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这是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开头写到的话,也曾是东坡先生的自喻。转眼之间,百年已过,东坡先生早已作古成冢,可先生的精神却鲜燃永存。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先生旷古难寻的才智,更是因为先生身上不俗的气度和乐观而豁达的胸襟。
人的一生是一本书,需要不断地去书写,去修改。如果说日后的苏轼是一本已经历尽人世沧桑的旧书,那年少时的他定也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他可能曾意气风发,骑马倚斜阳,满怀希望地步入京城,来一揽这全天下读书人心驰神往之所。他知道自己也必将金榜题名,因为他是苏轼,他相信自己。正如他预想那般,他做到了。事实上,他应该更好,但因为欧阳修的无意之举,他与榜首失之交臂,这可能也暗示了他日后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一生。“读诗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因为他,于是有了“出人头地”这个词儿。就这样,苏轼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从此开始名扬天下。
然而命运无常,正当他准备大展鸿图时,母亲病故的噩耗传入京城,可是当时的他不知道此去一别,便是经年。当他再度回到京城时,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作为百姓们最忠诚的发声者,他无法忍受“新政”给百姓们造成的苦痛。因此,他选择了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毫无疑问,他被贬了,坎坷的人生也拉开了序幕。每每读书至此,我的内心都不免愤懑难当,一方面为他踌躇不得志的境遇感到慨叹,一方面为他傲人而又不流俗的气度心生敬意。但我同样读懂了他的坚守。正如他是大宋的臣子,身上的责任与义务是需要他用整整一生来坚持的,他无怨,亦无悔。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在世,难免遇到挫折,他从未怕过,他仍然积极乐观,因为他心中有天下,有家国,有百姓。在杭州任上,他组织疏通过西湖,救黎民于疾苦;在山东密州任上,他治理蝗灾、求雨治旱,使当地百姓脱离天灾所困;在海南任上,他协办过东坡书院,造福一方。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责任,这是我最敬重苏轼的一点。他散文诗词无一不长,《进策》《思治论》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雄浑;《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尽显诗情画意与理趣之和谐;《江城子∙密州出猎》《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情致盎然。他博学多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诗书半壁,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他开辟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词作文章无一不影响后世学子心驰神往。他还善书画,驰名当世,并在农田水利、医药、金石、烹饪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通音律,知稼穑,精品茗,谙岐黄之术,于天文、河治无不通晓。纵观其一生,我看到了苏轼的旷世奇才,更学到了他身上的那股赤子之心。我不清楚苏轼是否曾迷失过本心,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都有七情六欲,但我知道,他坚守住了,历尽一生坎坷,依然我心如是。这是无论多少次我想起他时,都潸然泪下的原因。几百年前的中国,曾经诞生了这样一个人,命运以他不公,他却向人间报之以歌。这是何等的大胸怀,大气魄啊!
我感动的并不是他值得后世人们传颂的那种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志向。“在人生这本书上,他做到了真正的普世成仁。我是中国人,我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中国。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是需要我用整个人生去学习与追求的。我想给大家阐述的是东坡先生“逆境不馁,顺境不骄”的乐观而豁达的精神。他被贬,被污蔑,被不信任,但他从未放弃过希望,从未选择逃避。他以一己之力向后世传递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困境,都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和积极应对坎坷人生的处世态度。
“在苏东坡的看法上,感官的生活与精神的生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人生的诗歌与哲学的看法上,是并行而不悖的。”这是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精神最好的诠释。
(作者单位:电务公司)