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为提升国企执行力切准脉
子墨
  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国企执行“乏力”难题成为加快国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迫切要求。笔者不揣浅陋,就国企执行“乏力”的“错位”现象建以微言。
  高管层站位层次错位。当前,在国企高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行力是执行层之事,与决策层关系不大”,主观上将自己游离于职工群体的错误思想。一些国企受长期以来“科层制”组织模式影响,高管层远未实现“职业经理人化”,对高管业绩水平的考量表现为企业因素多、市场因素少,推陈出新机制不活,渠道不畅,执行乏力。尽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各种管理积习的长期累积,使国企高管忽视了自己和职工一样同处受薪阶层的现实地位。一些国企高管认识偏颇,修为不够,导致自身管理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难具战略眼光,看重短期行为。“没有金刚钻,照揽瓷器活”,没有直面企业管理问题的勇气,更没有破解问题的担当,禀赋和才情更难以引领企业发展。
  职工责权利关系错位。由于公有制“权利的平均性质,权利行使的集合性质,所有者的群体性质”,国企产权存在相对模糊性。一些国企难免存在着机构重复设置、因人设岗和“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等现象。要改变这些现象,以往物质激励往往以管理因素强化、劳动因素和市场因素弱化而广受诟病,“干的活越多,拿的钱越少”,致使简单的物质激励在一些企业作用式微。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产权激励的角度,寻求破解之策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固本强基,关键在职工的作为。国企的特质决定了国企职工的分配制度遵循“优先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追求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全方位对等,正视“工薪阶层就是弱势群体”的客观现实,才能真正做到直面职工的眼,赢得职工的心,激发职工的热情和干劲,全身心投入工作。
  工具转换高频率错位。个别国企将世界先进管理模式为我所用,本无可厚非,但不注重接受规律,盲目蛮干。精细化管理的“精细”而不“高效”,全面预算管理和对标管理等“走马灯”式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忙于
  “变换镜头”,忽略“纵深聚焦”。不是管理工具不先进、不科学,关键是怎样做好先进的管理方式与现行落后管理水平的有效衔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互为因果的关系错位,如果只有战略,没有策略;只做过程尝试,不计预期结果,“往麻袋上绣花”。这种简单的移花接木、叠房架屋忽略了边际成本,管理主题更易过于频繁,既造成有限资源浪费,又使职工形成疲于应对、无所适从的心态。职工心态疲惫,行为自然涣散,只会使企业管理效能更差,而不会更好。
  “上下同欲,无往而不胜”。破解国企执行“乏力”难题关键在高管,重点在职工,难点在理念,为企者不可以不慎!
  (作者单位:中铁一局机关本部)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