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三代新运人的新疆情



 新疆地域辽阔,占据中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天山屏障,自古以来进出新疆仅有一条驼迹漫漫的通商之道,即古丝绸之路。交通的闭塞使新疆的发展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1952年,毛主席欣然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中铁一局新运公司由此拉开了新疆铁路建设的序幕,从此新疆也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六十多年来,新运公司在新疆先后修建了北疆、南疆、精伊霍、乌精二线、奎北、吐库二线、库阿、库俄、哈罗、哈密南环、兰新第二双线等20余条铁路的建设,为新疆的铁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而在新运公司新疆铁路建设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祖孙三代都与新疆有着特殊的情感。且两代人在新运公司都是赫赫有名的省级劳模,第三代80后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他们家的故事在新运公司被传为佳话,也成为新一代新运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出生于1935年的张志道,1953年从河南老家逃荒到陕西,通过招工进入中铁一局工作。他与新疆结缘是在上世纪50年代。虽没有参建过新疆的铁路工程建设,但是因为当时单位的机关设在新疆乌鲁木齐,作为职工代表和工会主席的他经常要去乌鲁木齐开会,同时还去哈密市招过几次工。所以久而久之,就对新疆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也格外关注兰新铁路的建设情况。
    兰新铁路是当时新疆唯一的一条铁路,始建于1952年,1962年建成通车,整整建设了10年时间。这10年中,张志道先后参建了宝成、宝天、兰青铁路的建设。虽然施工的铁路不同,但是那时的施工环境、施工工具都是大同小异。
    张志道回忆说:“50年代咱们国家技术装备相对比较落后,繁重的施工任务全凭肩背人扛来完成。”搬石头、扛枕木、背石渣……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浸满了工人们辛勤的汗水。甚至水泥搅拌也是靠人工来完成。12个人一组,每天要打400包水泥。工作一天后,大家下班时连腰都直不起来。
    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工人在外工作就一身工作服,走到哪就是一个简单的行李卷,住的是地窝子、简易帐篷。虽然条件苦,但那时人的思想非常淳朴,大家每天只有一门心思,那就是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好。如果谁完不成,就会被大家耻笑为“怂包”。那时大家每个月拿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人,但大家没人提意见。“能有活干,能把肚子吃饱,就是最大的欣慰了。”张志道笑着说。
    出生于1970年的张书广,16岁初中毕业后就随父亲来到了中铁一局。当了5年临时工后,在兰州铁路技校学习了一年,1992年被分配到了新运公司工作。
    张书广在新运公司干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新疆的兰新复线。他是10月份去的新疆,当时从咸阳坐火车到哈密需要40多小时。那会儿新疆已经非常冷了。很多同事不了解新疆的气候情况,穿的很单薄,当时把大家都冻坏了。而父亲非常熟悉新疆,走之前父亲把自己的羊皮袄送给了张书广,并嘱咐他带上棉鞋,这才让他免于受冻。“那时突然觉得当铁二代挺好的。”张书广笑着说。
    1992年的新疆还是比较落后的。火车一进入新疆就感觉到处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当时哈密市最好的建筑就是四层的百货大楼。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毛驴车,很少能见到汽车。
    来到项目部后,张书广和同事们被安排住到了“羊圈”里,他们打扫卫生时里面还有很多羊粪蛋蛋。不过比起父亲那会儿住帐篷的条件,他也感到满足了,起码住的是砖房,比帐篷要暖和多了。
    张书广第二次上新疆是18年以后的事情了。2010年,国家开始建设兰新第二双线,张书广也作为一名光荣的建设者,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他依然是坐火车从咸阳来到哈密,但只用了27个小时。
