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红色引擎 匠心筑路
——中铁一局宜涪高铁重庆段站前8标项目的党建强基密码
文章字数:1215
  6月25日,中铁一局党委庆祝建党104周年表彰会暨项目党建工作现场会在重庆召开。会前,全体人员齐聚中铁一局宜涪高铁重庆段站前8标项目,探访央企党建与工程建设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作为沿江高铁交通建设关键工程,宜涪高铁承载着改善川渝交通格局、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由中铁一局承建的重庆段站前8标项目,线路全长26.059公里,桥隧比高达85.8%,包含路基8段、隧道9座、桥梁14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我们聚焦‘高标准、高质量建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精品工程’目标,全力构建‘红色引擎 匠心筑路’特色党建示范高地,创新实施‘五力驱动 六维提升’党建赋能工程,推动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以‘红色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中铁一局三公司副总经理、宜涪高铁项目负责人李海鹏介绍。
  项目以“1个党支部+4个红旗责任区+23个党员先锋岗”为组织架构,严格落实“一切管理工作到项目”“一切党建工作到支部”要求,通过“党员身边无事故”、技能比武、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激发全员战斗力。同时,依托贺琪劳模创新工作室、李军工匠创新工作室、唐飞测量班组创新工作室等技术攻关平台,构建“劳模引领、工匠示范”的创新环境,以党建联建构建资源共享的“党建生态圈”,促进党建工作与施工管理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实现效益提升与价值创造。
  建设过程中,数智化元素随处可见。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务管理、党员学习数字化运营;产业工人管理模块采用“一人一档一码”,扫码即可掌握全信息,结合线上培训考核,大幅缩短上岗周期;智慧场站系统通过传感器与AI监控,远程精准管控拌和站等生产,异常数据实时报警;数字孪生系统融合BIM进度管理与物资溯源,推动决策智能化。
  在全自动智慧钢构厂,“毫米级精度”设备引得参观人员纷纷拍照记录。型钢拱架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仅需1人操作,6分钟即可自动完成一根拱架,效率提升显著;自动化小导管生产线2~3分钟加工一根,精度远超传统工艺;智能化钢筋网片生产线效率提高45%。
  探其根本,是项目通过“党建+”深度融合,释放六大核心业务领域的价值创造。“党建+策划”构建“红色导航”,确保风险预控率100%;“党建+智建”打造“红色科创”平台,推动BIM+GIS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党建+安全”实施党员责任区、安全监督岗、网格化管理“三位一体”管控,筑牢安全防线;“党建+质量”践行“红色工匠”,打造“样板引路,标准先行”行业典范;“党建+环保”以建设“生态宜涪”为目标,推行“党建+ESG(环境、社会、治理)”管理模式;“党建+廉建”织密“红色防护网”,将廉洁要求嵌入26个关键流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零违纪。
  首根桩基顺利开钻,15座大临工程建设完成,3座隧道、3座桥梁火热建设中……中铁一局宜涪高铁项目从红岩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于“五力六维”中激发组织动能,正以智能建造诠释工匠精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打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精品工程的强大引擎,为“百年一局”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通讯员 张蓓 周平 晁国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