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9日
致力施工科技创新 为企立心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铁一局科信部部长、技术中心主任徐宏
文章字数:5906

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路上,二十七个春秋,见证着他一路成长的足迹:从青涩懵懂的大学生到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从中国中铁专家、中国公路交通行业专家,再到中国中铁“十三五”十大科技标兵、西安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劳动模范。
参加工作以来,面对企业施工科技创新繁重的目标任务,他靠着“拼命徐郎”的精神和勇气,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数百个重大工程一线,先后参与秦沈客专、沪杭客专、京沪高铁、西安地铁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解决现场突发事件及技术难题100余起,主持(组织)国家、省部、企业级重大科研课题研究20余项,主要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他,半生求索,初心不改;致力于科技创新,为企业立心。
他就是中铁一局科技信息化部部长、技术中心主任——徐宏。

学习成就人生
无论季节怎样变幻,一颗钻研上进、探索求知的心始终未变。

三月末的西安市雁塔路上,道路两排粗大的槐树枝头几乎是一夜之间笼上一层新绿,如烟似云。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车流如织。
位于雁塔路和友谊路十字东北角上的中铁一局集团大院里,玉兰花又一次怒放在春风中。
无论季节怎样变幻,一颗钻研上进、探索求知的心始终未变。
从雁塔路上的中铁一局集团驻地向南两站路,便是长安大学。徐宏从十二楼办公室可时时眺望到母校。
1999年7月,徐宏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前身)本科毕业后,入职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处。经过紧张的岗位培训后,被派遣到中国内地第一条高速铁路试验线——秦沈客专建设现场。
“刚毕业就参与到国家这项带有试验性质的重点工程中,心理确实很高兴和自豪。”徐宏表示,当时内心除了激动,更多的还是压力。
初到工地,徐宏和其他几位青年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项目管段内三座大桥的测量和技术工作。当时桥梁桩基施工中,因技术所限,对混凝土浇筑高程测量存在较大误差,导致短桩质量缺陷和混凝土超灌浪费时有发生。
如何控制混凝土超灌浪费问题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徐宏心头。多年后,当他走上企业施工科研岗位后,组织专业团队研发了桩头标高控制技术,有效提升了桩头混凝土质量,减少了混凝土超灌浪费。
在施工一线,用心发现并解决此类工程实际问题,让徐宏养成了善于观察、乐于思索的习惯。
除了完成日常技术工作任务外,徐宏一有时间就跑现场。
很快,现场的工人就发现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与其他职工“不一样”:不但经常跑工地,还不怕脏不嫌累,看见他们干啥就跟着一起干,动手能力特别强,有些工作甚至比他们干得还要好!
比如,大桥桩基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对浇筑所用导管气密性要求很高,管节通过法兰螺栓连接,上下管节法兰间设置橡胶垫并涂抹黄油。徐宏只要在现场,每一次都亲自上手,尽管弄得双手和脸上都是油污,但涂抹得格外认真和均匀,因为他清楚:“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工艺不能有半点含糊”。
现场的工人还发现,深夜,为了及时完成施工工序检查,徐宏总会提前到现场。等候期间,工地边上平放的施工用钢护筒里,他会猫着身子钻进去,避开夜风,打起手电筒抽空学习。
三年的摸爬滚打,让徐宏意识到解决现场施工问题的专业知识还有短板、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工程产品的工程建造控制技术还需加强,于是下决心准备报考母校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充电。
2002年,从作出考研决定到参加正式考试,他只用了1个月时间进行备考,并以超过分数线近五十分的成绩被录取。
“在工地学习一直没丢。”徐宏谈起考研轻松过关的“秘籍”时讲道,“而且,有了施工一线的工作经历,再回到学校,我就知道我要学啥,更有针对性。”
研究生期间,在导师的带领下,徐宏参与了国内一些重大桥梁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制定和现场指导。

抉择:不忘初心
“抉择时确实很矛盾,但是想到自己回到学校继续深造的初心,心里的方向刹那间明朗了。”