    此时的哈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18年前有着天壤之别。这与兰新复线的修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来到项目部后也让张书广大吃一惊。一排排彩钢板房整洁美观,各类宣传图牌标准规范,院内红花绿叶,还建起了篮球场。每个职工宿舍也安装了暖气和空调。职工的住宿条件已今非昔比。
    18年后,张书广也实现了从第一次上兰新复线时的“菜鸟”,到第二次上兰新第二双线时的“机械大拿”的华丽转身。两个多月的时间,张书广带领同事们完成了2台提梁机和1台架桥机的组装工作。这是正式铺架前最基本的准备工作,却也是最难的工作。
    正当张书广准备在兰新第二双线展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却一纸调令被调到了西宝客专。他当时感觉非常不舍,两次上新疆,已让他对新疆有了深厚的情感。
    好在他和父亲对新疆的这份感情,又在他的侄女张萍萍身上得到了延续。
    1985年出生的张萍萍,2008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来工作有更好选择的她,因为从小住铁路家属院、上铁路小学、中学,所以很难割舍对铁路的情感,最终还是选择了来新运公司工作。
    尽管从小就听爷爷、叔叔讲关于铁路的故事,但来到吐库二线之后,新疆艰苦的施工环境还是让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她有些接受不了。吐库二线位于新疆有名的“百里风区”,一年有300天左右都刮8级以上的大风,12级风也是说来就来。最严重的一次是2007年2月28日1时55分,5807次列车运行至吐鲁番段珍珠泉至红山渠站间42公里+300米处,瞬间大风袭来,11节车厢发生侧翻。
    2009年3月刚到吐库项目部时,项目部租的楼房是十多年都没住过人的老房子,房间阴冷阴冷的,也没有暖气。张萍萍晚上听着外面寒风的哨声和吹打窗户“哐当哐当”的声音,有一个星期都没睡好觉。她给爷爷打电话诉苦,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爷爷的教训:“都住楼房了还嫌条件不好,我们当年修兰青线的时候住的还是地窝子呢!你们这代人就是没吃过苦,就该好好锻炼锻炼。”放下电话,她又想起了小时候爷爷给她讲的那些关于铁路的故事,想起爷爷那个年代的人所受过的苦,她突然释然了。是啊,比起爷爷的苦,她的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呢?
    思想上有了开悟,人也就不那么纠结了,慢慢的,张萍萍真的开始喜欢上了新疆这个地方。虽然还是每天都刮风,但是风过之后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是在陕西从没有见过的;虽然气候干燥、冬有严寒夏有酷暑,但是正是这种别样的气候让她吃上了闻名全国的吐鲁番葡萄;虽然项目部住的离市区较远,但附近的小镇上衣食住行样样齐全。
    在这种积极思想的引领下,张萍萍在吐库二线工作越来越认真。
    2014年3月,当了妈妈的张萍萍又把一岁多的儿子带到了吐库二线。跟儿子一起来的还有通情达理的婆婆。老两口一辈子没有分开过,老了却为了儿孙天各一方。好在婆婆性格开朗,很快就和项目部的人打成一片。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三口人相处非常融洽,已经从吐库二线转战到了怀邵衡项目部。
    张萍萍的老公是185地质勘探队的,也是常年在野外工作。两人经常是三四天才能通一次电话。老公上夜班时不敢打,怕影响老公的安全;白天休息时也不敢打,怕影响老公休息。好在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每次通话都能通过视频看到对方,这多多少少能缓解一下对对方的思念。
    问张萍萍:“儿子该上幼儿园了怎么办?”“我和婆婆现在没事就教他一些知识,他已经能从1数到100,会写20多个汉字,会背儿歌和古诗,我觉得不比在幼儿园学得少。”她乐观地说,“而且孩子在项目部,大家都很喜欢。我儿子性格特别开朗,特别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在别人眼里心酸和无奈的生活,在她的字里行间听到的只是岁月静好。
    就这样,张萍萍在新疆一干就是七年,直到2015年年底吐库二线项目部铺架任务全部完成,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新疆。
    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如张萍萍一家这样的铁路建设者,才有了如今新疆铁路的四通八达,才有了新疆的快速发展,才使新疆人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为张萍萍一家及所有的筑路人点赞,为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祝福。(通讯员党立红)本版照片由新运公司宣传部提供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