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越努力越幸运
——90后小伙毕业三年开上千万“豪车”
  机械,对于许多男性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他们的眼中,机械引擎发出的轰鸣,似乎比美女擦肩而过更具吸引力。
  董亮亮就是其中之一。90后的他,从小就希望可以拥有一台属于自己驾驭的机械。
  这不,毕业仅3年,就已开上了千万元级别的“豪车”。
  “豪车”初体验
  生长在农村的董亮亮,第一次接触到机械自动化农耕作业时,就被机械的魔力所征服,“未来,一定是机械自动化的时代。”
  2013年,董亮亮就读于陕西铁路工程技术学院。源于对机械“崇拜”,他选择了工程机械专业。3年后,在校园毕业招聘会上,他凭借扎实的机械操作及维修基础,很快吸引了前来招聘的姜银周。
  姜银周现任中铁一局五公司郑万项目一分部的机电部部长,有着多年的机械设备管理经验。
  “那么多学生里,我就看他最机灵。”经过严格的应聘环节,董亮亮顺利成为了姜银周的“爱徒”。
  初到工地,董亮亮第一眼就看到了它。
  “感觉就像变形金刚!”
  眼前三臂凿岩台车,有着庞大的身躯、眼花缭乱的按钮、炫酷的操作手柄……据说价值千万!
  这对于喜爱机械的董亮亮来说实在太震撼了。
  他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征服它!”
  在蒙华项目工作的8个月里,董亮亮不仅学会了三臂凿岩台车操作的基本知识,也掌握了隧道施工的整体流程,为后续成为专业的台车操作手打下了基础。
  技术“小白”的挑战
  2017年3月,中铁一局郑万高铁开工,因工作需要,董亮亮被调到郑万项目。
  郑万项目配备的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具备全自动高效智能化钻孔、超前地质勘探、数据交互等诸多先进功能。
  “现在的新设备,不仅要懂操作,更要掌握全面的施工技术。”一分部办公室主任冯立欣说。
  董亮亮刚来,就被安排到台车的信息化管理的岗位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钻孔图纸设计,是出现在董亮亮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
  他第一次设计的隧道主洞钻孔图纸,比现场预设孔位偏离了2.5米。懊恼的他对着图纸反复看了很多遍,始终没能找到问题所在。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发现隧道中线的设置有误差,经过再次的调整,顺利解决了偏移问题。
  董亮亮意识到,“想要把工作干好,得从基础学起。”
  他从工程部门找来技术标准、施工图纸,认真钻研台车作业的工作原理,不理解的地方,全部记录下来,找到师傅和同事们请教。每逢赶上机械厂家的大机配套培训,他总会对着记录本上的问题,逐一求解,甚至在业余时间,还会找到厂家技术员的宿舍单独请教。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董亮亮也喜欢刷抖音。不同的是,他的抖音号里收到的推送,多数是关于机械操作和电路知识的短视频。一点一滴的积累,为他胜任台车管理工作贮备了大量的技术知识。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实践。董亮亮便已独自承担起了设计炮孔图、台车定位导航、超欠挖控制、台车配件计划、台车成本消耗统计等工作。
  最年轻的“老司机”
  董亮亮在项目中年龄最小,谦逊好学、阳光向上的性格很受项目领导和师傅们的喜爱。
  “想学真本事,就得到现场。”
  领导信任他,董亮亮如愿坐进了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的操作室。
  操作这台重达50吨的庞然大物,第一道难关就是过栈桥。隧道内的栈桥每次仅可容纳一辆台车通过,且台车轮胎距离栈桥两侧仅有10公分。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卡在栈桥上,不仅对台车造成损坏,也会影响后续施工。
  操作室内的董亮亮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着盲区周边的参照物,用身体感受着台车的每一寸起伏。5分钟、10分钟、30分钟……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他顺利通过了第一道“考验”。
  5次、10次、30次……有了60多次“过桥”经验后,董亮亮更加自信了。
  “这就是熟能生巧,现给我5分钟就足够了。”
  凿岩台车施工的周边钻孔,是控制隧道质量和外观的关键工序,一般都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亲自操刀”,董亮亮决意要掌握这项技术。
  卡钻,对于操作新手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操作稍有不当,不仅会损坏钻杆和钻头,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老师傅凭的是经验,而我主要靠数据。”
  每次遇到卡钻,董亮亮总会从台车的电脑上导出开挖日志报告、地质云图等数据逐一进行分析,不断总结推进压力、旋转速度、钻眼角度以及岩层变化之间的关系。经过多次的上机调试,并配合抽拉钎杆、钻头的微调,有效减少了卡钻现象。
  “人车合一,才能精准操控。”
  现在的董亮亮,通过围岩和钻头间反馈给操作手柄的震动,就可以提前预判卡钻的情况,并迅速有效地做出对角度、速度、力度等一系列的调整,不仅可以避免卡钻,也为成孔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他打的孔,分布均匀、线行平顺。
  “在洞子里,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孔是亮亮打的。”
  项目主管机械的副经理贺卫华给予董亮亮很高的评价。
  “他现在的技术,可以和老司机有一拼啦。”
  光面爆破,是隧道施工的头等“喜事”。
  光面爆破后的岩体,表面平整、轮廓清晰,能够有效控制隧道掘进的超欠挖量,最大限度地接近设计值,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光爆效果也对钻孔、布眼、起爆等诸多环节有着非高的技术要求,谈何容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董亮亮在不断精进操作技术的同时,又开始潜心研究爆破施工。
  他找到工地上的老师傅请教提高炮眼利用率的方法,按照老师傅的经验从优化炮孔图入手,认真钻研炮眼布置及炮眼封堵等施工工艺,通过不断的改进,经他设计的炮孔图,炮眼利用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
  同时,他针对不同岩层,不断优化爆破设计,经过多次对炮眼间距、数量、深度、角度和装药量的调整,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光爆方案。
  砰……
  这一次的光爆效果,引来大家的集体“观摩”。
  这位年轻的“老司机”,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亮亮的“独门秘籍”
  在高强度、不间断的隧道作业中,机械设备难免会出现故障。刚开始只能联系厂家售后。但由于施工现场远离城区,售后维修少则2天,多则5、6天,特别是过了售后期,维修成本会大大增加,也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
  董亮亮意识到,“真正玩儿转台车,必须学会维修和保养。”
  台车在钻孔施工中,钻臂的震动幅度多达73次/秒,加上强大的冲击力,钻臂的故障率最高。想要解决故障就得了解钻臂构造,但由于机械厂家的技术封锁,根本拿不到装配件图纸。
  于是,董亮亮决定庖丁解牛,拆一件,拍一件,他用手机拍下了钻臂的每一处构造,并详细记录了每个配件的损耗方式、故障异响,以及相应的损耗时间。
  “它坏得越快,我就学得越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一张完整的机械装配件图纸深深印刻在董亮亮的脑子里。现在,他只要听到异响,就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出现的部位。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独门秘籍”。
  “80%的台车故障,他都能解决。”姜银周说。
  经过三年多的历练,董亮亮荣获中铁一局五公司劳务派遣先进个人,他所在的班组也被中铁一局被评为红旗班组。
  今年“五一”,建设单位在郑万高铁全标段开展了劳动竞赛,并设立了含金量极高的“郑万工匠”评比环节。
  于是,董亮亮又有了新的梦想……
  (通讯员 杨智友 张晓东)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