施工位于黄河岩溶发育区域。管段内最复杂、最大的溶洞位于河道内的2号墩,溶腔高度达11米,分布范围有300多平方米,整个桥墩位于溶腔上部。如果溶洞处理不好就会对施工造成极大影响。为此,项目特别制定了先注浆后钻孔的工艺流程,来保证岩溶桩基的安全施工。
  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减少施工对黄河影响尤其是桩基施工期间杜绝泥浆流入河道,项目部采用长护筒穿越砂层直接进入河床非透水层,严格控制护筒焊接质量,避免护筒内泥浆与河水串通。同时,在护筒之间设置过浆通道和钢箱存储泥浆。开发“泥沙分离器+气举反循环”的新工艺工法,利用泥浆净化设备分离出泥浆和钻渣,泥浆重新进入桩孔重复利用,分离出的干钻渣由运渣车运至弃土场,杜绝了废水、废渣进入黄河。
  目前,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及公路接线工程完成比达到了92%,预计将在明年实现通车。
  (通讯员王笑飞闫娜张少鹏郭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