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党建引领标准化施工 智慧赋能京哈高速建设
——中铁一局京哈高速改扩建八标的建设者在红色热土谱写最壮丽的画卷
文章字数:1612
  辽宁锦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也是一座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中铁一局京哈高速改扩建八标的建设者在这片里谱写着最壮丽的画卷。
  6月18日,由辽宁省公路学会主办的沥青路面无人摊压观摩活动在中铁一局京哈高速改扩建八标项目施工现场召开。本次观摩活动吸引了全省350余位行业专家与建设者齐聚锦州,共同见证辽宁省高速公路首次大断面应用的沥青路面无人摊压施工如何以科技赋能,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质生产力。
  京哈高速沈山改扩建工程全长222公里,是全国首条200公里以上10车道扩容改造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双核两轴四通道”立体交通网规划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服务辽宁振兴、畅通南北经济的光荣使命。建成后将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标准化筑基——铸就品质丰碑
  项目严格落实中铁一局《临时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以“工厂化、集约化、智能化”理念打造“两区三厂”,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的自动化设备精准高效,标准化预制梁场工艺流畅,从源头保障构件质量。在工艺工法上,通过“首件”制度树立实体样板,引入定型液压钢模板、智能数字弯曲机等装备,在墩台和梁板施工过程中,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施工数据快速查询,解决传统记录的痛点,让每一段工程都“内实外美”。
  项目以中铁一局网格化管理、“十必须”规定等制度为指导,制定22项年度时间轴工作机制及20项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开展“班前3分钟”警示教育,并在施工现场配备VR体验馆,“小黄人”智能预警系统,车辆测速仪等设施,织就全方位安全防护网,实现开工以来“零伤亡”。
  智慧化赋能——破题施工攻坚
  京哈高速改扩建八标项目线路全长29.9公里,是全线最长、体量最大、造价最高的标段。施工期间既要保障道路通行,又要满足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的严苛质量要求,同时还要兼顾临路施工安全与工期压力。中铁一局项目团队以科技为钥,于4月18日引入无人摊压技术,用68天时间完成了主线拼宽路面下面层和整幅路面中上面层施工,较业主计划工期提前20天,为7月底北京方向开通、9月底达到
  全面通车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技术集成5G+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高精度摊铺与压实,摊铺平整度、压实度与人工相比均有大幅提升,更实现了昼夜连续作业无疲劳风险、智能避障安全可控的
  新突破。
  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项目团队构建了全流程管控体系,施工前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对方案进行模拟优化,调试摊铺速度、压实参数等关键指标;施工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监督,利用后台实时数据大屏对机群作业状态进行动态监控。这种“智能设备+科学管理”的模式,不仅破解了传统施工中人工操作的精度波动与疲劳风险,更实现了昼夜连续作业的突破,让京哈高速沈山改扩建工程在决战决胜阶段跑出了“智慧
  加速度”。
  党建领航——铸魂红色工地
  项目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
  展“高扬党旗建功京哈 提质增效七抓
  七强七提升工程”“共建京哈高速红色工
  地 助推白台子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建,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安全防线”实地践
  学等主题活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辽沈
  大地。
  项目聚焦“党建+”,开展“党建+安
  全”“党建+二次经营”“执行力建设”等主
  题党日活动,精心打造“开路先锋——红
  动京哈”党建工作品牌,真正使党建工作
  与项目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大凌河特
  大桥、明字屯互通立交等控制性工程设
  立共产党员责任区,在旧桥拆除、跨主线
  匝道桥施工等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大
  的工序设立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
  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路奋进、一路争先,以“标”提质、
  以“准”增效,中铁一局京哈八标项目坚
  决贯彻“一切管理工作到项目、一切党建
  工作到支部”理念,持续推进标准化建
  设、网格化管理、科技创新和党建融合工
  作,不断提升项目质量与效益,为企业高
  质量发展和属地市场经营开发作出积极
  贡献!
  (本报记者 王利 通讯员 李新强
  许莉敏 王庆军 佟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