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6日
打开自己 拥抱更多
蔡晓婷
文章字数:1497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疑问:看过的书很快都忘了,那读了还有何用?有个回答很值得回味:“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使人明智”,诸如此类劝读的名言佳句常在耳畔回响,然而自从离开学校,自从工作成家,自从做了母亲,自从生活琐事越来越多……读书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当然这些不过是借口而已,我想不常读书一是自己懒惰,更主要的还是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没有真切领悟到读书的意义吧。
  《白说》一书中作者白岩松关于读书曾这样说过:“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何尝仅是读书学习如此呢!大多时候、大多事情,大多数人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或者感觉顺手的舒服地去做,长此以往,是不是自己的知识、见地、能力等也就很局限了。
  英国作家艾玛·玛德琳在《走出舒适区》这本书中通过划分舒适区让读者判断是否深陷舒适区而不自知,帮助读者找到舒适区的突破口,重新审视自我,规划人生。早先的我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温水煮蛙”的舒适状态。当然,舒适区也没有绝对不好,小憩一下未尝不可,但长期在舒适区原地打转,陷入低水平重复就不妙了。
  去年送孩子上大学之前,也许是多年囿于自己的认知和小圈子,加之生性懒惰且守旧,我逐渐变得封闭,似乎提前进入了老年生活,说好听了闲适安逸,其实就是懒散懈怠,最直接的体现:身材走样,精神萎靡,遇事胆怯。自己为这种消极的状态也曾焦虑不安,直到送孩子上学。孩子爹工作忙走不开,虽然孩子说自己行,为娘的终究放心不下,借口要去逛逛,说服孩子也鼓励自己,背起行囊,收拾心情,鼓起勇气出发了。把孩子送进校门,一颗心顿时空落落的,打道回府吗?似乎心有不甘,索性来了趟随心所欲的探亲之旅。
  一旦离开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舒适区,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虽然是探亲,二十来天,仅见面两三次,一起相处两三天,其余时间都是自己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生活。惊喜的是陌生环境的独处逼迫自己积极起来,在几乎无人认识的他们单位食堂吃饭,在附近公园散步赏花,去相邻的城市探访老友,去商业中心采购,去品尝各种年轻人喜欢的小吃甜点、网红美食,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竟然接受了之前一点都不喜欢的吃食和生活。陌生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接受之前从心底排斥的或只有年轻人才喜欢的东西,学习新技能,开始新工作,交到新朋友……迈出来,竟别有一番洞天。
  如今回头去看,为自己的决定和改变深感庆幸,打开自己,拥抱更多。说到底,思维上的转变是起决定作用的,终究还是读得为数不多的书,吸取了那些算不得均衡但总归有些营养的知识滋养和提醒自己,不致长期被一种固化甚至僵化的思维所束缚,不致长期蛰伏忘了出洞。其实有时真的是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自己,局限了自己,甚或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与决定。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或迈出一步都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收获。
  如胡适先生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读书能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不固执,不无知,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拥有更美的人生。
  自己主动也好,有人逼迫也罢,兴趣也好,任务也罢,读比不读强。年轻时太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严重缺乏营养,我想这就是我长不“高”的主要原因吧。这年龄了,虽然不长了,也错过了吸收营养的黄金期,但能补充一些,营养均衡一些才能活得更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