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岁的陈华飞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道桥专业毕业后,加入了中铁一局桥梁公司的大家庭。当时最主要的考虑就是公司在重庆,离老家贵州遵义近一点。但他没想到,短暂的几天培训后,竟被派往到全公司最北的一个项目——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国道110线乌海黄河特大桥项目。“两个月后,第一次进市区”
开始,陈华飞甚至想去找人力资源部尝试调剂,他那时中意的是公司的渝黔铁路项目,因为项目部就在贵州桐梓。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他给自己说:“既来之,则安之。”暗自下决心,无论如何,都应该留下来把工作干好。
到项目部的第二天,陈华飞就和同来的几个新同事上了工地,两天后,他们在洗脸的时候才发现脖子上全被晒起皮了,用水一洗,簌簌直往下掉。
到项目部两个月后,因为要理发,陈华飞才第一次去了趟离项目部最近的市区——离项目部二十分钟公交车程的乌达区。“最累的时候,往往也是成长的时候”
刚到现场,陈华飞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数钢筋。一孔箱梁需要绑扎钢筋200多根,为了保险起见,他反复要数好多遍,才敢报出最终的数字。
两三天后,他接手了第一件有点“技术性”的工作——测量混凝土梁面和设计标高的差额。陈华飞记得,当时光调平水准仪,就让他捣鼓了半天。除了没见过标准的水准仪本,具体的计算也不会,这让他当时颇为尴尬。“怎么说自己也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呢!”这也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课本所学与现场操作之间的差距。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学多看,不要再闹这样的“笑话”。
当时,他每天上午要给4个地方报检,等忙完,一上午几乎也就过去了,报检完还得去检查整改结果。那段时间,他最怕的就是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接到来自现场的电话,人已经很累,但如果电话打来,就意味着要立刻赶赴现场、处理问题。
陈华飞告诉笔者,在以前,总是要带上图纸去小心盯对,而现在,一般的现场问题,只要看一眼基本就能发现了。自己以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员,服务好现场就没事了。但担上一个部门的重担后,不管有没有“名分”,都意味着要充当起管理的角色。
工作中,技术交底后,由于设计方案复杂等缘故,有些工人会提出一些打折扣的修改。面对企图纠缠的工人,陈华飞就会表现出坚决的一面——我完整的方案已经给你,到时候会对照方案检查,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你们就得担负全部责任。强硬的言辞常让施工队伍不再辩驳。
由于陈华飞的勤奋与努力,2015年,他不仅获得了桥梁公司“青年之星”、“先进个人”的奖励,还被评为2015年度“青年标兵”。
“无论多苦多累,一定要确保检查无误”
2015年五六月份,陈华飞为一联现浇梁的支架抄标高。平时,都是先由陈华飞测好数据,再由项目总工陈学文复核,没问题再报送。但当时正巧陈学文不在,现场又赶着要,陈华飞就自己测完报了过去。没想到,这次问题来了。等施工队安装的时候才发现支架两端的数据反了。这件事让陈华飞触动很大,他反复提醒自己一件事——以后测量,千万要多复核几次,务必要小心谨慎。
记得今年3月底,大桥主墩4号段浇筑混凝土。当时,在狂风肆虐的桥面上,陈华飞从晚上七点坚持到了第二天凌晨五点,待补方结束,检查平整无误后,才放心地下了桥。
白净帅哥到“沧桑大叔”,差一个乌海气候
乌海市地处大陆深处,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可到40℃,最低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
冬天,泼在地上的水,转眼就能凝固结冰。穿上保暖内衣、套上厚毛衣,再裹上羽绒服,即便是站在项目部院子里都难以抵御寒冷。河道里时常飞沙走石,让人猝不及防。要上工地的时候陈华飞会专门选一件连帽卫衣,把帽子戴上、系带扎紧,再戴安全帽,尽管这样,风沙还会从脖子的缝隙往里钻。
今年3月中旬,很多地方地气候已经开始回暖,但乌海的室外气温还只有零下十七八度左右。陈华飞要为大桥3号段的挂篮模板抄标高,为了方便操作仪器旋钮,他把厚手套摘了下来。还没开始记录,手便僵掉了。鼻涕掉下来不是没来得及擦,而是根本没意识到。“整个人全程发抖”他说。
乌海八九月的时候,气温可达到摄氏三十七八度,紫外线照射强烈,吃过亏、被晒秃噜皮的陈华飞聪明地穿上长裤、长袖再去工地,他不仅会故意把领子立起来遮住脖子,甚至还会涂一些防晒霜。这是他在学校时压根想不到的。但是这样武装起来,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热啊,活还没干完,就已经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了。
项目部工经部部长张建权的爱人告诉笔者,刚到项目部时陈华飞还是个白白净净的帅小伙,现在已经沧桑成大叔了。“嗯,现在是乌漆墨黑!”陈华飞在一旁自黑到。
项目书记郝中华对陈华飞的踏实和肯干赞不绝口:“有时候因为项目部人力紧张,一些可能认真归咎起来并不算是工程部的工作,也会落在他身上。”
有时感到负重前行、“压力山大”的时候,陈华飞会有意去看看项目部驻地背后运营的铁轨上那疾驰而过的火车。他说,看着车厢里亮着的灯,会让他有一种温暖,到底什么样的温暖,他也说不清楚。更多时候,他会假想自己就在那列车上,去哪里都没关系,什么事也不用干,就觉得挺惬意……
2014年7月,5个学校不同、专业相近的年轻人被分配到中铁一局桥梁公司乌海黄河特大桥项目,都在工程部见习,随着工程逐步推进,其他人都陆续离开,最后,只有陈华飞留下并坚持到现在。陈华飞坦言,想到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婚姻、定居、父母的赡养等一些列问题,他也曾动摇过,想过离开。但是他还是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坚持下来了,他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虽然做代理部长不算什么成功,但至少是对我近两年来工作的一个肯定。”
(通讯员 沈忠 第五明辉 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