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走基层·重点工程建设系列报道之十八
云端筑就幸福路
——中铁一局四公司甘孜交通扶贫公路建设纪实
    甘孜,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在旅行者眼里,这里有高耸入云的雪山、狂野奔腾的河流、静美如画的湖泊,这里是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然而,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在造就了壮美如画景色的同时,也撕裂出令人绝望的天堑,造就了甘孜的闭塞与经济上的落后。
    脱贫攻坚,交通为先。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基础建设精准脱贫政策,打通阻碍甘孜脱贫之路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中铁一局四公司建设者从2012年修建世界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318国道雀儿山隧道项目之后,坚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先后参与了甘孜州国省干道及8个县通乡和通村路总共120条道路建设,共建成道路1600多公里,成为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通往幸福家园的“黄金大道”。
    一年有两季,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2017年9月26日,经过中铁一局四公司员工5年鏖战,海拔4300米的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打通了几十年来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一去不返,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力,为雪域高原的人们打开了又一扇幸福之门。
    雀儿山隧道建设得到甘孜州的认可,中铁一局成了甘孜州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面旗帜,便有了此后的合作。
    “刚到甘孜高原,交通不便,海拔高,对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种冲击。”中铁一局四公司甘孜州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郑旺儒,今年35岁的他,个头不高,圆脸,壮实敦厚,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到甘孜高原已是第四个年头。
    “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六月雪花飘,冰多氧气少。”这句流传于中铁一局四公司甘孜高原建设员工中的顺口溜形象的说明了施工环境的艰辛。
    四公司施工的甘孜德格县公路项目施工区域主要为德格县东片区(以雀儿山为界),海拔4000米,这里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5%,而且山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建设员工刚到这里每个人几乎彻夜失眠,精神状况一度极差。
    甘孜州石渠县,境内平均海拔4500米,是四川境内最为偏远、海拔最高的地区,年平均气温-7℃,最低气温-20℃,甚至更低,人称“生命禁区”。当地人说,石渠一年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中铁一局建设的石渠通畅公路工程,所在区域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施工区域海拔4700米。“每年10月份往后到来年的4月都是一片冰天雪地。每年5月到9月份是施工的好季节,我们要与风雪赛跑。”四公司石渠项目负责人唐明治讲道。
    在中铁一局施工的甘孜州其他县也面临着类似艰辛的环境。
    除了环境艰苦,好多通乡、通村道路项目还面临着点多面广、施工战线长、物资匮乏等难题。
    “平均每个县施工里程都在100公里,问题是施工道路不连续,短的只有五六公里,长的施工道路五六十公里。德格有一年签订了60多份施工合同,涉及60个施工点,但其实产值总共才2亿元,而且,工地之间相隔远的一二百公里,有些海拔高差达五六百米。”郑旺儒说。
    面对艰辛的施工环境,为了全体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稳定人心,各个项目部购买了抗高反药品及医疗用品,配备了氧气罐,同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安抚员工情绪,项目部也坚持保证员工餐饭有菜有肉有水果。
    人员逐步稳定下来后,大家彼此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快点把修通道路,让藏区人民踏上致富路,为中铁一局争光,为国家的交通扶贫战略贡献自身的一点力量。挑战极限,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2016年4月初,当中铁一局四公司十几名职工从春暖花开的陕西踏上了四川石渠县的土地时,看到的却是天地间一片大雪纷飞的白茫茫。
    大雪封山和高原缺氧,终究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中铁一局的旗帜,稳稳地插在了这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
    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2018年五月初,石渠县还是寒冷袭人。为了在协作队伍进场前做好复工准备,项目测量组技术员施小波一行3人,带着干粮和水,每天一大早就从项目部出发,去100多公里外的测量点,一直到下午才能返回项目部驻地。
    一天早上,施小波3人出门的时候,还是大晴天。到了测量点司机师傅便扭头回去给他们取午饭,师傅走了不一会儿,只见漫天的乌云从天边卷来,凛冽的寒风随之呼啸而来,天地间很快就是白茫茫的一片雪花。此时,100公里外的项目部还是晴空万里。
    然而,测量点没有手机信号,所以没有人知道还有三个小伙子被困在了暴雪中。所幸,在测量点不远有一处废弃的涵洞。施小波等3人抱着设备,蜷缩在狭小的涵洞,瑟瑟发抖。
    等司机师傅半路发现天气突变之后加速找到3人时,3人早已冻的嘴唇发紫,呼吸也非常急促……
    石渠是甘孜州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2018年是四公司石渠项目部施工任务最重的一年。然而,石渠因为冬期漫长,每年仅有半年有效施工工期,且高寒缺氧,机械效率在这里只有平原地区60%的功率,为了坚决完成年度施工任务,作业工人每日两班倒,一天当着两天干。在项目沥青拌合站,施工人员每天凌晨3点多就开始生产沥青,工地上5点打着灯就开始沥青摊铺施工,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四公司德格项目部乡村公路员工自2016年5月份进场以来,积极主动,逆风前行,克服了高原高寒、缺氧、工作效率低,山高、路远、料少、运输不便等困难,在保证人员身体健康的状态下,开展劳动竞赛,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2018年10月30日,在甘孜色达县,四公司施工的海拔高达4200米的色泥路TJ3标提前196天全面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全体员工克服高寒、缺氧、工期紧的不利因素,加强资源投入,合理优化施工顺序和工序衔接,分项工程施工采取“集中作业、小段成型,陆续连成一片”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员工和作业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人员昼夜奋战,在全线三个标段首先完成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铺筑,得到业主、地方政府以及监理的一致好评。