研究生毕业前夕,徐宏站在个人生活和事业的岔道口——是直接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学习?
在研究团队和导师的挽留和鼓励下,2005年,徐宏顺利考取了长安大学博士,开启了他新的求知之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于选择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研究,徐宏曾有过犹豫和徘徊,“一切理论研究都要面向工程、落地项目,让知识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最终决定主攻大跨桥梁结构理论分析与施工控制技术。
在校期间,他多次成功参与解决企业在施工中遇到的多起棘手问题,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捍卫了企业品牌形象。
三年时光一晃而过,博士毕业时,徐宏再次面临着人生的抉择:在学校推荐下,他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在西安市某建设局局长岗位试用期满后,被正式录用。(该岗位有200余人报考,徐宏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与此同时,中铁一局人力资源部领导也诚恳邀请徐宏回一局。
是去是回,这是一个难题!
徐宏说:“抉择时确实很矛盾,但是想到自己回到学校继续深造的初心,心里的方向刹那间明朗了。”
只有扎根施工一线,只有依托重难点工程,才能发挥自身所学,实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想与抱负;只有回到中铁一局,才能回报企业培养之情!
徐宏向分管市领导坦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该领导自然很是惊讶,多次强力挽留。最终,被他的诚恳和质朴所打动,尊重他个人选择。
彼时,中国大地上,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
从北京到上海,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已经全线开工。
来自祖国大西北的中铁一局众多将士,也齐聚山东济南黄河两岸,拉开了京沪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济南黄河大桥建设大幕。
徐宏明白,他的所学迫切需要到施工一线验证打磨,2008年10月,他便马不停蹄地赶赴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指挥部,下沉一线参与方案研讨。
作为世界高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项目中的关键工程,徐宏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与项目部背靠背完成了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前期施工工况分析计算,为大桥的顺利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时,中铁一局集团西安总部,因为另外一项艰巨的任务开始挑兵点将,徐宏作为牵头人选被紧急调回。

“拼命徐郎” 矢志为企立心
“能不能等我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再做手术?”

时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尺度,标注时代的变迁,也丈量个人的足迹。
时间回溯到2009年初,完成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前期理论计算后,因企业准备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徐宏被调回西安。
重任在肩,徐宏对申报工作进行了详细策划,带领团队实地考察、反复论证、积极对接、精心筹划。经过一年推进实施工作,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一认定标志着中铁一局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进入“国家队”行列。此后,中铁一局在建筑业特级资质申报、子分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等方面步伐大幅加快,大大提升了企业综合实力,同时,对于企业加计扣除、税收减免创造了利好条件。
有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个大平台,申报高级别研究课题,便成为徐宏和其团队规划的重点工作。
2012年夏,留在徐宏脑海中的除了燥热的天气、聒噪的蝉鸣,还有渗血疼痛的手术伤口、额头和脊背上豆大的汗珠……
那个夏天,他牵头组织申报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科研项目。晚上加班时,他的腹部突然感到不适,伴有剧痛。
在妻子一再催促下,他到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医生要求必须立即手术。
“能不能等我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再做手术?”徐宏恳求医生。
 医生告诉他,不要抱侥幸心理,这种情况易引起并发症,一旦发生,可能会危及生命。
无奈之下,徐宏被推进了手术室。
谁也没想到,第一天上午11点多胆囊摘除手术完成后,第二天早上不到9点,他让医生在腹部手术刀口上多缠了几圈绷带,便悄悄回到办公室,立即投入到项目申报的工作中。
到了办公室,低头一看,绷带渗出的鲜红的血迹清晰可见……
项目申报资料如期高质量上报并顺利通过。而徐宏的手术伤口却因开裂感染,持续高烧而留下了后遗症。直到现在,一提起这件事,妻子还会伤心埋怨。
“那会儿年轻气盛,觉得要是这个项目弄不成,我们团队之前所做的工作都前功尽弃了。”徐宏说。
2014年,在申报国家一项科研课题时,徐宏到公司附近一家超市买了四个锅盔和一箱方便面放在办公室,连续工作四天三晚。
忙完课题申报,他回到家躺在床上,七八个小时精神极度亢奋,辗转反侧,那些技术指标和申报资料像过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不停地闪现,绷紧的神经难以松弛,最后不得已只好服药才能入睡。
2017年,徐宏参与组织申报的“城市地下空间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
这是中铁一局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大资金支持项目、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财政部施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后,徐宏组织申报的又一高水平科研项目。
天道酬勤。在担任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工程师、主任期间,徐宏成功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7个;主持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7项,开发的新工艺、新材料实现经济效益近10亿元。
作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研发团队带头人、陕西省轨道交通工程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组织者、陕西省秦创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项目首席工程师,徐宏组织实施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前瞻技术储备,显著提升了企业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新基建形势下数字施工、智能建造研究,组织研发了“轨道工程运输安全智控平台”“盾构管片排列线形控制技术”“计量检定与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专家远程支持系统”等信息化、数字化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200多个工程项目,在行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四季在变幻,年华在逝去,一腔热血却依然沸腾。
“拼命徐郎”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每天早上7点左右,走进办公室,翻阅科技期刊杂志,遇到有争议的观点,他会按照论文下面的联系方式,抽时间打电话过去和作者讨论。
早8点,开始着手处理部门业务。
中午,很少午休,会翻看一些政治、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吃过晚饭,习惯于在家坚持学习两个小时左右。
周末,会和高校及行业内的一些专家交流探讨施工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
“我很少看电视,家里的事也管得少,这要多亏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徐宏表示:“一些论文、专利、规范、专著的撰写就是利用这些时间完成的。”
这种在常人看来近乎枯燥乏味的生活,徐宏却数年如一日,甘之若饴。
近年来,他个人获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项3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12项),获国家专利48项,省部级工法3项,主参编专著13部、国家标准3部、企业标准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3篇。
2021年,徐宏应邀参加世界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论坛,做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道交通数智施工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 
近年来,徐宏先后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第四届专委会委员、陕西省铁道学会理事、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委员会委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同时,被中国发明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陕西省公路学会吸收为会员。

