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在世界屋脊铸就精神高原
    中铁一局参建的青藏铁路通车已经整整十年了。青藏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的伟大壮举,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付出前所未有的奉献和辛劳,做出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创造。中铁一局不仅铸造了伟大的工程,还在世界屋脊铸就了精神高原,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一篇报告文学《魂铸世界之巅》
    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点达到5072米,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是一项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尖端工程。作为建设的排头兵,中铁一局参建员工在世界之巅,在莽莽昆仑,在裂谷天堑,谱写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铸造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1万4千多字报告文学《魂铸世界之巅》为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集团公司宣传部领导的策划下,我们经过2个多月的现场采访,几度修改,反复锤炼,《魂铸世界之巅——中铁一局集团青藏铁路建设精神诞生记》终于脱稿。文中详细叙述了新运公司青藏铁路铺架项目部铺架基地员工初上青藏线,依靠钢铁般的意志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超越生命极限,战胜地震、高寒、缺氧和风暴的经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几经修改,由此诞生的巨幅标语“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矗立在南山口铺架基地最醒目的地方。项目部各级干部大会说小会讲,工作中常挂嘴边。大家都说,这是一个激励斗志、振奋人心的口号。5年来,700多批国内外代表团和新闻记者来到铺架基地,高度赞扬这幅标语。这个性鲜明的口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准确深刻地反映了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成为铺架将士强大的精神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句话在青藏线广为流传,并被确定为中铁一局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的青藏铁路精神。
    《魂铸世界之巅》再现了中铁一局员工凭着这样一种青藏铁路精神,手牵铁龙跃高原的感人事迹。总公司报刊中国铁路工程一版加编者按刊发,并荣获全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收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出版的优秀作品集。
    一套大型图书《壮举》 
    大型图书《壮举》和《壮举(续)》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出版,集画册、文集和光盘于一体,既反映了青藏铁路参建职工精神风貌,又展示了丰硕的施工技术创新最新成果。均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
    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壮举》的编辑工作,由宣传部主责,各公司宣传部长和作者几次汇集一起,集中筛选照片,修改文稿,大家抱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逐字逐句推敲,反复修改,认真校对,工人出版社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神产品。我们全程参与了《壮举》的编辑、校对和印刷。
    跨昆仑笑傲雪域高原,筑天路尽显一局雄风。这套青藏铁路建设纪实的姐妹篇交相辉映,内容丰富,文图并茂,资料翔实,共收集160多张珍贵照片、123万字的文稿和近30分钟的专题片。附有中铁一局青藏铁路大事记。文稿收录了工人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刊发《火车跃上世界第三极》等通讯、各新闻媒体刊发的稿件等和各参建单位、个人的先进事迹,以及参建员工们撰写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还收入29篇工程论文和9篇医学论文,反映出青藏铁路施工中丰硕的科技成果。《天路壮举》专题片则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自2002年起至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的五年间,中铁一局以青藏铁路精神奋战雪域高原的战斗历程。全书集中记录了参战员工们在青藏高原精心铸造精品工程和精神产品的伟大实践,在企业发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部史诗电影《青藏线》 
    《青藏线》是一部全景式反映青藏铁路建设者感人故事的主旋律电影。由冯小宁任编导,实力派演员周里京出任男主角,扮演青藏线建设的总指挥长于明永,其他主要角色由刘小薇、尹国华、鄂布斯等饰演。大量的特技逼真地再现了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宏大的自然景观。旖旎的雪域风光,紧凑的人物关系,动人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三代人为圆青藏线通车梦所付出的心血和艰难探索,讴歌了建设者百折不挠的“青藏精神”。这就是中铁一局“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精神。
    《青藏线》的青藏情。摄制组深入高原腹地,沿着青藏线实景拍摄。有趣的是,第一场镜头在中铁一局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工地开拍,最后的镜头也在中铁一局北京地铁工地结束。冯小宁对我们说,这就是和中铁一局的缘分。我们在北京配合剧组补拍有关镜头,按照剧情的要求,青藏精神的标语布置在新运公司承建的北京地铁项目工地。要补拍的只有两三个镜头,周里京也只有几句台词,可他们反复拍了4、5遍。骄阳下,周里京穿上了他的道具——满是泥点的小棉袄,从演员的情绪,到出场的位置,他们都一丝不苟。正像他们所说的,青藏铁路凝结了几代人多年的夙愿,文艺作品有责任真实表现这一世纪大工程。
    2007年国庆前夕,史诗巨作《青藏线》主创人员专程来西安与观众见面,冯小宁、刘小微夫妇等出席,中铁一局百余名员工观看电影后参加了见面会,并和演员们互动。冯小宁充满深情地说:应该像“感动中国”一样,让大家关注那些和我们同时代却远离都市生活的人,是他们为祖国赢得了尊严。他还在人民日报撰文说:“《青藏线》杜绝任何一句非生活真实、口号性的台词,坚持用普通人的话讲普通人的事。影片中有一场中秋夜工人们在高原上呼喊家人的情节,就是中铁一局的朋友给我讲过的真实故事,正是千千万万青藏铁路建设者的故事才构成了电影《青藏线》的真情震撼……”
    作为十七大献礼片和“优秀国产影片展映展播月”的重点影片,《青藏线》在全国上映后,好评如潮。
    一次陕西媒体集中报道
    南北双向铺天路,早日会师唐古拉。2005年初夏,在青藏铁路即将铺通的关键时刻,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家媒体对中铁一局工地进行了集中采访和连续报道。
    我们陪同记者再上青藏线。沿着铺架员工的足迹,出南山口,上昆仑山,进不冻泉,翻五道梁,穿风火山,跨三江源,越唐古拉山口,直达安多。记者们迎风雪,顶烈日,走遍了668公里的中铁一局管段,对重要工点逐一采访,往返全线达4000多公里。在南山口铺架基地,他们详细采访了钉联线、制梁场、青年文明号车组和基地环境保护。集团公司青藏指挥部专门调配了一辆东风—4型机车,自南山口运行至昆仑山口,让记者提前体验了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上乘坐火车的感受。记者们设身处地了解青藏铁路长大坡道、独头运输情况。两名机车司机都是陕西人,被记者们自豪地称为“我们的陕西专列”。在唐古拉山口北端的铺轨现场,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中,大家亲身领略了员工们冒着冰雹奋力拼搏的工作场面。
    陕西电视台连续七次播发了“来自青藏线的报道”系列新闻和专题片;陕西日报在头版以中铁一局为主线报道青藏铁路建设,还刊发了中铁一局摄影专版;西安晚报以“开往拉萨的火车”为栏目连续十多天专题报道。这样大规模以新闻报道方式集中宣传中铁一局在陕西地区还是第一次,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时任陕西电视台副台长徐见曾在中铁一局工作过,他深有感触地说:“中铁一局创造的辉煌使我感到非常亲切和激动,愿青藏铁路成为企业新的发展里程碑。”
    高原筑路成记忆,雪域时时入梦来。难忘的世界屋脊,难忘的青藏铁路精神……
    (通讯员 刘健)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