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行动突围,“没办法”转变为“抓细节”
“我们公司总工程师袁建飞在项目部双超治理群里说,‘说了算、定了干、保质量,按期完成是我们的行动纲领’,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坚守在施工一线”,技术员周坤说。
每个循环结束后,无论是几点,工区长带领现场技术员及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对人机料法环挨个进行分析比对,如果发现是湿喷机械手的技术是影响超耗的重要因素,项目部针对湿喷机械手技术不能满足治理要求的情况,立即进行技术再交底和再培训。每个循环结束不管时间是几点,工区长都会把负责具体工作每一个管理人员召集在掌子面一起分析,不断分析、不断改进。
滇中引水工程隧洞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同一开挖断面,左右侧、上下侧围岩指标都不一致。项目部打破惯性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动态调整各项施工参数,守正创新做到“岩变我变”。
细节决定成败,项目部通过强化细节管控应对多变的施工条件。由于市场不能满足导爆索供应,项目部集思广益将周边钻眼装炸药的结构调整为采用水袋间隔装药并采用双毫秒起爆的方法,降低线装药密度。
在工法选择上项目部选用能及时、便利进行支护且发挥支护结构效果的微台阶施工工法;开展施工测量培训加强断面测量放样工作,钻孔作业实行分区定人定钻定位,每班钻孔过程中技术人员旁站盯控并与开挖班班组长共同进行炮孔验收,按要求填写《钻孔检查及评定表》,适时优化钻爆设计;实行开挖质量评价管理日报制度,每循环分析超挖原因并持续改进控制措施;将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每日填写《监控量测记录本》工区技术室根据各工作业面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合理预留变形量。在洞口门禁位置设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公示牌,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指导现场施工;初支断面成型后及时开展初支断面检查评价工作,为后期确定钢架合理预留变形量提供基础数据;持续优化配合比,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和粘稠性,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量;以工序达标资源配置、工序质量要求、循环进尺达标、工序耗时达标为准则,制定不同工况下的工序循环网络图及达标工序时间,本着“谁耽误、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进行工序循环达标管理;落实衬砌安全步距要求,制定二衬追赶计划,配备专职领工员主抓衬砌施工循环,消除因步距原因造成的超耗。
“从原来站在伞下的人变成了打伞的人,试点开展半年来自己确实的成长了不少”,周坤坚定地说。
“双超”治理是系统性工程,从工法选择、测量放线到混凝土喷射,只要有一个参数变化,每个环节的参数都要跟着变化,这样即系统又繁琐的工作,不仅培养管理施工人员的执行力,还能锻炼青年技术员系统思考的能力和统筹管理能力。
由点到面,“等等看”转变为“比着干”
板凳山1号支洞试点工作面断面平均线性超挖降低了13公分,喷射混凝土超耗降低了30%,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降低了9%~11%,隧洞超挖得到明显控制,喷射混凝土超耗率显著下降、循环进尺炸药单耗节约、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降低,“双超”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施工进度没慢反倒快了,挣的比以前还多了”,板凳山1号支洞的一名开挖班工人向老青山隧道的开挖班工人笑着说。板凳山一号支洞的进度比其他工区都快,施工质量也明显提升,充分展现了“双超”治理双赢的局面。
在刚开始选择试点时,项目部充分考虑,为确保各项“双超”治理措施高效执行形成榜样引领示范,治理试点任务首先由公司成立的隧道作业队承担。治理刚开始时,试点工作面关键控制数据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进度明显慢于其他工区,通过项目部和板凳山隧洞1号支洞作业队的反复提升改进,同时进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板凳山1号支洞“双超”治理取得的显著效果,充分调动了全员超挖超耗控制的积极性,外协劳务班组也转变思想观念,从“等等看”转变为“比着干”。由点到面,项目部老青山隧洞出口、板凳山隧道进口等8个作业面纷纷开展“双超”治理工作,项目部隧道作业队与外协劳务班组之间比学赶超营造了良好的“双超”治理氛围、构建了扎实的管理基础。
面对破碎断层多、软岩大变形突出、有毒有害气体多等,项目部全体职工愈措愈勇,秉承“崇实、创新”企业精神,转变思想观念、狠抓执行力建设、强化细节管控、细化资源配置、加强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治理措施,展现了五公司人能吃苦、敢啃硬骨头的工作作风。
目前,“双超”治理工作已全面展开,项目部将继续加大技术经验总结推广,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新技术应用,加快工艺工法升级,不断提高“双超”治理能力,做强水利隧洞施工品牌。
(通讯员 闫娜 雷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