    就是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念头和一种精神力量,中铁一局高原建设者一次次挑战极限,与时间赛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延伸和拓宽着高原群众的致富之路和幸福之路。
    高标准高质量,连续8年荣获四川省公路信用评价“AA”
    “在高原施工,我们的质量意识和投入程度是优于投标标准的。”郑旺儒表示。在甘孜炉霍县望果大桥施工中,为了提升大桥质量,项目技术人员克服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养护困难等难题,在当地首次成功实施了C50混凝土40米箱梁浇筑。
    “这个梁在内地很普通,但是在建望果大桥前我了解到,当地的桥梁只有C40的混凝土。”郑旺儒说。
    在石渠县,项目部施工的乡村公路虽然是四级公路,国家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项目部技术人员就参照三级公路的标准。
    施工中,项目部还通过技术攻关,成功摸索并总结出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和桥梁空心板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填补了企业和行业技术空白。
    “这里昼夜温差高达20度,为了防止混凝土冻裂,混凝土浇筑基本上都安排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进行,然后通过用毯子裹、用电炉或者火炉升温等方式,确保工程质量。沥青摊铺重点是控制温度,从出厂到摊铺要确保沥青的温度比平原地区高5-10度。”四公司石渠项目总工程师王鹏讲。
    高标准的施工技术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也赢得了甘孜州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肯定。
    石渠县虾扎镇党委书记土登颜批讲道:“路修的非常好,老百姓非常满意。”
    石渠县副县长徐双勇称赞:“中铁一局管理水平非常高,铺出的油面、路基就是不一样,质量有保证。”
    甘孜交投董事长李言明在四公司承建的色泥路项目检查指导工作时对项目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环保和文明施工情况表示满意。
    2018年8月15日,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在中铁一局四公司德格项目阿须滨河路公路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时,对工程建设表示满意。
    甘孜州2018年交通扶贫推进会在四公司德格项目召开,中铁一局四公司在甘孜州片区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州领导的高度评价,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到甘孜得荣县调研期间,对四公司施工的国道215线竹二路施工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工程进度、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四川省公路综合信用评价中,四公司甘孜州片区参建项目捷报连传,为中铁一局在四川省信用评价连续8年荣获“AA”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四公司甘孜州项目也逐年刷新着施工纪录。2016年,四公司甘孜州5个项目完成公司下达生产计划的104%;2017年,四公司甘孜州11个项目年人均产值约1037万元,排名公司第一;2018年,甘孜州8个项目,完成公司下达生产计划的151%,年人均产值1151万元,再创新高。藏区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原来门前是一条崎岖的小土路,逢节过年或者老百姓家里办个事,东西都是从外面背回来的,太费事了。现在一个电话,车就开到了家门口。”说起村里道路的变化,德格县窝公乡村民朴朴泽仁高兴地合不拢嘴。
    随着四公司德格项目所承建的通村公路的陆续完工,极大改善了该县东片区14个乡镇76个村的5万多藏族同胞的出行条件。同时,道路的畅通,带动了德格虫草、贝母、獐子菌等特色农产品的交易,促进了当地特色旅游、餐饮住宿、牛乳制品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黄金大道”。
    在石渠县,最远的村庄离县城有200公里,交通出行和运送货物至今还存在骑马和牦牛驮运的落后方式。从2016年至2019年8月,中铁一局四公司员工坚守高原4年,在这个有着“太阳部落”之称的县,累计高标准完成农村沥青公路330余公里。
    在石渠县长沙干马乡的忽热村,中铁一局修筑的通乡公路2018年通车后,成为5个乡镇的必经之路,看到商机的达吉和村里其他8户百姓就合开了农家乐。对于瓦须乡哈达村的阿千来说,门口新修建的道路是他发家致富的法宝,路修好后,他花9万元购置了一辆小轿车,把从山上挖的虫草拉到县城去买,价格要比在村里出售高一些。阿千说,路修好后,他的年收入增加了一万元。
    石渠县县长罗林表示,道路通了之后,去年石渠县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了9千多元,相比四五年前翻了一番。
    在炉霍县,四公司修建的170多公里道路,通达5个乡镇,造福数万群众。
    在得荣县,四公司修建的国道215线,使得全国倒数第二个没通等级公路的县城改变了交通出行历史,打破了制约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这个有着“吉祥太阳谷”之称的县城,感受圣洁的藏族特色文化和独特的高原风景。
    ……
    2019年6月12日,中铁一局四公司参建的国道318线康定过境段开工。国道318线线路康定过境段全长9.236公里,是川藏南线进藏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进出康定地区拥堵现状,提高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旅游支柱产业壮大;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并与G4218线康定过境段高速公路配合形成高速公路和国道双通道过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四公司甘孜片区先后参与了甘孜州国省干道及8个县通乡和通村路总共120条道路建设,已建成道路1600多公里。这一条条道路为推动了藏区百姓脱贫打通了“血脉”,这一条条道路如同舞动的哈达,铺设在美丽的甘孜高原上,让藏区百姓在致富奔小康和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驶向新天地。(本报记者 史飞龙 通讯员 任新维 黄建)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