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五月槐花香
    我的家乡在宝鸡虢镇原上,人们习惯把这个原称做二原,而大原则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的雍州。另外她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周原,当然此周原并非广义上周人活动的岐山、扶风一带的周原遗址。在这个原上坐落一个小村庄,它叫马家山,村里的男丁都姓马。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似乎没有什么山,那应该只是绵延起伏的二原上突兀的一座小山丘而已,也许随着岁月的变迁,这座小山丘早已没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梯田。因为黄土高原呈北高南低状,我们的祖先就依势开凿窑洞,平出小院,并在大门前栽种一两棵槐树,家家如此。为什么要种植槐树,据老人们讲,马家山的祖先以前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徙来的,为了保留对故土的思念,凡是谁家新起了庄基地,一定会在门前种下一两棵槐树。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直到现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槐树林。每年五月,这些槐树仿佛事先约定似的,满村雪白的槐花竞相盛开,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弥久不散。
    其实这种记忆只是儿时的、短暂的,也是美丽的,那是永远无法从心中抹去的一种静谧的美。没过多久,记忆中这些美好景色被彻底打破。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由于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等运动,加上人民公社这种单一化农业生产体制,在多重作用下的农村每年生产的粮食除上交给国家外,生产队几乎剩不下多少口粮。农民基本生活来源是返销粮,而且缺口很大,即便是处于富饶的关中平原西部——宝鸡也是如此。由于吃不饱饭,大家不约而同地打起了槐花的主意。每到五月便是青黄不接的月份,又恰是槐花盛开的时候,大人小孩爬上槐树,折下槐枝,捋下槐花,与“三合面”(小麦面、玉米面、豆面)拌在一起蒸“麦饭”,而当时的口粮基本是国家返销的三合面。五月过后,棵棵槐树断枝残叶,槐林凋零,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此情此景,已然完全粉碎了儿时对槐林一切美好的记忆。
    随着文革的结束,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又恢复了,国家教育走上了正轨。1976年我离开了生活了十三年的家乡,开启了我的求学之旅,直到1986年高校毕业,再也没有在五月份回过家乡。即使中途偶尔回去,大多也是在寒暑假和春节期间。因此,十年的学生生活,已使我俨然忘记了家乡五月槐林的美景。
    毕业分配到铁一局五处后的第二年五月,有同学从柳州来陕出差,他提出要去我家乡看看。那时正值槐花盛开季节,人未进村,空气中就袭来阵阵的香气。同学问,这是什么花的味道,怎么这么香,以前怎么从来没有闻到过?我说是槐花香!槐花专指刺槐,也叫洋槐,主要在秦岭以北和黄河、淮河流域广泛栽植的树种,你们柳州当然很少见到了。同学的疑问,竟一语惊醒梦中人,是他又重新唤起我久违的记忆。果真,槐林茂密,繁花似锦,整个村子就沉浸在雪白花朵的海洋中。中午在奶奶家吃饭时,满桌丰盛的菜品,却唯独不见“槐花麦饭”。问其故,奶奶说:“现在已经不是那几年了,没人用槐花充饥了;你离开后没几年,人民公社改成了乡,生产队改成了村民小组,农村开始分田地,包产到户,咱们家五口人分到了十二亩地;包产到户后每年仅小麦一季收成都在五千斤以上,除了上交给国家的公粮外,还能剩下两千多斤;现在天天吃白面馒头,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有些勤劳的人农忙时回来种地收麦,忙完都去城里打工挣钱去了,你在村上看看,哪儿还有闲人……”奶奶喋喋不休地说着。哦,我明白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启动了农村改革新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了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才有了农村新变化、新气象和新发展。农民有了吃的,谁还会惦记在青黄不接时靠捋槐花接济生活呢。于是那片槐树林又恢复儿时记忆中的美景,每年的五月,槐花依然会悄然绽放,用它的芳香来诠释农村面貌发生的新变化。
    铁路建设者是辛苦的,从1986年参加工作到现在30余年,常年累月在他乡做项目,鲜有时间与亲人团聚,更谈不上回家乡省亲。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国家高 铁在飞速发展,项目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根本没有太多假期,所以回乡的机会就更少了。也就是前年五月份,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工作稍微轻松了点,有了难得的半个月假期,于是我想起了家乡的槐林,这时应是槐花盛开季节,该回家乡看看。
    再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不变的是那片槐林依然存在,除了比以前更加茂密之外,还增加了新的成员——紫槐花,使这片槐林平添了一种别样的妩媚,香气更加袭人。而变了的是槐林中已无人居住,村民在十年前已全部搬到政府新规划的小区居住,村民们亲切地叫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整齐划一,家家盖起了小洋楼,村道两旁栽植的是常绿乔木——女贞;家家门前已不再种植刺槐,取而代之的是四季花期分明的樱花、西府海棠、高杆月季及紫薇等名贵花木,有的家门口还栽有竹子,给这个原上的小村庄平添了几分妩媚。大多村民家门口都停放有私家车,豪车虽然少见,但这个在四十年前见到一辆北京吉普车就让我们欢呼雀跃、稀罕不已的小村庄,现在大家早已都习以为常了。
    如今,我们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人们的生活不再是吃得饱、穿得暖,而是在向更高的精神层面迈进,为此当地政府大力倡导和推行农村合作社和乡村旅游项目。昔日的槐树林已不仅是追根念祖的记忆符号,也不再是青黄不接时人们向它索取填饱肚子的食材树,她不仅会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而更应该是承载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元素。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美、更加温馨宜人。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思想解放;没有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人民的富裕生活;没有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祖国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愿家乡能紧跟新时代步伐越变越美,愿家乡的槐树林更加枝繁叶茂,愿五月的槐花恒久弥香!
    (作者单位:五公司)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