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中铁一局自研智能悬灌造桥机成功应用
文章字数:1060
  本报湖北麻城讯 近日,在新建合武高铁湖北段HWZQ-2标宋埠特大桥60+100+60米连续梁施工现场传来好消息,由中铁一局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XG200/4-I型智能悬灌造桥机成功投入使用,翻开了中铁一局在推动桥梁智数智化建造领域的生动新篇。
  该产品为“一局质建”桥梁品牌开门之作,由中铁一局总工程师吴回获主持组建研发团队,高级专家作为牵头人,设计咨询分公司、物贸公司、智能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研发团队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多次进行三维模拟研讨交流,综合产品在各类桥梁中展现出的适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进行比选,确定设计方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严格按照工程设备标准开展加工制造任务,对安全、质量、工艺、环保等方面实施“清单式”过程管控,有效的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等诸多因素,大大缩短了整体完工时间,于1月25日新年瑞雪中顺利完成试拼装和静载试验,通过场内验收。
  本智能悬灌造桥机适用于各类悬臂法施工的连续梁,满足最大梁宽12.60米、最大悬臂节段长度4米、最大节段重量200吨的施工需要,主要由承重结构、走行系统、悬挂系统、锚固系统、模板系统、防护系统、液电控制系统、自动喷淋养护和数智监控系统九大部分组成,同时还预留了兜底保护、蒸汽养护、吊装设备等系统安装接口,可按照实际工况进行选配,目前正在迭代形成系列化的产品体系。
  以往的大型连续梁施工多数采用传统的悬臂挂篮式施工,不仅需要反复安拆锚固装置,影响施工效率,而且高空作业施工区域封闭不足,作业有安全风险。同时,智能化程度不高,各类施工大数据依赖人工随时监测,容易出现数据偏差。此外,存在一项目一设备的问题,结构件未能形成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无法进行周转使用,施工成本大幅增加。而智能悬灌造桥机的探索创新则完美的为这些弊端提供了解决方案。
  这个十数米高的“蓝色巨人”在整体承力结构上有了新的“进化”,它的承重结构垂直定位首创采用四点液压定位机构,液压支腿即可单动(电磁截止阀)亦可联动,易于调平。承重结构杆件数量少、受力明确、安拆便捷;采用上承式结构,受力形式与传统挂篮相同,操作人员易于接受和操作。主梁和C梁采用箱型结构,安装使用安全风险低、体积小、作业空间大。
  目前,该产品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1项,其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智能悬灌造桥机是打响“一局质建”桥梁品牌的标杆,代表了中铁一局在桥梁建设领域的智能化、自动化创新成果。下一步,中铁一局将继续研究攻克迭代产品的技术难题,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开展创新研究课题科研攻关,为国内外桥梁建设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解决方案。
  (通讯员 张琪 李炳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