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垭口的狂风裹挟着库木塔格沙漠的黄沙,形成戈壁风沙流笼罩着新疆吐鲁番鄯善县,但这丝毫不影响中铁一局建设者再战“百里风区”的火热脚步。作为全疆首个规模化应用无人驾驶智能摊压技术的高速公路项目,中铁一局G30连霍高速哈吐9标项目正以数智化赋能,推动项目建设实现“人海战术”到“智慧工地”的跨越,高质高效推进G30连霍高速哈密至吐峪沟段26.684公里改扩建工程。   
无人智能摊压:“毫米级控制”   
项目施工现场,技术员贾黎明轻点平板电脑,2台无人摊铺机在北斗卫星厘米级精度定位系统引导下启动作业。摊铺机传感器时刻监控摊铺温度、厚度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平台,自动调整行进速度和摊铺厚度。后方7台无人压路机严格按照碾压标准和道路采集数据智能规划路径,采用“先静后振、静压揉搓”的碾压流程实现“紧跟慢压”。这套“无人智能摊压系统”整合了无人驾驶、协同调度、群控安全等关键技术,使面层平整度、压实均匀性和作业效率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其中面层平整度σ≤0.7毫米,较行业标准要求≤1.2毫米提升40%以上。   
2025年9月,项目智能无人摊压机群技术应用的创新实践亮相“连霍高速新疆星哈吐段干旱荒漠区智慧低碳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暨观摩会,并得到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哈密市人民政府、全国29个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及重点交通建设企业代表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智慧拌和中心:“全流程溯源”   
走进项目智慧拌和站,操作员在智慧拌和中心通过集成管控系统下达生产指令,大屏幕显示从原材料进场、投料搅拌到出料的全流程数据。砂、石等原材料进场经无人值守地磅系统自动称重并上传数据,智慧拌和系统全自动完成拌和流程,出料数据一览无余。   
利用智慧拌和集成管控系统进行生产具有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精准把控生产质量及改善优化作业环境等多种意义。更关键的是,每一方用料都拥有“身份证”,可实现原材料进场质量检验、投料使用、拌和生产、过程运输等多项数据的查看,实现“从料场到现场”的全程可视化溯源,为生产数据采集、监控、分析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该中心自建成以来,先后迎来业主单位、全线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观摩交流16次。   
智慧保通系统:“智能监控与联动”   
项目标段途经大段荒漠戈壁地区及部分鄯善县下属城镇,施工的同时需保障既有道路通行安全并实现事故监测。针对“边通车、边施工”的复杂工况,项目引入“智慧保通系统”全程监控,在连接线、互通桥及收费站等多个关键路段布设监控、预警类设备,实时监测车流量、车速等数据并结合实时定位、视频监控、AI智能分析,系统自动采集数据,识别事故发生并触发预警。联合交警、路政等交通主管部门推出“警企联动”机制,组成24小时执勤的流动巡逻小组,对发生交通事故或误入施工作业区的社会车辆第一时间做出救援、处置措施。   
智慧管理平台综合人员数据管理、交通数据分析、智能预警及异常事件推送等多项功能,现场安全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端实时了解交通流信息,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及时做好应对,有效解决公路施工作业区发生异常事件时“预警慢”“管控难”等痛点,实现安全管理的便捷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铁一局G30连霍高速哈吐9标项目始终秉承“以数字赋能基建,打造智慧交通未来”的理念,应用无人智能摊压系统、3D智能摊铺技术、智慧拌和集成管控系统等多项技术实现数智化赋能,引入焊接机器人、全自动钢筋锯切套丝机、数控立式钢筋弯箍机等设备实现机械化施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效能和施工质量,以数智化技术应用为建设高质量科技示范路提供了“一局方案”。   
 通讯员 赵志勤 田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