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革命圣地访劳模
    

赵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局修建阳安铁路的鏖战刚接近尾声,又接到修建西安至延安铁路的任务。那时候,由于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又连年受政治风波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投资修建铁路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但为了加快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毅然决定修建西延铁路。一局接受施工任务后,立刻秣兵厉马,调集队伍到达施工现场,很快就掀起了施工建设高潮。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号召。到七十年代修建西延铁路时,我局工业学大庆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并通过学大庆活动的评比,取代了以往评先评优的活动。局直属汽车队(该单位已于八十年代撤销)作为施工材料运输的主力军,将八个汽车分队中的七个分队散布在西延铁路沿线,给各施工单位拉运施工材料,配合施工。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运输,搞好施工配合任务,汽车队也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庆活动,并被局评为学大庆先进单位之一。1976年春,为进一步推动学大庆活动的开展,将延安精神与学大庆活动结合起来,汽车队组织了一次专程前往延安采访劳动模范——杨步浩的活动。
    杨步浩,陕西横山县人,10岁起给地主打工,1929年逃荒到延安县碾庄乡落户。1935年红军解放石家畔后,他分到了窑洞和土地。共产党让杨步浩这样的广大穷苦农民翻身作了主人,杨步浩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恩之情。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成为他自觉、自发的行动。1936年初,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村干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为应对艰难时局,党中央组织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杨步浩积极行动,率领家人早出晚归,尽力搞好农业生产,曾被边区政府评为甲等农业劳动模范。当他听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也同战士们一样要完成生产任务时,就主动给毛主席、朱总司令代耕。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陕北民歌《绣金匾》,上年龄的人都非常熟悉。而歌词中的送金匾,就是杨步浩的一段往事。1946年春节,杨步浩等人倡议给毛泽东敬献金字匾。不几天,五尺长、三尺宽,上书"人民救星"四个大字的金匾做好了。正月十五,杨步浩带领秧歌队去给毛泽东献匾。毛泽东接过金匾高兴地说:"我感谢六乡的全体人民,祝贺六乡的全体人民,祝贺六乡人民今年夺得大丰收。"由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平易近人,杨步浩这些最基层的民众,也能经常接触到高层领导人,并进行平等的交流。在频繁接触中,他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杨步浩40岁生日时,毛泽东、朱德特意派代表前往祝贺,并赠送了“与人民同寿”的大红绸幛和20万元边币的贺礼。杨步浩也时时牵挂着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
    采访组由汽车队主管宣传的邢建民、从事干部工作的赵伟,特邀摄影师,配件厂的牛伯让、中心医院放射科的马培鳞医师及司机罗兆春组成,邢建民带队。采访组一行5人,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杨步浩家中,见到了这位在延安时期作过突出贡献的老人。老人方圆脸庞,头上扎着陕北特色的白羊肚毛巾,身材不太高,艰苦生活的磨难,劳动的艰辛,在他面容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老人虽然文化程度并不高,但经过长期基层干部的历练,特别是建国后,杨老经常作革命传统的教育,大力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1970年,他又被调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专门讲解自己亲身经历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事迹。所以和我们交谈起来口若悬河。提起他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交往的话题,他的精神头就非常亢奋,就像陕北说书人的腔调一样,高亢且抑扬顿挫。让杨步浩感到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去北京看望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建国时,中共中央迁到了北京,住进了中南海。时间长了,杨步浩非常想念毛泽东等领导人,他就萌发了去北京看望的念头。给所在地领导报告了自己的想法,还没等领导们批示下来,他就急不可耐地踏上了赴京的行程。在西安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列车员查验他的车票时,他说:“我没有票”。列车员说“老大爷,没有票是不能乘坐火车的”。这时,他从衣服口袋中摸出一张老照片,递给列车员说:“你看这行吗?”列车员接过来,看看照片,又仔细端详了眼前的老人,立刻惊讶地叫出声来。“你就是照片上和毛主席交谈的人?”杨步浩点点头。列车员立马转身找列车长汇报了此事。列车到达前方站,通过车站的电话,向上级报告了列车上这一情况。上级领导告诉列车长,陕西省委的领导正在着急地寻找这位老人,你们一定要在路途上照顾好老人。于是杨步浩住进了列车的高级软卧包厢。一路上喝茶、吃饭等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到了北京的中南海,大门边站岗的警卫战士拦住了杨步浩,要他出示通行证件,杨步浩又掏出了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警卫战士看了以后,立即回到岗楼打电话。杨老说:“不一会,小汪就出来了”。他说的小汪,就是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汪东兴热情地将杨步浩接进了中南海。在中南海,杨步浩不仅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而且毛泽东还留他吃了饭。杨老说,毛主席用的碗很小,但饭量还可以。作为湖南人,毛主席吃辣椒很厉害。毛主席、朱总司令与杨步浩还进行了交谈。他说“交谈中,忽的一下,就来了一张”。杨老说“忽的一下”时,不但嗓门很大,手臂还在空中比划了一下,把我们吓了一跳。当他补充说,“给我们照了一张照片时”,我们才明白,原来是说摄影师拍照时,镁光灯补光的情景。说着,还拿出拍照的照片指给我们看。照片上的杨步浩分别与毛泽东、朱德聚首一处,让人看到是亲如一家人的感觉。他还拿出与王震的合影,指着照片上开怀大笑的王震说,这是与王震见面后,谈起当年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大生产以及与国民党军队打仗的往事时,王震不禁高兴地大笑起来的场景。杨步浩给毛泽东、朱德等人带去了陕北最好的小米、红枣等特产。毛、朱等领导人给杨步浩回赠了衣服、饼干、糖果等礼品。说着他还拿出了衣服。装饼干的铁盒等物品,让我们观看。
    采访结束后,时间不太长,我们听到了杨步浩的噩耗。杨步浩的住所,紧邻延河。陕北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他及其老伴、儿媳、一个孙子,被这场洪水夺去了生命。杨步浩走了,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惆怅和遗憾。但与杨步浩的这次采访活动,却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杨步浩娓娓道来的与领袖人物交往的日常小事,让我们看到了领袖与人民的鱼水关系,让我们深深怀念杨步浩这样的劳模,也更加怀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
    (作者单位:离退休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