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当疫情侵袭遥远的非洲塞内加尔这样一个医疗资源紧缺、基础医疗设备缺乏的国家时,在首都达喀尔,由中国援建、中国中铁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铁一局总承包并建造,中铁二院设计,刚刚竣工不久的塞内加尔妇幼医院,被塞内加尔卫生部指定作为新冠肺炎隔离治疗定点医院,成为塞内加尔版的“火神山”医院。
3月2日,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出现首例输入型新冠肺炎病例,疫情蔓延迅速,截至3月30日,该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62例。
援塞内加尔妇幼医院项目,2018年11月15日举行开工典礼,2019年12月22日完成竣工验收,建设期只有短短13个月。
当得知自己参与援建的项目正在承担着为当地抗击疫情的重要使命时,中铁一局每个参建人员都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项目负责人王贵锋在朋友圈里留下了“经历了太多不易,终见硕果,(塞内加尔妇幼医院)为塞内加尔疫情治疗作出巨大贡献”的感慨。“铁军”出征万里援建
援外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中铁海外业务发展的重要板块,尽管这是出了名“活多、利润少、任务重”的硬骨头,但作为央企,能够参与国家的援建项目,是荣誉、使命,更是责任、担当。
中铁一局作为中国中铁的全资子公司,有着“铁军”之称,积极响应股份公司号召,积极参与国家援外项目建设。在援塞内加尔医院项目之前,中铁一局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援多哥洛美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改造项目。
开工在即,分秒必争。从2018年6月1日拿到项目中标通知书,中铁一局第一时间与设计单位联系制定设计方案,从内部各专业公司抽调5名技术管理骨干组建的项目技术组。六月底,技术组人员就已经踏上了万里之遥外的塞内加尔的土地上。
塞内加尔,位于非洲最西部,濒临大西洋,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与中国时差8个小时,官方语言为法语,94%的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
经过中铁二院设计人员的努力,7月15日,塞内加尔妇幼医院完成设计并通过审批。中铁一局承担的建设任务是对既有医院的扩延,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栋3层妇产科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720平方米,建筑高度18.25米。设计容纳病床84张,3间手术室并提供配套的柴油发电机组、低压配电室、医用气体用房等设备用房及必要的医疗设备。
援塞内加尔妇幼医院项目的管理机构来自三方,业主是中国商务部经济合作局,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经商处、塞内加尔卫生部基础建设司作为项目竣工移交的主接收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质量及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技术组5人分别来自中铁一局海外事业部、天津公司和建安公司,除海外事业部的人员,其他管理人员都还是第一次出国,援外项目更是第一次参与。一时技术组成员压力山大:要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实施援外项目,如果干不好,不仅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更可能会影响到两个国家的关系。
项目负责人王贵锋鼓励大家:“困难肯定有,但是只要大家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干好!”
熟悉市场环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是技术组面临的第一个课题。拜访了当地多家中资企业、对市场进行调研,在对塞内加尔法律法规、市场环境、行业准则、物资、设备、人力资源等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很快厘清了工作思路,制定出工作方案。
与此同时,中铁一局技术组到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经参处和塞内加尔卫生部基础建设司报到,介绍项目技术人员、汇报项目实施计划,得到两家单位的认可和支持;和塞内加尔卫生部基础建设司沟通办理现场土地交接以及临时用地手续;联系当地海关部门和国内业务部门,同步办理国内外物资采购以及清关免税手续;在当地银行开设企业账户…
工作之余,大家开始努力攻克语言关,法语、英语都要学习。英语有一定基础要再加强,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语言。法语要做到可以简单交流,保障日常生活。解决了语言问题,工作才能正常推进。
2018年11月15日,项目开工典礼在工地现场隆重举行,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张迅、塞内加尔卫生部部长阿卜杜拉·耶迪乌夫·萨尔在塞中资企业代表、塞内加尔社会各界代表及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张迅大使在现场致辞时指出:“中塞友谊源远流长,塞内加尔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将中塞友谊推向新高度。希望妇幼医院项目成为中塞合作的新标杆。”
大使的话在全体参建人员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干好项目,义不容辞。严控质量打造精品
项目建设期满打满算13个月。但是摆在面前的困难不少:当地建筑市场材料、设备严重短缺,很难找到熟练的技术工人,而且每年7-10月是塞内加尔的雨季。
