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千年属地“站”决雌雄
——写在中铁一局汉十高铁东津高架站线下主体工程完工之际
  襄阳,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享有“华夏第一城”之称。漫步其中,古韵悠悠,昔日的历史在这里仍有迹可循。这不,位于襄阳市东津镇境内的汉十高铁东津高架站施工区域内,五家国企单位汇集于此,上演着一场群雄逐鹿的“站”场决斗。
  6月20日,由中铁一局参建的全国地级市首例双高架高铁站、汉十高铁东津高架站线下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为这场决斗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七省通衢“新地标”
  襄阳自古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在这里,全国首条由地方主导建设,湖北省迄今为止投资最大、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汉十高铁应时而生,它不仅是湖北省内连通武汉、十堰、随州的重要区域性快速铁路,也将是沟通华中与西北地区、东南沿海的国家战略大通道。
  汉十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东津高架站更是占足了优势。武西铁路(由汉十高铁和西十高铁组成)、郑万铁路、襄荆宜铁路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建成后,从武汉到十堰缩短至2小时内、到襄阳只要1小时、到随州只需半小时,大大拉近“武汉城市圈”与“襄(阳)十(堰)随(州)城市群”的时空距离。
  在目前全国地级市高铁站当中,襄阳东津站建筑面积、规模和投资最大,功能最强。
  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高架站场+高架站房”的“双高架”模式,为全国地级市车站首例。不仅加强了土地的集约叠合利用,还有效地缝合了铁路对城市的分割。枢纽集多种交通功能于一体,形成以铁路客运为中心,衔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交通接驳、旅客集散、综合换乘等功能无缝衔接,构建出便捷的无风雨换乘系统,将成为襄阳古城的“新门户”“新地标”。组织协调破难题
  东津高架站共设9站台20条线,是中铁一局参建的最大体量高铁车站。最先开挖的是基坑,基坑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建设过程中塔吊林立,卡车穿梭,工人密集……这个大坑堪称中国工地的典型。
  组织协调是项目最大的难题。高峰时期东津站内各施工单位共投入大型塔吊18台,加上吊车等其他大型机械达百台(套),仅中铁一局就有2000余人在同时施工。“这是创纪录的吊运机械密度。”中铁一局五公司副总经理、汉十铁路7标项目负责人袁建飞介绍。
  东津高架站施工区域仅有一条运输通道,成了五家单位的“生命通道”。混凝土拌合站离东津站施工区域仅有3公里路,但运输车经常在路上堵半天。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中铁一局建设者牵头联系业主建立“坑长”制度,形成站内24小时全天联动机制,项目常务副经理翟朝龙便自然而然成了这个大坑的“坑长”,日解决沟通协调问题达上百条。仅两个多月时间,项目便顺利完成4万平方米的东津高架站承轨层施工任务,期间钢筋用量9400余吨,混凝土用量近33000立方米。回忆起那段时光,翟朝龙记忆犹新:“那时候每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过一天安生觉,还没睡着,就被电话吵醒了。”
  不仅如此,五家建设单位必须同时施工,交叉作业,难免相互干扰。平面、立体交叉作业频繁,工序移交次数多。东津站基础与中铁十一局共建,主体结构与中铁十一局、中铁建工共建,并通过三次移交,才顺利完成主体结构。为解决难题,项目实行“微信群每日日报”制度,日报内容包括每日计划、每日完成、施工队伍资源配置状况、每日施工状态、存在问题等,今日事今日毕。以“快”制胜有“法宝”
  在东津站建设过程中,项目全员齐心协力,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点,这有赖于两项“法宝”。
  第一项“法宝”是BIM技术。东津高架站设计为立体化布局,地上三层、地下二层,采用了“桥建合一、基础共用”的模式,也就是要把高铁车站建在桥上,这种车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对于中铁一局建设者无疑是一项挑战。
  为了将站房结构更加形象化、可视化,项目引进BIM技术,对东津高架站进行建模,对重难点工序施工前模拟,科学规避现场错漏碰缺,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按照施组计划,2018年9月,项目即将进入钢骨梁柱接点的钢筋绑扎施工,而相邻单位早在8月就开始了这项施工。借助BIM技术,以及从相邻单位那里学习来的经验,项目部对钢筋绑扎的每一步方案进行预演和比选,仅用两周时间完成了第一个接点处的钢筋绑扎,赶上了相邻单位开展这项施工的进度。
  第二项“法宝”是管理模式创新。为了激发员工及作业工人的积极性,项目积极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在汉十”“大干120天”“大干40天”等劳动竞赛,并严格考核,及时兑现。也因此,项目每周的交班会上最常见的便是考核文件,项目领导说的最多的也就是哪道工序必须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与此同时,项目还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直接生成进度日报、周报、月报,并适时生成施工生产形象进度图,方便查看与调用,对施工进度的把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8年7月5日,东津高架站正线刚构连续梁合龙,比计划提前10天;2018年10月14日,东津高架站特大桥到发线小里程方向桥梁主体结构工程全部结束,比计划提前两个月……以人为本促干劲
  项目高度重视以“工地生活、工地文化、工地卫生”为内容的“三工”建设活动,关心员工生活,投入资金从基础上满足职工需求。同时项目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员工开展文娱活动,使员工在活动中愉悦身心、激发斗志、增进友谊,有效提高了项目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项目每周对“本周食谱”进行更新,充分营造了周周换口味、天天不重样的良好环境;每年对员工及农民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共开展节日慰问3次,慰问协作队伍11支,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现场慰问2次,慰问人数达600人次,发放防暑降温药品1600份次。
  2018年5月,正值东津高架站桩基、承台的施工大干。但天不作美,5月25日一场暴雨冲进了东津高架站十多米深的基坑。形势严峻,项目班子成员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调配了4台挖掘机、5台大功率抽水车,召集200多名抢险人员,组成了一支应急抢险队。
  抵达现场后,大股的泥水正咆哮着往基坑里灌,大伙愣住了。项目班子成员见状,号召全员采取了排水措施。于是,大伙找准了方向,挖掘机从基坑最低处开挖引流,抽水机从积水最深处迅速抽水,200多人同时上手,码起了2米多高的沙袋墙牢牢固定在基坑四周,防止了滑坡。鏖战两个多小时,积水全部排出,基坑转危为安,大家松了一口气。
  东津高架站会战苦尽甘来,自开工建设到东津高架站线下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中铁一局建设者三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中铁一局“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将每次施工都当成一次决斗,积极主动,克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将智慧与汗水洒在了这片千年属地之上。(通讯员 张根城 吉祥庆 陈川 本报记者 牛荣健 黄斌)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