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0日
技术“后浪”,用青春之力助推创新活力
——记中铁一局轨道运营(新运)公司杭德市域铁路项目作业队队长纪新新
文章字数:2070
 
  初见纪新新时,他正在杭德市域铁路项目德清高铁站施工现场,带领工友们进行减振垫道床施工。作为项目作业队队长,他当日的任务是进行合理施工组织安排,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和作业进度。隧道里潮湿闷热,纪新新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
  许多人不知的是,这位在施工一线与兄弟们一起甩开膀子干活的青年,却是一位十足的技术“后浪”。
  纪新新曾带领团队组建轨道专业模型库、制作了轨道施工动画以及3D全景,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路杯”,陕西省“秦汉杯”和中国中铁“联盟杯”3项比赛的二类成果;还通过优化工艺工法,为项目节约了经济成本;也曾开展技术创新、小改小革、QC等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多项工法。这些具体的举措、科研项目、工艺工法,已经成为提升产业创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的新质生产力。
  潜心求学BIM技术展现神通
  2017年,纪新新打开了职业生涯的第一道门,入职成为地铁施工领域的见习生,先后在厦门地铁1号线、福州地铁2号线等项目见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其他院校的三名BIM专业的学生到项目上实习,纪新新主动“凑”上去跟在几名学弟后面,想“窥探”这个新鲜名词背后的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拜师学习”,纪新新初步了解了BIM的工作原理。在此期间,他自己在网上报名学习课程,购买相关书籍,下班后就钻进宿舍学习相关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抖音给他推送的内容都是BIM知识。后期纪新新又先后参与几期公司组织的专项培训班,技术水平也随之提升。
  纪新新认识到BIM技术对于施工生产的重大作用,主动发挥自身技术的优势在项目开办BIM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能够熟练运用BIM的技术人员,并带领团队承担了合同内的BIM工作,独立完成了30余万元的合同内项目,真正实现了BIM技术的变现。
  之后的锡澄线项目预制柱施工中,他又将BIM技术与现场施工紧密结合,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模拟,优化了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独立制作了大量的施工模拟动画,将施工要点与360°全景漫游结合,为项目节约了大量成本和工期。
  在临建施工中,运用BIM技术实现了农民工宿舍的“提前装修”,不仅在展示中让业主眼前一亮,还成为指导装修施工的3D图纸,在打造“幸福民工宿舍”装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学不辍大商务管理成果颇丰
  担任锡澄线项目的工程部部长后,纪新新主抓技术工作的同时也首次接触了“大商务管理”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积累的施工生产知识经验相结合,为项目
  锡澄线原计划设置1处机铺基地,但因项目全为高架段,通过方案对比、论证分析,发现机铺基地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而采用“散铺法”工效比更高,并且不影响车辆段路基上后续正式线路的正常铺设。通过积极与业主沟通,在不影响工期的情况下,变机铺基地为2处散铺基地,为项目节省临建成本50万元。
  施工过程中,纪新新通过优化预制柱施工方案,由人工搬运先施工立柱再上钢轨的传统方法转变为机械化更高的先架轨再挂立柱的“逆作法”施工工法,并通过发明创造,采用的新发明的预制柱支架配合小型随车吊,加快了施工进度,超额完成了业主下达的施工任务,为项目获得了季度考核的奖励,产生经济效益约30万元。并且纪新新组织了预制柱的QC活动,编制了《提高预制柱一次合格率》的QC,不仅提高了现场的施工质量,减少了后期整改的成本,还因此获得了无锡市I类成果,江苏省III类成果。补齐短板努力练就全能技术
  为了补全自身的业务短板,纪新新主动请缨到施工生产一线担任作业队长,主动参与到维保项目施工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虽然掌握了一些新技术,但是对于实际的施工还没有真正学懂、弄通,一些施工的工艺、环节了解得还不清楚,一些研究的新技术、新工艺实际运用的效果到底如何,还有没有需要提升的地方,这些他只能在生产中才能全面掌握。
  在杭德项目的施工生产中,纪新新深扎一线,将施工计划、技术方案落实到现场作业的各个环节,大到整个作业面的施工组织安排,上多少人,要多少料,选择什么施工设备。小到每日几点下轨排、几点绑扎钢筋、减振垫的高度控制、过渡段的水沟标高控制等,纪新新均细心编排方案与计划,实现了安全,快速,高质量的铺轨施工。
  纪新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创新。在杭德项目中,进区间地段在道床内预埋注浆管防止沉降,注浆管的位置容易与轨枕发生冲突,需要对轨枕位置进行调整,调整量较多,传统的用大锤敲击的调整方式,效率低且容易损坏垫板。
  纪新新带领年轻的技术员发明了方枕装置,配合电动扳手,解决了方枕难题。纪新新通过对工艺、工装、施工组织的合理选配与科研创新,带领团队研发出《轨道交通车辆段预制柱式检修坑逆作施工工法》,让预制柱施工工期缩短了30天,节约施工费用60余万元,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柱安装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同时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期刊发表论文1篇,获得轨道运营(新运)公司揭榜挂帅一等奖。
  通过自己潜心求学,纪新新不仅掌握了BIM、大商务管理等当下企业急需的技术和知识,也能够看到自己成长的“瓶颈”,主动下沉一线,努力追求更加全面的自己。更难能可贵的是,纪新新能够主动培养出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孵化出“创新活力”。
  (通讯员何昱堃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