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长江第一隧”迎国际考察团 零距离感受中国建设硬核实力
文章字数:605
  本报重庆讯 6月23日,由商务部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研修班”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南非、亚美尼亚等国的40余位城市规划、交通建设领域司处级官员及高校代表,走进中铁一局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穿江隧道工区,近距离感受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成果。
  作为“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27号线穿江隧道肩负着特殊的技术使命。在盾构展厅内,项目负责人向国际学员详细介绍了工程规划与施工挑战,重点阐释了项目团队攻克“复杂地质精准掘进、超高水压密封保障、江底沉降毫米级控制、长距离连续施工”四大技术难题的过程。随着“渝江号”盾构模型动态演示与施工视频的播放,这条穿江隧道的技术密码被生动解读。
  从理论讲解到现场观摩,“一局质建”的硬核实力在盾构监控中心得到直观呈现。跳动的数据流与BIM技术成像图,实时展示着工程建设的智能化管理场景。在展厅外观景平台,项目负责人全面介绍穿江段施工概况后,调研团深入盾构始发施工现场实地考察。一位南非交通部门官员抚摸着隧道管片感慨:“这不仅是隧道,更是精密运转的艺术品!”
  此次考察不仅是中国基建技术的展示,更搭建起以创新技术为基石、共通标准为梁柱的国际合作新通道。当这些官员带着江底隧道的“中国样本”归国,中国轨道交通的穿江实践、“一局质建”的品牌力正成为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语言,这趟开往未来的轨道列车,已然鸣响了国际交流、合作共赢的嘹亮汽笛。 (通讯员 刘航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