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这首唱遍神州大地的《天路》,勾起了多少铁路人的回忆。谈起中国铁路的建设史,青藏铁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同期工程建设史上有南三峡、北神华的声誉,而青藏铁路却比它们更有影响力。
众所周知,青藏铁路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建成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如何攻克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和多年冻土这三大世界性难题,正是青藏铁路吸引世人目光的原因所在。各路建设大军在广袤雄浑的的雪域高原上战天斗地,凝聚成一股“挑战极限、永创一流”的青藏精神,一局电务人在青藏高原上架起了一条条电力银龙,跨格尔木河,翻昆仑山口,直到唐古拉山,在企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格尔木、纳赤台,一个个充满异域韵味的地名,在那里,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留下了多少无法忘却的温馨记忆!他们,与天地争,与风雪斗,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赞歌!
一、吸着氧气上班
2003年6月,电务公司中标了青藏铁路格尔木到不冻泉段电力工程,施工高低压电力线路250km、变配电所12座、太阳能电站3座、柴油发电站一座。消息传来,公司上下为之振奋,广大职工争相一睹雪域高原的风采。
可是受“非典”的影响,人员进场一拖再拖。到了9月份,“非典”得到了控制,接到开工通知后,项目经理刘建立即组织大队人马体检,合格人员分别到格尔木、南山口进行“习服”。忙人中的忙人要数负责医疗保健工作的韩庆大夫了,联系药品、器械、供氧设备,与南山口、格尔木医院签订医疗保障协议,组织施工人员工前检查。到了高原上,氧气成了每个人的宝贝,宿舍里的氧气瓶是“标配”,在车上也配氧气瓶,在往返工地的路上,甚至在施工的间隙,工人们都会美美地吸着氧气。
从格尔木出发,过西大滩,登玉珠峰,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到不冻泉,这就是中铁一局电务项目部的施工管段。地质复杂,气候多变,低氧、高寒、干燥、强紫外线,条件十分艰苦。当地有句名谣:“过了西大滩,气短腿发软;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在海拔4200多米的西大滩空手行走,感觉就像在平原地区负重50斤。这是中铁一局电务人面临的恶劣施工环境。
项目部想方设法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驻地环境,在职工宿舍配备火炉,采用无烟煤取暖,减少煤气对职工身体的影响。在冬季,纳赤台驻地一个火炉难以解决取暖问题,刘建就派专人到地方变电站联系用电,保证每个职工能用上电褥子。受高原环境的影响,职工们普遍食欲欠佳,体重下降明显,综合部张宁按高原饮食标准制订了食谱,想方设法变换食物花样,提高职工们的食欲。项目部还租用一辆生活保障车,定期为各队运送新鲜的蔬菜、牛羊肉等。冬季高原紫外线异常强烈,项目部一边为职工配发防冻膏,一边又在配发防晒霜,又冷又怕晒,这对没有上过高原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施工中职工体力消耗很大,项目部除补充营养、强制性吸氧,还让他们服用红景天、金宝瑞胶囊等,以防止高原脑水肿和肺水肿的发生。安质部长欧中良猫着腰钻进各个帐篷,挨个检查取暖、通风情况,和职工们唠嗑,了解睡眠和吸氧情况。
二、攻克高原冻土之困
青藏高原的冻土和西伯利亚、中国北方的一般性冻土不同,它具有冻(胀)融(化)性,不是永久性冻土。在冬季,随着温度的降低,冻土体积发生剧烈膨胀,会把冻土上的建筑物顶起;而到了夏季,冻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融化,会使建筑物发生沉降。一局管段50%的电力贯通线要穿越冻土地段,作为第一家施工的试验标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经过现场考察,由项目副经理江新剑和工程部长何贵龙领导的QC小组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提出了“主动降温,减少传入土层内的热量,保证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这一解决冻土问题的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项目部采取深挖深埋法,将基础坑深挖,越过冻土层,让电杆、铁塔基础在坚硬、稳定的土层上受力;电杆基坑深挖到6-8米的地层,插入直径为0.5米、形状像导弹的混凝土管桩作为电杆的基础。铁塔混凝土基坑也深挖到6-8米的地层,浇筑直径为1.2米的混凝土桩作为基础,上层冻土的变化就不会影响到基础的稳定性。在不影响环保的河滩、沙漠地带,基坑采用旋挖钻开挖,施工速度快,开挖质量好;而在生态脆弱的地方,则使用人工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问题接踵而来,部分基坑在冻土层以下出现塌方的情况,导致管桩和铁塔基坑出现深度不够。经过论证后,项目部采用5毫米厚的钢板做成圆形护筒,下沉到塌方的坑中做好稳固支撑。
管桩、铁塔基础周围埋设热棒,以解决冻土的热稳定性,此技术是首次在青藏高原上采用。何贵龙认真研究了热棒的原理:埋设在冻土里的热棒,通过外部的感应元件,在夏季可以将冻土里的热量传出来而不致让冻土融化,在冬季又不能进一步冻胀,热棒起到了像空调那样的自动调温作用,使冻土不受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冻融现象,从而保证基础的稳定。QC小组对埋设热棒处的地质钻孔取样,化验冻土的成份,根据土质和冻土深度选择热棒的长度,经过不断改进,热棒施工进展顺利。2006年,管桩基础及热棒技术取得了中国企业新纪录(第十一批),为国内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电力施工首创。
三、裹上棉被的混凝土