刚到现场不久,项目技术组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第一时间调整施工计划,联系国内支援,保障物资设备供应,并与在塞内加尔以及周边国家有施工任务的中国企业联系,寻找技术熟练的当地工人,建立人才储备库。 在旱季施工的黄金期,项目部经常会组织大干抢工期。一开始,当地员工会不理解,觉得不需要这么拼命,拒绝加班。中方员工就会率先示范。项目附近的居民经常会看到中国人挑灯夜战为自己的国家建设医院,都被中国人的敬业和努力所感动。久而久之,当地员工也积极主动起来,不再排斥加班。
援外项目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都不容有失。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管控质量,坚持每道工序“样板先行”,验收合格后再与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人员熟练掌握操作工艺。不合格的工程及时纠偏、整改,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不影响下一步工序;混凝土实体、外观质量、二次结构砌筑质量严格要求,发现问题绝不姑息坚决返工。项目部在距现场6公里的地方租赁了一台自动计量搅拌站,每次浇筑混凝土前,技术人员都要核对计量数据、测量塌落度,确保进场的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项目严格的安全质量管控,得到了各方越来越多的认可。工程也上了合作局、使馆经参处、塞内加尔卫生部的光荣榜,经参处多次组织在塞的援外企业到项目参观。塞内加尔卫生部部长、基础建设司司长组织当地多家主流媒体对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进行报道,认为在卫生部管理的7个在建项目中,援塞内加尔妇幼医院项目施工质量是最好的,希望中铁一局能更多地参与塞内加尔的基础建设。
2019年4月,项目主体工程按期完工,商务部聘请专家组到现场进行中期验收,在对施工质量、远程监管系统平台内容、合同履约专项内容、施工技术资料专项内容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后,专家组宣布中期验收结论评价“优良”。
发展不忘担当,虽然在异国他乡,中铁一局依旧不忘承担履行社会责任。援塞内加尔妇幼医院项目施工高峰期,项目雇佣当地工人达到百余人,而中方员工连同技术组始终控制在40人。
塞内加尔当地人能够吃苦耐劳,工作态度也很好,但技术能力欠缺,劳动效率、工作质量都不高。项目部便采用“导师带徒”的方式,一名中国工人带三名当地工人,手把手地教,直到当地工人也可以熟练掌握技术,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一起工作久了,中国师傅和外国徒弟之间也有了默契。中国工人学会说几句简单的法语,而当地工人也学会了简单中文。在现场,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中方人员结结巴巴地蹦法语单词,当地工人用中文,大家一通比划,旁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人家双方已经完成交流,心领神会。圆满交付助力抗疫
2019年12月22日,合作局专家组再次来到项目现场,这一次是项目的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更为严格,由1名合作局工作人员和6名国内建筑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为期10天的评估验收,在对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工程量增减及内业资料逐一审查后,最终评定工程达到设计要求,颁发了《项目工程质量验收证明》。
站在医院的院子里,面对平地而起的三层医院大楼,比起国内动辄几十层的建筑来说并不算是个大工程,但大家经历的更多、付出的心血更多。想着它投入使用改善当地医疗条件,收治病人的情景,大家觉得很自豪,医院大门处醒目的中国援助标志,更让人第一次有了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塞内加尔爆发,这是对当地医疗卫生条件的重大考验。中国向塞内加尔紧急援助包括3000套防护服、3000个眼镜、3000个口罩和500个红外线温度计的医疗物资,而中国援建的塞内加尔妇幼医院因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就医环境,被立即启用指定作为定点隔离治疗医院。
在接到使馆经参处和塞内加尔卫生部的通知后,在现场留守负责项目移交和维保的中铁一局建设人员立刻行动起来,对还未正式启用的医院综合大楼进行全面检查,保障所有医疗设施良好,做好医院启用的一切准备工作;帮助卫生医疗部门设置隔离治疗功能区域,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重新调整,满足收治需要;同时,对医院各类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证运转状态,为抗击疫情做好后勤保障。目前,多名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正在塞内加尔妇幼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塞内加尔妇幼医院作为中国援助建设的医院,在抗疫一线发挥积极作用,助塞战胜疫情,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情谊的体现,是“一带一路”建设结出的美丽果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
疫情之下,中国中铁作为建筑央企,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冲在一线救死扶伤,但我们建设的海外工程正在全球抗疫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是“一带一路”上的建设者,中国中铁将继续前行,矢志在全球建设更多、更好的民生工程,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舞台行稳致远贡献力量。
(通讯员 司蓓 王贵锋 魏昶 本报记者 史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