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新愚公穿山精神熠熠生辉
 12年时间才打通了一座车程仅7分钟的隧道。什么隧道这么难?
 4000多个担惊受怕的日日夜夜,建设者都经过了怎样的艰辛?
 “涌水形成了巨大瀑布”“坐在隧道里能划船”“在豆腐里打洞”“大冬天蒸桑拿”……让人好奇的背后是建设者们怎么的付出?
 十二年,中铁一局建设者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用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顽强勇毅的意志品格,担当负责的道德情操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上,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骨头硬过石头、志气高过山峰,为人民筑路、用血性坚守”的新愚公精神。
骨头硬过石头
 在祖国西南边陲,秦时茶马古道的咽喉处,万仞群山夹裹着一条奔流不息的澜沧江。如今,与澜沧江十字交叉的大瑞铁路还在紧张施工。
 2008年,大瑞铁路大(理)保(山)段率先开工建设。这段135.64公里长的线路,共有21座隧道,34座桥梁,桥隧占比高达86.5%。
 其中,位于云南保山全长约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是一条让500余名隧道专家看了直摇头的“地狱式”隧道—穿越6条断裂带,综合了复杂断层、突泥涌水、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各类风险,被中国中铁列为“天字号”高难工程,是个“世界性难题”。
 因地质条件恶劣,工期从5年半一度调整为8年,又再度调整为13年。
 来自中铁一局四公司的几十个二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十易寒暑,扎根深山,在这里奋战了4000多个日夜。
 这条隧道犹如“水帘洞”。涌水很常见,但涌这么多水,施工人员还是头一次见。高峰期,每天的涌水量达到7.2万立方米,相当于35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涌出的水顺隧道而出,1小时2000立方米左右,在澜沧江一侧的峭壁上形成了瀑布,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12年间,总涌水量高达3.1亿立方米,仅抽水泵就用坏了140多台。
 “不知是不是遇上了暗河,但是地质太复杂,怎么都找不到水源从哪儿来。”原项目经理姜栋回忆说,“一次,喷出的泥浆水将停在掌子面附近的一台重达几吨的挖掘机推出40多米远。”
 除了要经常在“水帘洞”中被迫“淋浴”,建设者们还要经历“桑拿”的考验。
 不同于大柱山隧道进口方向的“冷淋”,在出口方向,施工人员则是一年365天都要处于湿蒸环境中,最高温度达到42度,5小时一更换的冰砖上面成了队友们最好的也是唯一可以纳凉休息的地方。每天下来一个掌子面需要冰块在12吨左右,工人是3个小时左右就要换岗,不然人是受不了的,根本坚持不下来。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