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分公司桐新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速写
“六道拐位置发生了坍塌!”
“火速前往抢修!否则前往一工区的道路就被截断了。”
“明白,即刻前往。”
雨依旧下个不停,山路多弯,云遮雾绕,一辆越野车左摇右晃蹒跚行驶着,项目负责人赵彦明坐在副驾驶位,无奈地敲打着湿漉漉的车窗。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句千年来的谚语,正是这翻不到尽头的群山最真实的写照。桐新高速公路设计在大娄山山脉之中,重崖叠峰,峭壁绝立,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桐新高速公路项目所处桐梓县素称“川黔锁钥”,当年红军大战娄山关,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老区人民期盼一条光明大道劈开群山,跨过荆棘,使天堑变通途,让日子变得富庶。这同样也是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桐新高速公路项目部的奋斗目标。为了标段14公里线路,他们足足修了35公里山路便道。故事,就从这便道说起。
史建勇等四人浑身沾满泥土,正手拿着镰刀劈开杂草,摸索着在山中前进着。“史队,这地形跟原图纸差别很大啊,难搞,难搞。”“一步一步来吧!”史建勇说着,转过了眼前一颗芭蕉树。
“这个地方叫芭蕉湾,在设计阶段,首先使用无人机飞越测量,但发现误差始终非常大,原因就是这里密林丛生,就像荒野的森林一样,无人机很难侦测到准确的地面信息,所以只能靠测量人员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去精准量测了。
这样的险峻群山里,别说修一条高速公路了,就是人行走都异常困难,为了尽快展开施工,修建一条准确、可靠的施工便道就是项目部的当务之急,这就好比行军打仗要有一条输送粮草兵员的通道一样。对于有着8年测量工作经验的史建勇来说,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像极了“荒野求生“。
李昌万是项目技术员,也是全程参与便道测量的员工,同时,他还是贵州本地人。他回忆说,贵州的大山里密林丛生,常有野生动物出没,他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脚下就会踩到蛇。还有一次,他们远远看到一只野猪,野猪盯着他们看了几秒之后,跑开了,虚惊一场。李昌万说,看着自己测量、设计出来的线路变成实实在在的便道,很有成就感。
除了大山里的险恶之外,通信也是一大障碍,刚进场时,山中基本都没有信号,有一次项目员工意外发现一个山头有信号,可以向外打电话,此后,员工们为了打一个电话,便不惜爬半个小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这沟壑纵横的大山来说,交通面貌需要改善,但自然环境不应该被破坏。项目管段处在当地后水河保护区内,员工们无论是在外出作业还是项目驻地,都十分注意保护环境,产生的垃圾都是集中后统一处理。在施工过程中,线路上发现了一颗古树,经项目上报后相关单位鉴定,这是一颗数百年的桂花树,具有保护价值。随后,项目部协助相关单位对其进行了迁移。
历经半年的披荆斩棘,一条共7段,总长35公里的“生命之路”终于在险峻的山中筑就,机械往来,车辆穿梭,一片繁忙气象。据了解,项目临建在工程总造价的占比高达7%。这条便道也得到了业主领导的特意表扬。
项目书记王毅介绍,为快速打开征迁局面,项目团队统一思想认识、合理划分各自辖区、预判征迁难题、制定分阶段推进节点目标,截至目前,项目临时用地全部完成,红线用地完成96%,在桐新项目4个标段位居前列,为项目全面开工达产创造了先行条件。
在这样一条全是发卡弯的山路上行驶,没有过硬的驾驶技术是不行的。项目总工孟可介绍,这个项目对作业人员要求高,对司机的要求也高。每天有四五十辆汽车和机械在便道上行驶,安全压力极大。就拿芭蕉湾来说,上下落差120米,有10个弯角,有一些过长的车辆无法转过弯角,只好采取正向入弯,倒车出弯驶过下一段的方法。
为了保证行驶安全,项目部作了一系列细致缜密的措施,比如说根据地形特点,在土质松软的区段使用混凝土硬化加固;在弯角处安装大面积的凸透镜,用以观察对面来车;对山体进行加固,防止坍塌。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演了这样一个故事,贵州大山中的一对男女因异地恋分手了,仔细一问,他们两家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路,对于贵州人民有多重要。该项目是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单体高速公路项目,从拌合站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全线最大的一座拌合站,普通拌合站一般由两台大搅拌机组成,而这个拌合站投入了四台,哗啦啦作业声音不绝于耳,气势磅礴。
该工程桥隧占线路比重为74.6%。中铁一局施工的控制性工程主要有“3桥1隧”。比如,泥塘湾、芭蕉湾、鱼泉沟三座大桥,原地面纵、横坡度均十分陡峭,施工条件差。项目部多次在现场组织召开专题方案研讨会,形成会议纪要,统一思路,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项目部狠抓工程质量,在人工挖孔桩标准化,栈桥、台车、仰拱弧形模板制作,隧道步距等方面狠抓标准化。
目前,项目各重点工程施工作业面全面有序推进,开启攻坚大干,加速工程建设。
(本报记者侯若斌通讯员张利龙张莎莉周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