在海拔高度2800~5070米的地段,空气稀薄,高寒缺氧,环境温度近-30℃,不仅对施工效率及施工组织有很大影响,最棘手的问题还是极不容易控制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时,先搭建帐篷,内生炉火,所有工作均在帐篷内进行,保证温度达到15℃。搅拌混凝土前,采用铁桶将水加热到60℃后,再和添加剂、炒热的砂石料等充分拌合,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在5℃以上。采用强力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做到搅拌均匀,含氧量充足,保证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混凝土初期养护时,在保温帐篷内,用1000瓦的碘钨灯在混凝土上方加热,或用电热毯覆盖在混凝土上面继续保温,确保混凝土养护时温度不低于规定的温度。五天后,保温帐篷拆除,基础拆模后立即用土回填,外露部分还要用棉被、塑料布等材料覆盖,继续养护,使混凝土达到凝固强度。在养护过程中,何贵龙坚持每天到现场,揭开棉被,做好养护温度的测量。待彻底去掉覆盖物时,在覆盖物上发现了小水珠,这说明里面的温度没有低于0℃,达到了养生效果。青藏总指领导和监理工程师对项目部的这些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在年度信誉评价中,被评为第一名。
四、珍视如宝的骆驼刺
骆驼刺是点缀高原戈壁滩为数不多的绿色植被,它耐寒抗旱,生长缓慢,职工们个个把它当宝。脆弱的生态环境,让大家把绿色施工放在了和安全、质量和技术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项目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制定了符合现场的实施措施。项目部与各班组签订环保责任书,对环保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执行不力的给予处罚,并限期整改。施工中,车辆在荒漠地带行驶,司机做到往返一条线,严禁多条线行驶,随后再对车轮碾压的痕迹进行恢复,避免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在电缆沟、管桩、铁塔基坑开挖时,现场铺好彩条布,运输的砂石、挖出的泥土堆放在上面,保证及时回填恢复,既避免了浪费,也不影响自然景观。
各种措施虽然费时费力,但为了高原的点滴绿意,即使是一棵再不起眼的骆驼刺,大家都小心翼翼爱护,他们的成长十分不易。职工们都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宁肯多绕两公里,也不把它们踩在脚底。当时,作业一队有九公里的架空线路没有便道,要到工地上有两种办法,一是修便道,这样会损坏掉一些植被和戈壁的原始地貌;另一种方法就是跨越高达4米的铁路路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作业队长刘稳毅然选择了后者,400多公斤重的底盘,16个人抬着走,职工们的肩头都被压得又红又肿,有的还渗出了血;一吨多重的电杆也是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翻越路基,职工们用满手的血泡换来了对环境的保护。
五、挺进唐古拉山
一局电务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顺利开展的进度,得到了青藏指挥部的认可,让项目部增援唐古拉山段的电力施工,增加的施工任务达几千万元,用现在的话,就是二次经营取得了优异成绩。
变幻莫测的唐古拉山,地理、气候条件复杂,经常会大雪封山,车辆行驶十分危险。面对龙卷风卷起的高高沙柱,电务人处处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断挑战极限,努力攻坚唐古拉区段的施工任务,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一局电务人的时代风貌。
在五道梁35千伏变配电所工期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青年技师李贵吉提出统筹兼顾的方法施工,第一组展放电缆、编排、绑扎和固定,第二组开剥电缆,第三组校号和编号,循环往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前3天完成了二次线路的配线和调试工作。重达十多吨的变压器在地形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作业队长金坚打破常规,用吊车将变压器吊放在搭建好的钢架平台上,用两个五吨的倒链,一端固定设备基础上,收缩倒链,将变压器慢慢牵引。在牵引过程中,安全员朱险峰紧紧屏住呼吸,生怕出现什么闪失,当平稳地牵引到设备基础上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长舒一口气。
在通信基站设备、电缆安装中,施工人员采用“流水作业法”,根据人员和现场情况,将每处施工任务进行分解,分组完成单项任务。为了赶工期,抢时间,我们的职工早晨从水壶中取出一袋热牛奶,放在最里面的衬衣口袋里保温,带上苹果、饼干到工地上施工,中午就取出这袋带着体温的牛奶,就着苹果、饼干吃下一顿午餐,节省了路途时间。
六、伴着星星过春节
困难与难题,简直是战不完,攻不尽。线路送电后的日常性巡视与维护更是如此,项目部负责D2标段及增援施工范围内的线路和设备维护工作。
秀水河变电所3号高压开关柜保护回路故障跳闸,在和格尔木水电段联系后试送电,却又出现了无法输送的故障。如果晚上送不上电,青藏公司驻站人员就用不成电炉,在近零下三十多度的夜晚会有严重的后果发生。作业队长金坚立即赶到现场,通过翻阅图纸,对保护回路进行仔细检查,经过两个小时的处理,故障排除,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青藏公司驻站人员的取暖用电问题也迎刃而解。
冬季供电,维护人员将手伸进冰冷的变压器油中,更换熔断的保险,牙齿冻得咯咯直响,双手也是青一处紫一处,浑身发抖像筛糠,而他们却没有半句怨言。电缆头出现了故障,在寒风中,在满天星光下,搭起帐篷抢修电缆头,及时恢复供电。在2003年后的三个春节里,当人们沉浸在合家团圆的幸福之中时,我们的干部、职工还在工地上忙碌,唯一有点春节气氛的是大家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正是有这样独特的经历、艰苦的磨练,参建员工收获了财富,项目副经理江新剑如今已是电务公司的副总,何贵龙、刘稳也是分公司经理,朱险峰也担任了公司安质部部长的职务,电务人也是幸运的,一个不落地回到了内地。而对企业来说,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一局电务人完成了建局以来最大的单项电力工程,工程造价累计翻了一倍,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都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弹指一挥间,青藏铁路通车已经十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悄然过去,而埋在心底的记忆却时时珍藏,让人感到温暖幸福。
(通讯员 梁国君 陈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