只争朝夕 构建施工科技创新高地
“企业要发展,技术是引领。创新脚步哪怕慢一步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建筑工程行业面临世界大变局,转型升级大幕已经拉开。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同时,BIM技术和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数字技术渗透进入各领域,新产业生态体系正孕育颠覆传统产业。
谈起建筑业巨大的时代变革,徐宏感到压力巨大:“企业要发展,技术是引领。创新脚步哪怕慢一些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2020年,徐宏担任中铁一局科技信息化部部长后,这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驱使着他,带领着公司施工科技创新团队快步向前。
“咱们慢一步,全集团五六百个项目就要慢一大步。工作千万不能拖,今日事必须今日结。”上任伊始,徐宏便给部门定下了规矩,部门个人的考核,严格按照个人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
在此导向下,部门工作从安排干到争着干,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春节期间,部门人员通过线上视频会的方式对年度工作进行规划,明确了部门工作方向和重点。
年度科研计划每一年要在四、五月上级部门预算批复后正式发布,科信部超前策划,明确方向,二月就发布指南,有利于年度课题研究尽早开展。
搭建中铁一局施工科技创新管理的“四梁八柱”。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徐宏带领团队提出了“三级四层”的科技管理体系,“三级”即集团公司级、三级公司级和项目部级,“四层”即决策、管理、实施和支撑层。为了捋顺体系,明确各层级职责,徐宏亲自上手绘制体系运行流程图。
顺应时代施工科技创新需要,将中铁一局原来的6个施工科技创新专业研究所,拓展到12个。新增加的研究所包括:信息化与大数据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试验检测与新材料研究所、路基路面研究所、装备研究所、测绘研究所。这些研究所依托于各个对口子分公司,主要服务于企业战略、施工生产、市场营销,代表中铁一局开展对外技术交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施工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通过施工现场和管理信息化建设,让人、机、料、法、环、测六大施工管理要素信息在中铁一局业务管理部门和各单位及项目部得以纵横贯通,形成管控有力、管理高效的大数据信息化网络。
……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中铁一局施工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显著:2019年年底,中铁一局拥有专利数500多项,到了2021年底,达到1128项,短短两年,增加专利600余项。省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从原来的12个增加到现在的19个;202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5项(其中:一等奖6项),科技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0年下半年开始,徐宏便着手擘画施工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紧锣密鼓开发并推进七项系统应用。其中,将于近期进行调试和投入使用的“专家远程支持系统”,将在中铁一局和三级公司层面尝试组织生产、科信、安质等业务部门专业工程师协同办公,并引入了国内交通和建筑院校的20余名教授专家;旨在解决国内重点项目点多面广,后台专家无法及时服务现场,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管控效能低下、一线项目施工技术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反馈等难题。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面临体系建设不健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徐宏讲到行业发展存在的短板时,忧虑中充满焦灼之感。
然而,徐宏坚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建筑新时代正在迎面而来,积极奔赴、迎接新时代的企业,一定会打造出创新新高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风潮。
 (本报记者 史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