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6日
破 圈
宋春燕
文章字数:1533


  前些天,项目部邀请了“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郝铎前来宣讲。在与青年员工互动时,郝铎以他的成长经历为例提到了“破圈”一词。当然这里所说的“破圈”不是让员工辞职去看世界,而是跳出自己的圈层,跳入我们行业外的圈层,去获得更多的认知与提升,哪怕是美学、游戏、摄影、户外、外资等。“破圈”一词当时在我心里就激起了波涛汹涌般的共鸣。
  对于郝铎而言,他怀揣梦想与激情参加了铁路事业,也始终如一保持着热情地投身到铁路建设中,很快在建设大军里脱颖而出,有机会接触了更多的先进人物、知晓了更多振奋人心的事迹,也让自己拓宽了视野、思路,从而不断突破自身、挑战自我和敢于创新。在他荣誉加身的路上仍旧致力于更多的设备优化,工艺工法创新。在他担任青联委员期间,还策划和组织了“强国志·青年说”系列宣讲活动去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于我们企业大部分员工来说,这仿佛天方夜谭般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有人可能会将其归咎于运气好之类的托词来为自己的“摆烂”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偶尔听有员工抱怨目前工作环境甚至待遇未达心意,能听道一些“怀才不遇”的员工感叹企业伯乐太少而加入“佛系圈”,也有一些青年员工艳羡不同于我们自己行业的“圈外人”的光鲜。其实这大多都因我们不自觉地囿于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圈子中,对圈外事知之甚少罢了。现有的圈子不管是舒适的还是焦虑的,如果不突破,都将在我们起始的现有圈子里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这样的生活和工作连幸福感都难于感知更别说自我价值的实现。
  如果我们所处的圈子是“摆烂圈”“躺平圈”“内卷圈”“emo圈”“甩锅圈”或者诸如此类正在腐蚀我们青春年华的“毒圈”,不摆脱出来,那么人的一生就能一眼望尽。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前几年有幸接触了派遣生管理工作,为了方便管理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建立了派遣生生活群,有些员工工作之余经常就一些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有时也会义愤填膺,亦或唉声叹气地各自揣测着派遣生转正的“渠道”与“内幕”。为了不让容易被带偏的员工有误解,我在群里认真给大家解读了文件,并告诉他们满足条件就是真正的转正渠道。随后这样的“讨论会”大抵是转移了,负能量的话题少了很多,在他们一些人眼里我也可能被冠上了“道貌岸然”的家伙,也可能会被称之为“好心”大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群里开始聊生活、谈感想也有个别的员工开始询问考证之路,后来有几名派遣生通过努力取得了注册类证书。
  其实,我们身于一些圈子,对一些事情,往往会带有极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甚至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工作中自认为很努力很优秀的你被领导批评了,你认为是领导在“针对你”,在给你“穿小鞋”而不会理解为领导的批评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你;譬如你一次完美的任务完成归功于个人出色的能力而忘却了领导的支持、团队的合作、企业的平台资源,甚至会慢慢看不起身边“资质普通”的同事,这些固有的认知都会禁锢前进的步伐,唯有改变才能突破和重新超越现在的你,那么“破圈”确实是一个改变认知的良途。
  “破圈”不是说让你跳出本来的领域,更多的是一种眼界的开拓,故有思维的打破。它的本质是提升自己,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和改变,以突破自己的局限,去接触优秀的圈子,去接触可以给你传递积极正能量,激荡内心力量、打破思维格局的圈子,以人为镜的去改变自己以往一些偏颇的认知和惯性的想法。认知的改变就是一个人焕发出新生命的激情,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与创造的能力都有质的提升,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科学化,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个人格局也将在潜移默化中被打开。
  愿我们都能在“破圈”中去焕发生命的新活力,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去获得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